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字本无睡意

时间:2022-10-27 08:08:47

古时的“睡”字,不作“睡觉”讲。《说文》释曰:“睡,坐寐。”就是坐着打瞌睡。

那么古代表示“睡觉”的字又有哪些呢?《说文》又说:“寐,卧也。”“寝,卧也。”说明“寐”和“寝”都是“睡觉”的意思。《诗·卫风·氓》中的“夙兴夜寐”,至今仍在使用。至于“寝”字,古籍中也是数不胜数。《论语·公冶长》中的“宰予昼寝”,《论语·乡党》中的“食不语,寝不言”等等,“寝”字都是“睡觉”的意思。包括我们现在说的“寝室”也是源于此。

“睡”字从“打盹”转化为“睡觉”,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到了唐朝,“睡觉”已开始普遍使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有诗为证:“自经战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白居易《长恨歌》也有“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之句。“睡觉”“睡眠”的出现,并没有让“寐”“寝”“眠”“卧”等字消失,相反,它们还联起手来,共同丰富了“睡觉”的词库,为汉语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来,在古代,人们瞌睡,是分坐睡和躺着睡的,而且区分得相当明确。显然,这样的区分根源于古人勤勉自处,努力读书、努力劳作的特性。躺着“睡”,就变成了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如今,安然“睡觉”,已经成为最稀松平常的语词,可是我们不能忘记古人,忘记历史,忘记这个词的由来。适用话题:睡意的背后,汉语,发展,历史,改变等。

“豆”在古代是一种器皿

“豆”字在古代不是代表如今的豆类植物,它是一件盛东西的器皿,大多是陶制的,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品。《说文解字》曰:“豆,古食肉器也。”“豆”字作为一种容器,与杯、碟、碗、盆一样,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量词。

既然“豆”是一种容器,那豆类植物在古代是用什么字代替的呢?“菽”字就是古代豆类植物的总称。《说文解字》曰:“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这里的“菽”就是我们今天的“大豆”。由于“豆”“菽”两字在古代读音相近,后来逐渐通用,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干脆把“菽”称为“豆”,这样就有了作为植物的“豆”字了。《齐民要术》中说:“四月时雨降,可种大下豆。”这里的“豆”已完全是表示植物的“豆”字了。

“豆”字变成植物后,作为器皿的“豆”字虽然没有立即消失,但人们已经很少用到它了。到了今天,“豆”字早就没有了器皿的意思。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完全被颠覆了。像“豆”字,就是词义变化很大的一个汉字。从器皿到植物的发展过程,是“豆”字魅力被发扬光大的过程。可以想象,古代的那种叫做“豆”的容器,如今已然不存在了,那这个叫“豆”的字,如果不是变成“植物”的代称,便只会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了。真是庆幸,“豆”安然地挂在我们现代人的嘴边,而且还衍生出了“豆豆”“豆皮”等好听的词语。适用话题:存在与消亡,身影,寻觅,根等。

上一篇:猪八戒的话很可笑? 下一篇:夏洛蒂·勃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