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27 06:40:31

院内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院内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进行指导。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干预前后的效果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个月时,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037-02

The efficacy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in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YE Baiwei, TAN Baijian, YE Feiying, LUO Huanrong, WU Dechun, ZHONG Wenkai, GUO Yanya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51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rehabili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in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usual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the rehabilitation by the nurses in the Psychiatry Department. The IPROS and NOSI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icac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observed the dependence of taking medicine.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groups on the scores of IPROS and NOSIE (P>0.05). After treatment of 3 months, 6 month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 on the scores of IPROS and NOSIE (P

[Key words] Chronic 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重度精神障碍性疾病,占到各精神医疗机构中住院患者的70%以上[1]。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且患者易反复发作住院,住院时间一般较长。长期住院会导致患者遗留有明显的社会缺陷,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个人卫生能力及缺乏社会兴趣等社会功能[2]。因此,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是精神康复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院内康复治疗效果,本文收集了2008年2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进行院内康复治疗研究,以观察康复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3]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程2年且本次住院6个月以上者;病情相对平稳且能接受此次治疗者;精神病性阳性症状不明显者;入组后能坚持完成治疗,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不变更药量、不合并其他治疗者;年龄20~59 岁,平均(42.5±8.5)岁,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

1.2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2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0~66岁,平均(46.5±10.2)岁;病程5~50年,平均(31.2±9.3)年;住院次数(4.2±0.8)次;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56例,高中25例,大学以上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进行指导。①健康知识教育讲座:每周2次进行集体健康教育讲座。每个月末由临床医师为患者讲述30~60 min的精神病知识讲座,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以促使患者自知力的恢复;②生活能力的训练:告知患者要按医院的要求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洗澡、每天洗漱、洗衣服、及时更换衣服等,同时也可让患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自己去食堂打饭、打扫病房内卫生、整理床铺等。③文体治疗:精神科可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精神科护士每天可组织患者去病房外活动,如散步、跳绳、做广播体操、打球、练拳等体育活动;也可组织患者写字、画画、读报纸、下棋等活动。其次,精神科护士可集中患者讲述自己参加文体活动的感受及体会,以增加患者之间的交流,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尽早回归社会参加工作。④家庭治疗:根据患者治疗的情况,可让患者回家与家人团聚,或让家属来院陪伴,以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早日适应家庭生活,促使患者更自觉地接受治疗,促使病情好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4 评定工具[4]

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共30个项目分7个因子,根据具体现象或症状的出现频度分为0~4分的5级评分法,该量表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社会功能变化),由康复治疗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6个月进行量表评定,并作两组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比较。3名测评人员对各量表测查一致性Kappa值为0.80~0.93。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2。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PR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个月时两组项目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加强专业治疗和康复护理治疗对患者的精神振奋和活跃起着重要作用,且能改善患者的社会缺损和抑郁状态,克服患者的消极思想,延缓衰退[5]。目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治疗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的各种手段及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时机,最大可能地纠正患者病态的精神活动,使他们在生活、工作等社会功能方面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适应社会环境和集体生活,树立起生活信心,促使脑力和体力活动的恢复,促进精神康复,避免出现冷漠、人格改变等精神衰退的表现,尽可能达到病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

因此,本文中笔者对收集的患者在药物稳定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院内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显示,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本研究对患者在药物稳定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院内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显示,康复治疗训练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症状,对患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及个人卫生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治疗,改善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孤独、冷漠等精神衰退的表现,提高了患者主动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患者的生活兴趣,且情绪稳定;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6]。

总之,本研究表明院内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衰退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凌江,李小麟.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8-61.

[2] 马贵君.院内系统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2):3149-3151.

[3] 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8-75.

[4]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5-102.

[5] 刘红庆,沈平.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综合康复效果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34.

[6] 李业光,孔庆任,孙福玲,等.康复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6):360-361.

(收稿日期:2011-03-2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分娩球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下腹正中小横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