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系统末端增压技术在新木油田的推广与应用

时间:2022-10-27 06:40:23

注水系统末端增压技术在新木油田的推广与应用

[摘 要]油田注水开发的主要矛盾就是随着注水时间的推进注水压力上升快、生产井压力和产量下降快,注水采油的效率非常低,也就是制约油田开发的“注不进,采不出”。增压泵注水技术是解决欠注以及注不进的注水井有效途径,提高油层稳定吸水能力的前提。增压泵注水压力界定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新木油田根据区块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注入压力,并进入现场试验、应用,取得了显著增注效果,提高了低渗透油田水驱程度,提高了采收率。

[关键词]低渗透 欠注 增压泵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96-01

1 新木油田注水系统现状

新木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田,储层岩性致密,主要为含泥粉砂岩和含钙粉砂岩,油田平均孔隙度在8~26%;渗透率在0.8~200×10-3μm2;新木采油厂注水开发至今已有30多年,已经形成了一套注水管网结构。但是随着开发需要,区块的局部的调整和改造逐年增加,油田注水系统的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尤其在局部区块欠压、欠注等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新木老区由联合站、八站联网运行。四站单独注水,由于四站没备用泵,当注水泵停运时,需要与联合站联网注水,才能保障四队注水。联合站和八站控制老区317口注水井,占全厂注水井46.9%。联合站离心式注水泵4台,理论排量11520方/天,开三备一,目前注水泵实际排量11800方/天,干线压力13.3MPa,注水泵超负荷运行;注水由单独注水站进行注水。

油田开发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油藏欠注严重。年平均欠注水井73口,占全厂注水井12.3%,日欠注1116m3, 累亏空2944.96m3,地层压力由9.6Mpa下降到7.7Mpa;

(2)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从2005年至2011年7月末,累积产油1187.797×104t,

采出程度15.24%,自然递减4.46%,综合递减1.46%;

(3)增注措施效果差,前两年开展的化学法降压增注措施效果差,有效期短,平均单井有效期在60天。

(4)注水地面工艺新木注水井受到注水管网能力限制,注水管网设计压力16MPa,联合站供水设计压力14.6MPa。投产初期基本满足生产要求,由于注水不断扩边,注水面积逐年加大,老区注水面积目前69.27万平方米,注水管网总长达到464.307万米,注水压力已经满足不了处于末端注水井注水要求,出现大批量欠注.

欠注普遍存在,并一直伴随着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低渗透储量开采已成为新木采油厂油田长期面对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2.增压泵注水技术可行性研究

2.1增压泵工作原理

ZYZSB-D型增压泵是电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对液体做功,使其能量增加,从而使需要数量的液体,由入口经泵的过流部件输送到高处或要求压力的地方,是把电机的机械能换成输送液体能量的机设备。使用中发现该增压泵结构简单,动力部分不易发生故障,密封性好,泵内、外盘根不用经常更换(更换周期);增压泵可设置最高出口压力18/25MPa,管理方便,安全系数高;增压泵均配备变频控制柜,可根据需求调整水量,并且节能(日功耗);注水量稳定,噪音小无脉冲,对地层伤害小;治理欠注井效果明显。该增压泵安装在系统末端计量间,末端提压不影响整个系统平稳运行并且可把整个计量间注水井整体提压,一台泵可解决多口欠注井。

2.2 末端增压技术应用效果

2.2.1 现场应用规模。

在前期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我厂共计引进ZYZSB-D型增压注水泵6台,在联合站老区和木南注水站末端实施增压注水,增压注水技术已初步成为新木油田增注的主体技术。

2.2.2 有效地解决了欠注。

单井高压注水后均能满足配注需求,有效解决了欠注,注水量显著提高。应用末端增压技术解决欠注井25口,日增注水量380方,平均单井日增注15.2方。

3、几点认识

增压注水技术是改善低渗透油田提高开发效果行之有效的途径。 从实践中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低渗透油田的注水能力设计,应根据区块整体油层物性,全盘考虑,合理确定。

2、高压注水压力可略超过地层破裂压力,但以套管承受能力和达到油层饱和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为原则。

3、实施工艺简单,有合理的可操作性,确保井下分注管柱稳定可靠。

4、增压泵注水提高注水末端干压,保障注水任务完成,应考虑前段水源充足的情况下效果更好。

上一篇:新农村绿化建设中的思考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