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桩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27 08:19:25

大桩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 本文结合某滑坡体的治理工程,采取大桩径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处理,重点探讨抗滑桩治理滑坡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抗滑桩施工的合理对于治理滑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挖孔桩;抗滑桩;滑坡治理;钢筋笼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5-0018-02

1 工程概况

根据调查某金矿选厂存在潜在滑坡体,潜在滑坡体主要包括磨矿间、自动化操作室、浮选间、精矿间的南侧,粉矿仓以及其后部的堆渣体。潜在滑坡体长约180m,宽约56m,平面形态呈长舌状。后缘高程介于1 045m~1 055m之间,前缘剪出口位于高程1 015m附近,前后缘高差约40m左右。根据监测结果,潜在滑坡体主滑方向为115°左右,与厂房基本垂直。经分析,厂区工程地质条件不良是发生潜在滑坡体的前提条件,而厂区范围内地下水极为丰富,地下水的作用加快了潜在滑坡体的变形和发展。

2 灌注桩治理技术措施

经研究,对本潜在滑坡体的后缘削方卸载是降低滑坡变形速度最有效的方法。粉矿仓南部的堆渣边坡削方卸载后经计算设桩处的滑坡剩余下滑力为600kN,考虑到边坡地下水丰富,且地层为风化炭质页岩,岩性较软,因此未采用锚索抗滑桩,而采用悬臂式抗滑桩进行支挡。根据计算在该段设置1.8m×2.4m的抗滑桩,桩中心间距6m,两侧滑面埋深相对较浅,桩长20m,中部滑面较深,桩长26m~30m不等,该段共设置8根抗滑桩。而粉矿仓后部堆载较多,且没有削方卸载,滑坡推力较大。为保障粉矿仓的安全,在粉矿仓的后部设置四根抗滑桩,抗滑桩桩径采用2.5m×3.5m,桩中心间距6m,桩长30m。

综上所述,滑坡治理工程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总体上施工的先后顺序如下:粉矿仓后部抗滑桩施工――削方卸载――堆渣边坡抗滑桩施工――注浆加固――积水井施工――护坡工程。为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改变粉矿仓受力状态,因此先进行粉矿仓后部抗滑桩施工,待第一批此抗滑桩施工完毕后可进行削方卸载和堆渣边坡抗滑桩施工。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注浆加固工程可与第二批次抗滑桩同时进行。

3 抗滑桩施工方案

3.1 施工准备

进行抗滑桩施工前先对井面进行整平,并且采用全站仪来定出桩位中心线。桩位经测设并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挖孔。

3.2 施工方案

1)本工程所采用的抗滑桩的施工工序为:测放桩位――桩位场地整平――锁口盘施工――开挖桩节与护壁施工――桩体钢筋绑扎――桩体混凝土浇注;

2)抗滑桩要按给定坐标,准确放线定位。抗滑桩施工前应先将桩位附近边坡或表层易滑塌部分采取措施,并做好桩位附近地表水的拦截工作以及安全防护工作,雨天作好遮雨棚,以保施工安全;

3)本工程的抗滑桩采用跳桩开挖,按设计做好锁口盘。抗滑桩采取分节开挖方式,每节开挖深度1.0m,开挖一节,做好该节护壁,当护壁砼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节,为了保证工期,护壁应加速凝剂。护壁各节纵向钢筋须牢靠焊接,禁止简单绑扎。浇筑护壁砼时,必须保证护壁不侵入桩截面净空以内。桩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校准其垂直度和净空尺寸。

开挖前平整孔口,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和防渗工作,采取间隔跳挖的方式进行,并采用固定人工挖孔机架(卷扬机)提送物料和弃渣,井下松散层段以人工开挖为主,基岩可采用风镐破碎,然后再进行人工开挖。开挖过程中,应确保孔壁垂直,壁面光滑,并经常吊线检查桩位中心,发现有偏差应及时修整。抗滑桩应分节开挖,每节开挖深度1.0m,开挖一节,做好该节护壁,当护壁砼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节,为了保证工期,护壁应加速凝剂。护壁各节纵向钢筋须牢靠焊接,禁止简单绑扎;

4)本工程进行抗滑桩施工时,贯彻动态设计思想。在抗滑桩孔开挖过程中,施工方地质人员要下坑进行地质编录,核对地层岩性及滑面位置,施工过程中抗滑桩嵌岩深度应不小于2/5抗滑桩长度,若施工过程中发现桩长过短或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与监理工程师联系,以便及时作出设计修改;

5)当抗滑桩孔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进行验槽,并保证封底厚度。抗滑桩钢筋笼受条件限制可在孔内制作,抗滑桩主筋需采用机械式接头连接,且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箍筋及其他构造钢筋可采用搭接焊。桩身砼应边灌注边振捣,全桩砼应不间断一次性灌注,全桩长成型。挖桩过程中如遇地下水,应考虑抽排水措施,及时排出孔内汇水,保持工作面干燥。

4 抗滑桩钢筋笼施工

钢材采用国家钢厂的钢材,钢筋的级别、钢号、直径严格按设计要求采购。进场钢材需具备出厂合格证,按规范要求取样作钢材复检试验,不合格的钢材禁止进场。抗滑桩钢筋笼受条件限制可在孔内制作。

1)首先应该对钢筋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使用钢筋前需对其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对采用的钢筋应该确保其平直,钢筋不应存在局部弯折。对于本工程抗滑桩施工所采用的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而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对于所采用的钢筋弯制和末端的弯钩也应符合设计要求。本工程所采用φ18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也应做弯钩。其钢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该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且不应该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对于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其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2)钢筋下料。本钢筋混凝土抗滑桩的钢筋下料施工时要求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对于钢筋笼的钢筋截断要求采用专用的钢筋切断机。本工程严禁采用焊气割等方式进行钢筋截断,以有效地确保钢筋接头处母材的质量;

3)所有钢筋应准确安设,钢筋绑扎顺直,钢筋间距应均匀,绑扎时先采用骨架支承确保钢筋笼稳定。A型抗滑桩和B型抗滑桩桩身钢筋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用对焊接头,C型抗滑桩桩桩身钢筋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用对接螺母卡套接头。制作钢筋笼时,任一截面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大于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25%。钢筋连接点不应设于最大应力处,接头应交错排列,同时接头的截面之间距离不的小于2.5m。所有焊工应在开始工作之前试焊,合格后持证上岗。为保证焊接质量,每300个焊件取一组做焊接拉力试验。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主筋间距±10mm,箍筋、螺旋筋间距±20mm,钢筋笼长、宽±10mm,钢筋笼长度±100mm;

4)抗滑桩钢筋笼的组成与安装。按照以上规定对本工程所采用的抗滑桩钢筋笼加工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由吊车配合人工进行连接以及安装抗滑桩的钢筋笼。在吊放钢筋笼前,由监理工程师首先对挖孔检验确认符合后,清除松渣、泥污、沉淀等软层,同时整平孔底,然后拆除支撑,再采用吊车吊放钢筋笼,然后采用Φ32螺纹钢每4m每周4根均匀加固。吊放钢筋笼时要控制标高一级中心垂直度,钢筋笼吊放完成后由施工员及监理工程师检查通过后,才能进行抗滑桩的混凝土灌注;

5)本工程采取防止钢筋笼变形措施,钢筋笼焊接时,箍筋、加劲筋与主筋要按规范焊接牢固,主筋必须调直。钢筋笼对接时应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安放钢筋笼应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定位后立即固定;

6)采取防止钢筋笼上浮、下沉的技术措施,混凝土搅拌严格按照配合比执行,充分搅拌。混凝土其和易性要好,坍落度确保在20±2cm之间。导管法兰要焊接导向斜面,防止拔导管时,导管挂笼。组织人力迅速浇灌,缩短浇灌时间,防止混凝土初凝形成硬块。用扶笼器把钢筋笼固定起来,并压在井门下,限制钢筋笼活动。

5 结论

本文结合某滑坡体的治理工程,采取大桩径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技术措施,重点探讨抗滑桩治理滑坡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抗滑桩施工的合理对于治理滑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喻英.抗滑桩治理滑坡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7).

[3]姜元东.浅谈井场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3).

上一篇:基于无线网络的视频和数据传输系统 下一篇:论网络电台发展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