唱片业率先垂范

时间:2022-10-27 10:36:34

互联网、移动网络所产生的音乐需求,在改变唱片行业生存状况的同时,也让内容娱乐行业一起开始考虑自己的变革之路

2003年5月,宋柯的公司与新浪网在彩铃上进行了合作,第一次从互联网与手机相关的音乐服务上尝到了甜头。现在,在他旗下的太合麦田公司的收入当中,这一方面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传统的CD和卡带收入。

目前,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的手机用户超过两亿,彩铃用户超过2000多万,再加上中国网通与中国电信小灵通的几千万用户,这个庞大的市场基数让唱片公司垂涎不已。现在排名第一的彩铃歌曲每月下载量在一百万人次。

有评论认为,手机铃声市场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之前业绩表现不佳的唱片行业。2004年全球铃声市场总额约为40亿美元,仅此一项就占据了音乐市场10%左右的份额。而有市场公司的研究报告称,随着整首歌曲下载以及彩铃的流行,至2009年,移动音乐的收益有望达到93亿美元。其中移动铃音的下载将占大头,约为48亿美元;而整首音乐下载市场有望从去年2000万美元增长到18亿美元。

事实上,不仅仅是增加收入那么简单。互联网与手机模式下的音乐服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这个行业的运营方式。在业务模式方面,宋柯认为:“网络音乐、手机音乐的业务省去了所有的中间环节。从唱片消费转向单曲消费。”

在宋柯看来,互联网以及移动音乐的模式对中国的唱片公司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传统唱片业价值链是由唱片公司开发产品,发行公司负责包装推广,零售公司再将产品送达终端用户。这一在海外成功的模式,在内地却遇到很大挑战,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盗版较多,使得2004年整个中国音乐市场的收入不到4亿元。“彩铃业务模式简单,不需要渠道,能迅速扩展唱片公司的收入来源。”宋柯说。

2004年当中,刀郎、杨臣刚、香香等网络歌手大红大紫,而且个个收益颇丰,非常现实地证明了互联网在音乐传播方面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刀郎们所开辟的通过互联网出名,通过手机平台赢利的攻略也已经成为众多歌手眼中走红的一条捷径。即使靠一首歌走红的歌手也可以在版权上收获颇丰,很可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成为百万富翁。在这样的情况下,难怪有许多歌手会格外看中手机平台。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运营商、手机厂商和唱片公司纷纷踏入网络音乐和无线音乐领域。AOL、雅虎、MSN以及苹果、索尼公司都在网络音乐方面有所建树,依靠iTunes和iPod之间的密切配合,苹果已经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举扭转了之前的颓势。

苹果曾经希望通过与摩托罗拉的合作将自己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功迅速地扩大到手机平台上,但是这一计划由于绕开了运营商而遭到了它们的反对。在这一平台上,运营商希望将无线音乐消费的整体过程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虽然在许多地方仍旧存在变数,互联网与手机平台却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唱片行业的商业模式,而这也成为其他的媒体内容公司所效仿的典范。

上一篇:摩托罗拉换帅不间断 下一篇:CG电影技术漫谈之《怪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