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妇幼保健院“两癌筛查”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27 07:11:23

遂宁市妇幼保健院“两癌筛查”结果分析

【摘 要】目的:通过筛查,对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两癌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响应开展困难女职工“关爱行动”,我院对市级、船山区、三园区各单位适龄困难女职工进行两癌筛查,并对筛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筛查检出CIN病例4例,检出率为541.30/10万;乳腺实性占位7例,检出率为947.20/10万;妇科常见疾病患病率为56.97% ,乳腺常见疾病患病率为37.08% 。结论:两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慢性宫颈炎、乳腺增生性疾病分别在妇科常见疾病中和乳腺常见疾病中患病率最高。

【关键词】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妇女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90-02

“两癌筛查”即指对适龄女性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免费检查。其目的是提高女性对这两种疾病的足够重视和预防意识,并降低二者的发病率,从而使女性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本次免费筛查两癌,是响应开展困难女职工“关爱行动”,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新增拨付给全国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专项资金,是政府2011年为民谋福利、减轻医疗负担的又一大利民工程。根据市卫生局规定,我们妇幼保健院对市级、船山区、三园区各单位困难女职工免费进行了“两癌筛查”,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筛查对象

2011年06―10月,我院对35~55岁739例适龄困难女职工进行了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

1.2 筛查人员

本次为免费筛查,为确保筛查质量和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专门成立了筛查小组,由联络员1名、信息员2名、医生和医技人员等10余名组成。医院医务科科长担任组长,院长任副组长,妇女保健科承担,严格把关,组织协调筛查工作顺利进行。

1.3 筛查方法

①乳腺癌筛查方法:首先均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对高危人群(即年龄≥50岁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受检者)及手诊结果阳性与可疑者进行乳腺彩超检查,彩超检查可疑或阳性者进行钼靶-X线检查,阳性或可疑者统一会诊后进一步检查或转诊上级医院。②宫颈癌筛查方法:首先均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取阴道宫颈分泌物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再行宫颈醋酸染色/复方碘染色后肉眼观察,对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巴氏分级标准为巴氏ⅡB级以上者,醋酸染色/复方碘染色后肉眼观察提示宫颈异常者及肉眼可见的宫颈溃疡、肿块、或可疑宫颈浸润癌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取标本行TCT检查或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1.4 筛查流程

组成筛查小组,人员培训――制定工作方案和检查流程――摸底调查,确定困难女职工――筛查登记――进行筛查――筛查结果反馈――筛查异常者行诊断治疗或转诊――信息管理――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此次筛查工作自2011年06月启动,历时近4月,我院总共录入852人,参加筛查人数739人,筛查率为86.74% ;检出宫颈CIN病例4例(CIN-I病例1例,CIN-II病例2例,CIN-III病例1例),宫颈CIN检出率为541.30/10万;乳腺实性占位7例,检出率为947.20/10万;妇科常见疾病患病率为56.97% (421/739),乳腺常见疾病患病率为37.08%(274/739)。妇科常见疾病患病率前两位分别为:慢性宫颈炎(25.71%)、阴道炎(7.71%);乳腺常见疾病患病率前两位分别为:乳腺增生(36.94%)、囊性占位(2.03%)。

3 讨论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是危害全球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首位。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根据90年代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组织的大规模全国人口死亡原因调查显示[1],每年宫颈癌的新发病例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四分之一。经过几十年广泛开展妇科普查,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降低了近68%[2],因而就凸显了筛查工作的重要性。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宫颈癌的患病率仍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的病因复杂,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环境因素方面,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危型的人类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主要为HPV 16型和18型。有报道统计宫颈癌肿瘤组织中HPV的DNA阳性率可达到99.7%[3]。尽管HPV感染是宫颈癌的必要条件,但在感染HPV的女性人群中,大多数都能通过自身免疫将其清除,只有一小部分持续感染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最终发展成宫颈癌。因此,本次筛查的不足之一是因经费限制未能做HPV检测,希望在以后的筛查中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能做HPV检测。

本次筛查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在妇科常见疾病中患病率最高。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妇女,以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和宫颈管黏膜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病情缠绵难愈。Agnantis N等[4]研究发现重度宫颈炎、发育异常、宫颈癌及内膜癌累及宫颈病人rasp2l癌基因的表达增高。许多研究也表明宫颈癌风险增加与慢性宫颈炎病史明显相关。故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形成密切相关,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是阻断宫颈癌发生的重要环节。

宫颈癌若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治愈率可明显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早期宫颈癌均有可以觉察的征兆,尤其是原位癌病例,都是在普查过程中被发现的。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约占女性肿瘤发病率的1/4[5]。近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有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每年新发病例130万,每年有40多万人死于该病[6]。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迅速上升趋势,据中国抗癌协会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数据表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从20-25岁开始增加,到45-50岁达到高峰,比西方女性提前了10岁,这些都强调了乳腺癌早检早治的重要性。但是临床工作发现:许多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进入中晚期阶段而影响治愈率。如果能得到积极的早期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可高达75%。

本次筛查结果显示乳腺增生性疾病在乳腺常见疾病中患病率最高。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近年来乳腺增生性疾病在我国育龄期妇女检出率是15%―22.41%,在乳腺疾病普查中占93.72%[7]。该病影响因素众多,如遗传因素、月经和生育因素、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工作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有研究报道,其中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忽视,经受过严重精神创伤和严重生活事件而引起精神压抑的妇女患乳腺疾病的危险性增加[8]。本次筛查亦发现脑力劳动者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时疏导和排解心理压力,保持愉快、积极的精神状态对乳腺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许多研究表明,在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中,二者相似处很多,乳腺增生性疾病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Azzopardi JG[9]认为乳腺增生性疾病患者以后继发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增加2倍左右。他还提出上皮增生的可能发展途径是腺病一上皮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国内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10],乳腺增生性疾病患者继发乳腺癌的风险较正常人将增加2-4倍。因此,要想有效控制乳腺癌,降低腺癌的发病率,必须将关口前移,把住乳腺增生性疾病这一关,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尽可能阻断乳腺癌发生的重要环节。

综上,做好“两癌筛查”工作可以有效阻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避免了高额治疗费用的发生,所以本次筛查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政府和个人节省了大量的医疗开支。总之,本次政府出资免费进行的“两癌筛查”,既取得了社会效益,又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使更多的妇女接受“两癌”的筛查,尽最大可能提高女性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连弟,鲁凤珠,张思维,等.1990―199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分布情况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6;18:403~407.

[2] 李连弟,鲁风珠,张思维,等.中国恶性肿瘤20年变化趋势及近期预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9.

[3] Bosch FX,Lorincz A,Munoz N,eta1.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hua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cancer.J Clin Path01. 2002;55:244―265.

[4] Agnantis N,Spandidos DA.Mahera H et a1.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rasoncogene expression in endometrial and cervical human lesions[J] Eur J Gynaecol Oncol,1988,9(5):360―365.

[5] Jcmal A,Sicgel R,Ward E,ec,a1.Cancer statistics.2009.CA Cancer J Clin,2009,59 (4):225-249.

[6] 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1.Global cancer statistics.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7] 朱锡琪,李玉珠.外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99.108.

[8] 李学成,于学文.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状念与停经后肥胖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关系[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6):267.

[9] Azzo Parei JG:Benign and maliguant proliterative epithelial lesions of the breast aerview.Eur.J cancer clinonc01.1983,19(12):1717―1720.

[10] 黄学军,许行建,等.乳腺增生病患者精神状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l1(6):443-444.

作者简介:

冯英,女,1976年01月19日出生,籍贯:四川省遂宁市,单位: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职称:中级。

上一篇:儿童微量营养素检测结果分析及饮食指导 下一篇:结肠造瘘口狭窄的处理原则(附37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