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对农产品出口的效应分析

时间:2022-10-27 07:32:59

TBT对农产品出口的效应分析

本课题由河北省“加入WTO后河北省禽肉生产与贸易对策研究”课题资助

内容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强了技术贸易壁垒,即TBT的设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从长期看,TBT的设置有利于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提高,最终有利于出口的增加。

关键词:TBT 出口抑制 出口促进

在WTO的诸多协议中,与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壁垒密切相关的协议之一是《技术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目前,TBT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据商务部调查,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造成的损失每年约90亿美元。

TBT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按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笔者认为,TBT对农产品出口的短期影响是消极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甚至禁止农产品的出口;但是,长期来看,如果出口企业能够对发达国家设置的TBT积极面对、正确处理,就能成功跨越技术壁垒,促进出口的增加。当然,这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TBT对农产品出口的抑制效应

从短期来看,TBT一方面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从而提高出售价格,削弱了竞争力,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另一方面,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量的抑制

成本抑制 发达国家设置TBT以后,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为了保持甚至扩大产品出口的目的,不得不加大投入来检测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或改进包装;或者进口国海关检测机构在进行检验过程中,有意延长检验时间,使农产品在上市以前的成本被抬高。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从以下模型进行分析。

模型假设如下 :两国模型,我国为农产品出口国;外国为农产品进口国和TBT的设置国;TBT不会带来国内需求的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不会带来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我国是国际市场价格的接收者而非决定者和影响者。

图1中MD为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XS为我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在TBT设置以前,MD与XS相交于E点,QE为均衡数量,PE为均衡价格;TBT设置以后,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增加,XS向左移动,变为XS'。另外,由于我国出口减少不会影响国际价格PE,但出口量却下降为Q1,贸易量减少为(QE-Q1),出口额减少PE(QE-Q1)。如果TBT过于苛刻以至我国的技术水平暂时无法逾越,则会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完全阻碍的结果。见图1中XS'向左移至XS",达到新的均衡PE’,出口被完全禁止。

需求抑制 是指发达国家通过国内媒介的宣传和引导来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最终导致其对我国农产品需求下降。

在图2中,由于需求抑制产生的效应,需求曲线MD向左移动到MD',在农产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量由QE变为Q1,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由PE降为P1,出口额减少(PEQE-P1Q1)。如果需求抑制相当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需求大大降低,最终为零,从而产生贸易完全禁止。见图2,MD'向左移动到MD",出口量为零。

贸易条件的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

在图3中,X代表出口,Y代表进口,OE曲线是指TBT以前进口国的提供曲线,OF是指TBT以前出口国的提供曲线。在TBT以前,我国用OX1数量的农产品换取OY1数量的进口品;TBT以后,OF向右移动为OF',贸易条件由OA变为OB,表明用同样数量的OX1只能换取OY2数量的进口品,贸易条件恶化。

TBT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效应

多数观点认为,TBT只会阻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然而笔者认为,从长期看,TBT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更可能是一副苦口良药,合理的TBT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化,提高技术水平,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从而使农产品可以达到或满足其他WTO成员国市场准入的技术要求,顺利进入目标市场。但是对于不合理和恶意的TBT,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打破。

贸易量的促进

从长期看来,我国为了保持或增加农产品的出口,会积极采取措施,加速技术改造和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合理的TBT区设法跨越,从而达到增加出口的目的。如图4所示,Q是指我国农产品出口量,T是指农产品进口国TBT的设置水平。出口曲线表明,出口量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下降,T1、T2、T3分别为三种不同的技术水平。在我国农产品生产技术改进前,在T1的技术水平下,出口量是Q1;在我国农产品生产技术改进后,农产品质量提高,并不断跨越原有TBT,我国农产品出口量增加,出口曲线向右移动。从图中可看出,曲线移动后,面对进口国原有的TBT,农产品出口量增加了很多,成为了Q1'。

贸易条件的改善

从长期看,随着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国际标准化的评审制度不断展开,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也会随之改善。如图3所示,从TBT实施的长期效果看,农产品出口增加,产业经济呈超逆贸易型增长,即由OF'左移到OF"。随着进口的增加,进口国的提供曲线OE右移到OE',贸易条件也由短期的OB变为长期的OC,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TBT对农产品影响出口的实证分析

为了有效说明TBT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下面以我国十年间的农产品出口金额与TBT的数量进行实证分析。见表1。

在短期内,TBT对农产品的出口起阻碍作用,从表1看出,当TBT数量增长幅度较大时,出口额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当TBT数量增长较缓时,出口额增长幅度较大。这说明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负效应关系,在此不再证明。下面以十年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TBT与出口额的中长期之间效应关系。通过运用SPSS软件包,建立回归模型得出以下结果:

=47.611+0.898x

(34.190) (0.259) R2=0.764 F=25.829

这是一个简单的回归模型,这里,回归系数的意义是:TBT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产品出口额增加0.898亿美元,系数值为正,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正效应关系。不过拟合优度不高,R2=0.764,也就是说,自变量x只能说明y总变差的76.4%,还有23.6%得不到说明。这一事实说明,只用TBT一个因素不能充分解释对出口的影响,还要考虑其他有关因素,例如关税、出口配额、金融风暴以及禽流感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多元模型更佳,但这里我们主要考虑的是TBT对出口额的影响,模型是符合经济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也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来提高农产品质量,突破TBT的限制。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标准越来越高。为了应对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形势,必须采取如下措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立现代化技术信息、技术监督、技术服务体系,树立技术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从农产品的培育、种植、生产、包装、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要建立绿色通道,实施绿色农业战略;积极开展贸易外交,参与WTO技术、环境贸易活动和谈判,和有关国际规则的修改与制定,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尽快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机制,对技术性壁垒和进出境商品带来的风险进行早分析、早预报、早控制。

参考文献:

1.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袁建新.TBT的贸易效应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学术交流,2003

上一篇:谈外贸高速增长背后的不和谐因素 下一篇:基于活动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