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的战略新定位

时间:2022-10-27 04:22:15

沿海城市的战略新定位

[摘 要]“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是锦州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定位、新的目标。在继续夯实锦州已有比较优势的发展基础上,凭借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带来的机遇,舒展锦州自身的区位优势,以拓展海洋经济为推手,在区域内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城市产业同构化,实现后发崛起,完成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主要预期目标,既符合锦州实际发展情况又科学可行。为抢抓发展先机,早日实现战略目标,继续突破内陆意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彰显港口腹地联动效应、壮大整体实力活力等便成为锦州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的优选路径。

[关键词]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战略定位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0—0050—07

对锦州而言,2011年6月27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锦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新目标,这是锦州市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锦州实际出发,拓宽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目标的定位,真正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决心,反映了锦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锦州人民对美好生活充满期待的内在要求,是锦州市人民今后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目标。

一、积聚与扩大区域经济,实现错位发展的后发优势

区域发展是当代世界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和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之一。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完善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各区域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优势进行错位发展,使各地充分发挥自身发展潜力,以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

1.区域发展理论支持锦州在区域内部错位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是重要的要素集聚区和经济辐射源泉,区域经济圈是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和拓展功能的有效形式,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由于区位条件和区位因素客观上存在着区际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不同区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当一个区位具备某种优于其他区位的因素,这种区位因素就形成一种优势,即区位优势。区位优势会产生一种区位上的吸引力,把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资源凝聚、吸引过来,从而形成一种较强的资源指向。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区域内部之间就必然产生分工。区域内部分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各区域把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区域,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要进一步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在经济带内各城市具有不同优势的前提下,就必然既要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又要坚持发挥区位优势,集约发展。锦州要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内脱颖而出,就一定要突出强化锦州在环渤海区域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按照已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抢抓机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从营造产业集聚环境、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延长产业链,提升竞争力,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上,加强经济带内产业分工协作,注重产业配套与产业链延伸,实现锦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内产业互补发展和错位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2.拓展海洋经济是锦州区域发展的推手。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而进行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

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首先打开的是海上大门,确立了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带,沿海地区依靠其海洋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海洋经济和海岸带区域经济,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外向度最高、最有活力的地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志在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具体要求是整合资源,拓展功能,优化分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现代港口集群。锦州依海而生,因港而荣。锦州港已有400多年的成港史。20世纪末、21世纪初,锦州人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造,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商港——锦州港,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港口20强,中国渤海西北部400公里海岸线唯一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东北第三大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枢纽港,通航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万吨巨型油轮可以在此停泊。2011年锦州港港口吞吐能力达到7000万吨,亿吨大港已经渐行渐近。以建设锦州大港为突破口,以整体开发锦州湾为主线,发展临港经济和海洋经济,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全面提升港口城市功能,将锦州建设成为重要的开放型港口城市,是锦州人的必然选择。

3.区域经济发展对锦州实践的启示。区域政策基于国家战略要求与地区实际需要有机统一,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地区竞争力,推动实现全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过去1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可谓亮点频现、异彩纷呈。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各地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与实施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区域发展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诸多重大区域问题,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问题和区域产业成长的同构化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区域内部产业同构化问题是由于区域内部各地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盲目引进、盲目搞大项目、各地无法形成分工、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这种结构趋同,反过来又引起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竞争,结果浪费大量的资源,降低了整体的经济效益,许多企业没有投产就已倒闭,成为各地发展的包袱。

上一篇:十年创新 第10期 下一篇:火速开赴KA战线后的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