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27 04:53:43

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的安装施工因为专业涉及面广,工序种类繁多,交叉作业面多,协调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在建筑工程中严格控制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是质量至关重要的。本文先描述了低压电气安装施工的特点,然后基于该特点探讨了控制其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 低压电气,安装施工 ,质量

【 abstract 】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of low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for professional is broad, activity sort is various, cross operation, strong coordination characteristics, decide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trict control of low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ntro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ethods.

【 key words 】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ow voltage electric,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低压电气安装施工特点

安装低压电气包括要进行接地网,预埋底盒、管件、线管等工序的操作,并在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及加固工作,在配合土建和装修工序过程中还要进行电箱、开关、穿线、电气连接、设备安装就位以及试运行等工作,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调试,联动运行,整定各种参数,使电气设备的各参数按照设计要去运行;调试完成后,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向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并完成竣工验收。这整个过程涉及包括土建、安装、装修、质检、检测等的多个工序,而且交叉作业,耗费时间较长。正因为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的整个过程涉及工序多,工种复杂,周期较长,这也就决定了其施工交叉性强、协作面广,且相互影响多等特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的施工组织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安排有关工序的施工,协调好工序的作业次序。在建筑工程中影响低压电气安装施工的因素较多,各工序都可能存在隐患,任何工序的安装失误都会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这也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重视对各安装工序的检查,保证安装施工工作能安全有序有效进行,做到事前、事中、事后进行质量控制,事后进行跟踪,消除各种隐患,确保电气安装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2 控制低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控制配电装置以及配电箱的施工质量

配电装置安装是建筑低压电气工程的核心。配电装置在整个电气系统中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整个装置包括线路及绝缘子,控制设备自动开关,配电箱,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接地装置及补偿设备等。建筑工程中的低压配电装置的安装质量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一旦配电的装置出现问题,整个系统将会出现瘫痪现象,影响其他装置的正常运行并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配电装置施工安装工程中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调试过程要特别谨慎,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在运行过程中,配电装置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设计整定电流与开关实际动作电流不相匹配。若设计的整定电流太小,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经常出项开关跳闸、停电等现象,影响其正常使用;但若整定电流设计的太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电流过载或短路时现象时,保护装置可能将起不到保护作用而造成安全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配电装置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配电箱的安装,包括配电箱中配电盘的安装,电器元件及内接线的安装以及箱体定位等操作。配电箱中配电盘经常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这也要求其材质必须是不可燃的材料,并且其安装位置、高度和间距都应准确,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配电箱内线路较为复杂,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施工,保证线路整齐有序,各元件安装齐全。配电箱开孔大小依据管线直径来施工,孔口要安装塑胶垫,以防在穿线过程中损坏电线的保护层;为防止漏电,提高安全可靠性,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应进行接地或接零处理,并使用铜线连接并加以标识。在施工中还要保证配电箱的开启灵活,动静触头应联系在一起并保证中心线一致。配电箱内线路应整齐,不能出现交接无序的现象,导线间应紧密连接,没有断股、缺芯线等现象。另外,为避免安全事故,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要求一致,控制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根数,并控制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大小;在施工完毕后,必须在每路回路的进线进行挂牌标识,以方便检修,并且在箱体上粘贴本箱的线路图,便于日后管理。

2.2 控制防雷施工的质量

防雷是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中重要的施工项目。避雷施工中接地柱的安装位置必须在地面以上并按照施工图纸设置测试点,接地电阻值要符合设计要求。防雷接地施工的主要工作是敷设干线,在敷设干线工程中,应保证其埋设深度在人行通道下不小于1m处,敷设完成后要进行均压。接地模块处理工程中应集中引线,且引出线应大于两处,接地模块应与原土层联通,其方向应保持与地面水平或垂直。当采用明敷操作时,引下线应尽量平整,防雷接地的焊接必须注意焊接质量,焊接后要敲掉焊渣,焊接处应有防腐处理,暗敷的引下线在抹灰层内应有固定装置。变配电室的接地线必须有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接地线可采用金属构件以及金属管道来使用,当在这种情况时,应在接地干线和接地线间连一根跨接线。当接地线要穿过楼板、墙壁或地坪是,应加套管,使用钢套管时还应与地线连通,在经过伸缩缝时,要做好有关保护措施,当电缆穿过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整个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完毕后,在对整个系统要进行测试,接地电阻值要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有电阻过大的现象,要认真检查,做好补救措施,增加接地。

2.3 协调平行作业施工

由于安装施工过程中,各种专业施工将会同时进行,在施工现场中就必须协调各专业顺序,分清各专业的主次关系,合理安排各专业进度,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能掌握其他专业的施工基本知识和进度,相互交换各专业作业间的意见,再结合到本专业的工作中,使得整体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圆满完成任务。充分协调好各专业施工作业在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安装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施工组织协调,可以节约施工实践,提高安装质量。

低压电气与土建协调作业时,低压电气的安装进度受控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两者协调作业时,必须明确土建施工进度的核心地位,全力配合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此同时,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又要注意相互合作,在配合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又要在土建施工时核对预留孔道和预埋件的数量、大小、位置等,避免影响电气安装。预留孔道和预埋件的准确与否关系着电气安装工程的顺利完成和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在预埋工作顺利完成后,各种防雷引下线、安全接地的焊接也必须按土建进度来进行有序安装。

低压电气与给排水协调作业时,施工前应认真对各方图纸进行核对,防止出现交叉冲突现象。当电气线管道埋设或安装位置与给排水管道埋设位置出现交叉现象时,应协调相互间的施工顺序和埋设位置,合理安排施工安装位置,按照给排水管道避让电气管道的原则,以确保日后电气运行的安全。

2.4 控制带有附加功能的交流接触器安装的质量

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主电路保护功能在接触器中能方便的实现,如漏电保护,欠、过电压保护,断相保护等。电动机烧毁事故中很多都是由于接触器某相接触不良造成的,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应选用带有缺相保护的断路器、接触器等电气装置。接触器加辅助模块可以满足一些特殊要求。带有机械联锁装置可以构成可逆接触器,实现电动机正反可逆旋转,可以选用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做电动机的低电压保护,其控制回路宜由电动机主回路供电,如由其他电源供电,则主回路失压时,应自动断开控制电源。交流接触器工作时振动较大,在安装时要采用防震措施,或不要和振动要求严格的电气设备安装在一起。同时,交流接触器的安装环境、尺寸等都要符合相关要求。必须交流接触器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不满足要求的接触器安装使用,以免发生使用事故。

3 结束语

严格保证建筑工程低压电气施工质量的,提高低压电器安装的水平,既能保障电气安装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同时也能保证电气装置的正常使用。建筑工程低压电气施工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有序安全地进行,就要求各专业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施工,相互协调电气安装与其他工作间的交叉施工。在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工程中,做好接地防雷工作,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多与其他专业间的协调能力,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安装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志民.建筑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J].广东建材,2009,(7):272-273.

[2]陆锐辉,谭国良.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的施工管理[J].广东建材,2005,(5):65-69.

[3]贾志勇.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电气,2004,(5):43-4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实测弯沉值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探析水利工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