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镜形态的审美与图案特征

时间:2022-10-27 08:30:32

楚镜形态的审美与图案特征

铜镜作为古人日常用品之一,常被人用以正衣冠、照容颜。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曾掬水映容,随着后世冶金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人们便铸造铜镜取代了水的这一功能。在我国,关于铜镜的记载最早见于齐家文化时期,当时,人们常把“鉴”通作“镜”使用,故而古镜亦作“鉴”。青铜时代的楚镜在铜镜艺术中所占有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因形制、纹饰皆具有鲜明的楚国地域文化特征而自成一系。以现代设计的眼光来看,楚镜表面的纹样属装饰图案中的适合纹样类。一直以来,楚镜都以其端庄古拙、典雅浪漫的艺术表现风格而闻名于世。

楚镜的艺术格调比较高,很多装饰铜镜表面的图案纹饰都蕴含了一定的思想内容。当然,由于当时历史环境所致,古人在这些图案的设计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下面,笔者试分析楚镜形态的审美与图案特征。

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共同打造了古镜典雅的气韵

战国时期青铜冶金文化日益兴起,青铜器的使用日趋普遍化、世俗化。且从后世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南方各地楚墓中出土的铜镜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北方。①

为了满足少部分人更高的审美需求,金银错、鎏金银、贴金银等技术逐渐被运用到了青铜器皿制作中来。它们有的是在铸好了的图文上直接操作,也有在素地上进行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铜镜的观赏价值。越来越精细奇巧的工艺技术、越来越富有艺术趣味的小型铜镜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与欢迎。

在铜镜表面装饰的处理上,楚人所表现出的艺术天赋令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都倍感震惊。楚镜造型端庄古拙、线条优美,其表面空间的构成分割恰到好处。近年来,据相关考古资料显示,铜镜的出土尤以湘鄂地区的楚墓中数量最多,且品质精良。如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羽纹地藩篱纹铜镜,镜钮上以黄色丝线束深红色组带。出土时铜镜包裹在刺绣了精美花式纹样的丝绸质地的镜衣内,平放在特制的圆形竹筒里。②这些反映了当时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和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与社会风尚的一些变化。小小一方铜镜竟将楚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审美判断的情趣尽数包罗。

二、从现代设计学理论的角度分析楚镜的结构与装饰图案

设计学理论为适合纹样做出了具体定义,即图案形象与一定的外形轮廓相适合而形成的构图(如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严整的自然物、器物等)内配置纹样,并使纹样与外轮廓相吻合。它以一个或者几个完整的形象互相穿插,恰到好处地安排在一个特定的完整的外形内。③“楚式镜”,其装饰图案的结构若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看,应属于装饰图案中的适合纹样类。

适合纹样的构成常以几何学或稍加变化了的近似几何学的布局方式作为骨法的形成基础,如字镜格律体。以我们常见的四山镜(图1)、五山镜(图2)为例,山字作为一个独立的图形纹样,加以组合后便成为了契合铜镜造型的适合纹样。五山镜的镜背设计的是5个“山”字,而里面却是一个五角星,这是充分利用了正负形关系所表现出的特殊艺术效果。

楚镜的造型与图案设计制作工整精细,纹饰优美、富有生趣而意境深远。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一)形制多呈圆形,镜背所设的钮形式多样。镜背常恰到好处地分割成几个区域,且中心通常设钮以便穿系于镜台、镜架之上,方便人们使用,为达到美观的目的其一般醻有花纹。初期的铜镜都带有三弦钮、双重圆或方形钮座,外缘一般为素低卷边,后期才又逐渐出现了覆瓦式钮和半球形钮。

(二)装饰纹样繁多,形式和处理手段复杂考究。由于装饰目的不一、生产程序多样与使用人群审美观、爱好迥异便形成了诸如山字纹、兽纹、凤纹、云纹、龙纹等形态各异的纹饰花样。

(三)装饰图案依附产品而存在,带有一定从属性,受多方面制约。楚镜装饰图案题材的选择一般是以人物传说、神仙故事为主,这些都不同程度反映出了各个时代的思想风尚与意识情趣以及当时铜镜较高的设计与制造水平,艺术研究价值极高。

(四)具有独立的装饰图案且一般属于圆形的适合纹样。图3中铜镜表面的装饰就属于放射形适合纹样,它有一个中心图案是朝各个方向发射的。除此之外,“对称”的应用亦较为广泛。如图1,铜镜表面的图形基本呈对称的形式排列,充分利用了图案各种变化手法将事物别具一格地转化为了装饰图形。

三、楚镜的辉煌与传承

西汉初期的铜镜大体上是楚镜的延续,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可能多不用铜镜,而长江中下游及其邻近区域的楚国则是铜镜(即楚式镜)流行的主要中心。这一点已经被考古界长期以来所获得的资料成果所证实。再则,汉初铜镜在风格、造型、纹饰方面与楚镜并无太大的差别,楚镜镜体薄、镜形中凸、呈卷缘状,小纽或桥形纽甚多,纹饰以龙纹为主的形态特征也被汉镜继续传承了下来,可以说楚镜发展的全盛时期在汉代。在湖南马王堆1号墓中出土的龙纹镜,其表面便是龙纹相互缠绕;马王堆3号墓所出土的龙纹镜又由4条昂着头、躯体作弧形的龙组成,这些龙的形态变化丰富、形象生动、气宇轩然。④汉代铜镜制作工艺精湛,镜背花纹装饰图案千变万化且细节刻画生动鲜活又形制多样,使用如此繁复的工艺制作铜镜,一般是要花费相当长时间的,一面好镜难求,所以上乘品质的汉镜历来是人们争相收藏赏玩的重要古玩门类。

楚镜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及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趣。对于我们来说,楚镜既是先民留下的一笔宝贵历史财富,又是我们认识、学习楚文化历史渊源的重要素材。

(注:本文为湖南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民族地区高校乡土美术教材开发研究,课题编号:XJK011BJK007)

注释:

①②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59,249.

③徐汉.基础图案·装饰教程[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58.

④马今洪.汉镜[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5.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上一篇:《夏洛的网》译文的文体特点研究 下一篇:成人教育中应注重学员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