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整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2-10-27 10:23:54

继电保护整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文章结合电网继电保护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供电企业在人员配置、基础资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电网整定计算及继电保护管理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管理工作,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主保护;管理

1.继电保护人员配备问题

继电保护人员是完成继电保护整定工作的主体,整定人员的水平、经验、工作态度及工作时的精神状态,都会影响整定工作完成的效果。对继电保护工作的管理,首先应从整定人员管理入手,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专职继电保护整定人员人数不足,整定计算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一,不能保证继电保护整定工作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改进措施:合理配置继电保护整定人员,提前培养后备力量。②整定计算原则及整定计算过程中的问题。不同的整定人员按规程进行整定计算,在此过程中由于选择的整定方案及整定原则的不同,可能造成整定结果有差异。改进措施:编写制定电网保护整定规则,针对不同厂家的保护装置具体说明,对继电保护人员培训、整定人员计算核查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且可为保护整定人员提供学习参考和整定核查依据。

2.基础资料问题

基础资料涉及面比较广,包括整定计算所用的各类资料。

①二次设备档案不能及时更新,缺、漏、错现象普遍存在。如新建项目部分设计修改无设计更改通知单,改、扩建项目竣工资料不齐全,所存图纸及说明书等资料不是当前有效版本等,对工程项目竣工移交资料环节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管。②没有建立完善的设备缺陷归档管理机制。在保护装置验收、保护专项检查中,可能发现不少保护装置或二次回路本身固有的缺陷,如装置显示的跳闸矩阵控制字与现场试验结果不一致,个别回路功能不正常甚至没有接线等,只是简单地向有关人员口头传达或报告,而没有形成书面材料存档。③由于保护装置更新换代及版本升级速度不断加快,累积的旧保护装置版本越来越多,继电保护人员在保护功能调试或整定计算工作中容易受习惯性思维束缚。④新建、改扩建工程中,项目负责人或工程管理部门未按要求及时向整定计算部门提供有关资料,或者相关资料错误而重新提供.造成定值计算时间太仓促。导致整定计算考虑不周的概率变大.同时也影响了定值单的正常发放工作,这极易埋下事故隐患。

改进措施:制定相应的整定计算资料的规范及上报与考核制度。明确各单位继电保护相关部门(如工程管理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调度部门等)的分工,确保资料的及时报送和定值单的及时下发。利用各种专项检查机会。现场核实校对所有保护装置定值单: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缺陷形成书面材料,以方便调度运行、整定人员查阅整改。

3.加强主保护建设

在实际运行中,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大面积冰灾中,在非常短的时间、电网破坏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主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加强主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运行维护都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3.1 全线速动的主保护配置

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均按双套全线速动主保护原则配置。面对复杂多变、方式灵活的110kV电网,为确保故障快速切除,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必须实现至少一套全线速动主保护的配置。

3.2 构成主保护的通道形式

由于光纤通道的抗干扰性能好,通道传输质量稳定可靠,近年来广泛被继电保护采用。

①光缆路由通道至少采用一路点对点路由。②逐步采用载波机替代保护专用收发信机方式,且采用相相耦合方式。③为防止由于光纤通道接线错误造成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对于光纤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建议增加地址编码功能,以确保不同保护装置在电网中的唯一性。

4.合理简化后备保护

现今,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以及微机保护的全面普及,在实际整定计算中,在主保护加强的情况下,有关规程允许对后备保护进行一些合理的简化,以改善方式安排的灵活性及提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效率。

4.1 取消零序I段

①取消零序I段的可行性。零序I段保护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大,正常方式下,零序I段保护范围可以达到全线的70%-80%,但当系统方式变化较大时,零序I段保护范围也会变化,严重时要远远小于70%,甚至只有不到10%。而接地距离I段可以保护线路的70%,这个范围比较稳定,基本不受系统方式变化的影响。在整定计算中,需要使用实测参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基建时实测参数往往不能及时得到,而为了不影响基建工程的投运,只能提前计算。而且大部分老线路没有实测数据,因此只能使用设计的标准参数来进行布点计算。这些因素将可能会造成零序电流的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防止零序保护误动或拒动,只能用调整可靠系数的方法,而可靠系数的取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零序保护过于灵敏或灵敏度不够。②整定计算中取消零序I段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看出,如配置主保护并有完善的接地距离后备保护,则可以不使用零序电流I段保护。

4.2 改善距离Ⅱ段的配合

在整定计算中,原则规定距离Ⅱ段的定值按本线路末端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有灵敏度并与相邻线距离I段配合,若无法配合,再与相邻线距离Ⅱ段配合。在目前电网加强主保护且每一套全线速动保护的功能完整的条件下,带延时的相间和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在与相邻线距离I段配合不了的情况下,可以先与相邻线路的纵联保护配合,从而简化了动作时间的配合整定,有利于改善整定计算的配合条件。

5.做好继电保护的标准化工作

做好继电保护端子、压板的标准化设计工作,并及时在电网内推广、应用,不仅能提高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水平,而且为继电保护的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标准化的设计,进一步完善继电保护的配置、选型,做好标准化设计,为今后的保护设计(包括厂家的制造)、运行、检修、管理打好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电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如果保护简简单单的搞全网统一,可能会出现问题。做标准化设计时,建议要求统一保护的屏标准、端子标准、二次回路标准,但是保护功能搭配要灵活,以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

6.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的原则问题还是实际配置与运行的情况分析,按照加强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基本原则配置和整定,并做到标准化管理,将会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实际运行情况的问题探讨[J].贵州电力技术,2008(11).

上一篇:列车车载视频监控的电源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典型流道液流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