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芪方对Ⅲa型前列腺炎细胞因子影响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7 10:06:42

公芪方对Ⅲa型前列腺炎细胞因子影响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公芪方对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内服公芪方;对照组35例,口服前列康片。6周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EPS中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L-8和TNF-α水平、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EPS-WBC计数均较治疗前有降低(P

[关键词] Ⅲa型前列腺炎;公芪方;湿热瘀阻;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R69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099-02

Ⅲa型前列腺炎是目前困扰中青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笔者运用公芪方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多年,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从2008年11月~2009年12月,运用公芪方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70例,旨在观察该方对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患者EPS中IL-8和TNF-α细胞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西医参照NIH-2002年的Ⅲa型前列腺炎诊断标准制定[1],①主症:骨盆或外生殖器区域疼痛或不适,连续反复3个月以上。②伴有症:排尿和性生活异常,比如尿频、尿急、尿灼痛、尿不尽、尿“滴白”、阳痿、、痛、失眠、多梦等。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10分。④实验室检查:两杯法(PPMT)或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前列腺液中白细胞(EPS-WBC)计数>10个/HP。

中医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湿热瘀阻证的辨证标准制定[2],①主症:小腹、会阴、外生殖器、腰骶部疼痛或不适,饮酒后加重。②次症:尿灼痛,尿不尽,尿频,尿“滴白”,阴囊潮湿。③兼症:尿黄,口苦,目赤。④舌脉:舌红或紫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数。其中具备主症1项,次、兼症各1项以上者,参考舌脉即可明确症型。

1.2 排除标准

①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感染和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附睾和精索疾病、神经源性和间质性膀胱炎、直肠疾病、腰椎疾病等。②糖尿病,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③过敏性疾病。

1.3 一般资料

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患者70例均源自于本院中外门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年龄20~45岁,平均(30.65±7.67)岁;病程3~40个月,平均(10.84±9.49)个月。对照组35例,年龄20~44岁,平均(29.76±8.63)岁;病程4~40个月,平均(11.72±9.94)个月。两组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公芪方颗粒剂:蒲公英20 g、龙胆草12 g、黄柏10 g、土茯苓15 g、车前草10 g、丹参10 g、台乌10 g、黄芪20 g、当归10 g、柴胡6 g,开水冲服,2次/d。对照组口服前列康片(浙江康恩贝集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303)4片,3次/d。两组连续用药6周后停药,观察疗效。

1.5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EPS中IL-8值、TNF-α值,试剂盒购自上海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1.6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1 两组治疗前后EPS中IL-8、TNF-α水平测定结果比较

治疗组在降低EPS中IL-8、TNF-α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和EPS-WBC计数结果比较

治疗组在降低NIH-CPSI评分、减少EPS-WBC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Ⅲa型前列腺炎是NIH分类方法中最常见的类型。它与前列腺的特殊解剖结构、前列腺内尿液返流、后尿道平滑肌痉挛、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其中细胞因子(与炎性反应相关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且与EPS-WBC计数增高呈正相关性[3]。细胞因子是一组由免疫细胞产生的重要的调节蛋白,主要介导和调节体液免疫,控制炎症和组织修复功能。IL-8和TNF-α同属于前炎性细胞因子。IL-8是一种强效中性粒细胞诱导因子,主要功能是诱导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向炎症区聚集,增强局部炎性反应中粒细胞的趋化活性。TNF-α通过促进炎性细胞的黏附、游走、局部浸润和促进巨噬细胞释放炎性递质而参与炎性反应。有研究显示[4],细胞因子的表达与治疗反应有相关性,相比EPS-WBC而言,细胞因子可能更早、更准确地反映病情的变化。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精浊”范畴。其病位在精室精道。湿、热、瘀、滞、虚是其病理变化的五个方面,其中湿、热、瘀是其最重要的病理变化。主要病机:精室脉络气血瘀阻,败精与湿热互结于精道,日久致肾虚。湿热为病之标,日久肾虚为病之本,气滞血瘀为病程变化的反映。依据上述特点,制定清热除湿、活血止痛为治疗大法。

本观察表明,公芪方在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时,能降低EPS中IL-8和TNF-α水平值,并使与细胞因子呈正相关的EPS-WBC计数降低、NIH-CPSI评分降低。这可能与公芪方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减轻及控制细胞因子级联反应的力度有关;与消除或减轻尿液返流所致的腺管、腺泡和间质水肿的力度有关;与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或减轻其慢性充血的力度有关;与镇痛缓解平滑肌痉挛的力度有关[5]。针对Ⅲa型前列腺炎病理变化的各个方面,公芪方发挥着多方位的治疗作用,使之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朝朝.慢性前列腺炎诊治的若干问题[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21(4):1-4.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8-172.

[3]王伊光,谢圣杨,贾宝森,等.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与局部免疫因子相关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1):784-786

[4]伊静,曲晓伟,林浩成,等.前列灵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和TNF-α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4-5.

[5]张晓辉,刘树硕.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2):130-132.

(收稿日期:2010-01-25)

上一篇: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缺损术前术后... 下一篇: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