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时间:2022-10-27 06:06:37

浅议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笔试分数很高,可听力和口语却一团糟。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M.Rivers和M.S.Temperly的统计,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可见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同时,在全国和各省市的英语中考及高考中,都有英语听力测试,而且分数比值也较大,是广大考生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听力弱的主要原因

1.重视不够,训练时间短。

由于长时间英语教育的片面化,很多学生不注意平常的听力训练。经常有学生说:“我买了一套习题练习册。”“我买了一本阅读辅导。”我曾经作过一项调查,每天回家做相应练习题的学生占52%,而每天回家进行相应的听力训练的学生仅占16%。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从心理上对英语听力的重视不够。而听力是“细活”,没有持之以恒的反复练习是不会有所进步的。

2.没有掌握语音音标和连续法。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句话,教师说,学生能听明白,而放录音,学生就听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平常和教师接触较多,习惯了教师的语音、语速和语调,听的时候好掌握;二是教师说的时候速度较慢,最重要的是很少连读。但学习英语主要是面向社会的,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就要求学生多听多练,熟练掌握语音音标,适应连读。

3.没有积累足够的“五语”。

“五语”指的是:习语、口语、谚语、片语和哩语。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和其他的语言一样,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内涵。比如:“Please give me a hand.”意思是“请帮帮忙。”而表面的翻译则是“请给我一只手”,两者的意思大不相同。所以学生平常要多积累“五语”的表达方法,以有助于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二、听力训练的一般方法

1.坚持课堂英语化。

课堂是进行听力练习的一个重要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就必须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争取用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组织教学。初中生学英语还处在一个模仿阶段,教师的语音、语调甚至于表情,学生都有可能模仿,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加强业务修养。与此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说多听。比如课前组织学生讨论一下天气,值日安排,自我介绍,小笑话,班级新闻,学习心得,等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增强学习兴趣。

2.认真选择听力材料。

听力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听的积极性和听力效果。首先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材料,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增加自信心,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新的听力任务。所以,教师选用的听力材料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一般说来,选用的听力材料应比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略难一点。这样,学生不仅能看到自己的成绩,而且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听力活动,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听力技能。

其次,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众所周知,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选用听力教材时要特别注意到这一点,要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材料。当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不可能找到人人都感兴趣的听力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找不到共同感兴趣的题材。对于中学生,游戏、文艺、同学关系等都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

最后,尽量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话题。经常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总是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试想,一篇有关于生日派对的材料肯定要比一篇有关于天文科学方面的材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3.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连续地、不间断地听就是泛听。泛听目的有二:一是练习捕捉大意,让理解单位从“词汇”到“句子”再到“大意”;二是熟悉语速和语境,即真实英语的使用环境。切忌把泛听当精听。战胜“细节完美主义”的办法是重大意而非细节,重内容而非语言,重正在听的内容而非听内容。“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泛听就是要养成“磨耳朵”的习惯,充分利用吃饭、休息、排队、等车等边角时间,可以采用听磁带,看英文电视节目,听英语广播等多种方法。

精听注重质量,要求仔细认真听,而且必须全部听懂,句句听懂。精听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布置学生在家完成。训练的方法是让学生先把录音文章听一遍,通晓大意,然后重放,一句一句地听。如果是较短的句子,听一句复述一句,不必写下来,否则太浪费时间。对于较长的句子,要边听边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一遍听不懂,可以连续放几遍,采用不断补充法,随着遍数的增多,所听到的内容会不断充实,笔下的句子也会趋向完整。等到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再把全文从头至尾放一遍,的确全听懂了,精听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由于精听要求精力高度集中,因此容易疲劳,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20分钟左右最好,否则容易走神。

精听与泛听的比例可以设定为1∶4。

4.阅读与听力练习同时,同比重进行。

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因此,英语听力教学必须引入文化教育。英语听力材料的话题十分广泛,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都与我们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都会通过语言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这对学生听懂英语对话是非常必要的。而阅读在这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词汇,扩充知识面,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语言文化。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掌握了必要的背景知识,那么在听的过程中,就能够借助这些背景知识对所听到的材料作出正确判断。

三、结语

听是人与人交往的主要形式。弗里斯曾说过,“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在当今社会,随着各种媒体的广泛应用,听的素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英语教育者,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全面的English speakers。

上一篇:试论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中的作用 下一篇:多媒体环境下的体育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