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性购房族

时间:2022-10-27 04:02:23

单身女性购房族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逐渐展示出非凡的理财能力。在房产置业领域,很多单身女性开始崭露头角,渐渐从“老公掏钱,老婆决断”的年代转向了依靠自身经济实力独立购置房产置业投资的年代。

不难看到,很多在大中城市打拼多年的单身女性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加上新版《婚姻法》关于婚前财产的重新解释对单身男女的深远影响,使得在婚前买房置业的单身女性越来越多。华东长三角区域的房产中介调查发现,约有90%的单身女性出于自住舒适度和投资置业的考虑,纷纷认为应该拥有自己的个人房产。

多数女性赞成婚前买房

现今的楼市,似乎已经远离了曾经流行的所谓“青年购房源于丈母娘压力”,更多单身女性在婚前购房时都有了充足的资金和底气。

很多人开始逐步转向认同,觉得买房是出于一种“女性需求”,就连大多数女性本身也持这种观点。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女性想拥有自己的房子。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在家庭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在买房、投资、家庭置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单身买房没有什么不好,毕竟越早买房越划算,无论是从生活居住角度还是从投资置业角度,单身女性购房现象显得越来越顺理成章,现在自己住,以后结婚了还可以转手再换个大的,也算一种投资。作为新时代的女性,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已经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过半单身女性青睐百万内房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单身女性购房置业是大势所趋,其中,很多单身女性较为倾向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区域购房自住。对于那些年收入数十万元、职场精英级别的单身女性来说,更关注长三角沪宁杭等中心城市的主城区;而对于普通白领女性,超过60%的单身女性选择在沪宁杭等中心城市里价格较为实惠的刚需板块买房。从户型和价格来看,半数以上的单身女性颇为青睐总价百万元以内的小两居和小三居等户型,因此,单价在2万元/平方米以下的房源是这部分单身白领女性较为理想的置业选择。

以南京为例,高淳、溧水、六合等远郊区域价格较低,房价仅为七八千元/平方米,但是远离城区,对在生活和工作上依赖城区范围的单身女性而言,不是很便利。而江宁、浦口、仙林等板块位于主城区,距离中心城区相对很近,相对于市区3万元/平方米的均价,江宁、浦口和仙林房价都在2万元/平方米以下,在南京地铁新线开通以及青年奥运会配套基础设施的利好消息下,这几个区域的房产成为了不少单身女性青睐的置业对象。

同样,以上海为例,浦西和浦东的主城区房价都已经高企,唯有青浦、金山、奉贤等区域的房价相对较低。尤其是新涌现的热门购房置业区域花桥板块,在地铁11号线开通后,花桥的置业成为了各方积极咨询的热门话题,不到1万元/平方米的均价吸引着各路置业者的目光,其中不乏单身白领女性的身影,因为大家纷纷看好沪宁两地次主城区的购房置业投资。

单身女性置业是大势所趋

单身女性置业不断升温的现象,在当今的房产市场越发引人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强劲购房置业群体的涌现与其日益提升的经济地位和投资能力密不可分,这类女性之所以进入置业市场,往往都是因为工作收入较高,抑或自身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毕竟新《婚姻法》颁布实施后,许多经济条件殷实的家庭,父母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以支付装修费和买车的方式来给行将结婚的女儿做嫁妆,而是选择给未婚的女儿在婚前买套房作为私有财产。这样的情况近年不断增多,加上不少单身白领女性自身工作收入很高,完全具有独立购房置业的能力,同样,这也是女性保护自身权益,避免未来婚后矛盾的一种途径。

面对目前高昂的房价,政府为了平抑价格,政策调控无疑更为加紧,二套房首付比例增至7成,也就增加了购房者的压力。因此,单身女性置业者的增加充分说明了这一群体的经济实力的确雄厚。

近半单身女性买房为求安全感

由于新《婚姻法》中关于婚前买房的相关解释明确说明,婚前夫妻一方取得的财产不再作为共同财产。诸多单身女性不由得心中嘀咕:如果婚房是男方购买,那么在当今都市充满诱惑的前提下,如若婚姻出现变数,所谓婚房就只是男方的婚前财产,一旦女方“出局”,甚至有可能净身出户。

相当一部分单身女性坦言,不想依靠婚姻、依靠另一半去买房,认为凭借个人的工作收入,完全有能力在中心城市置业。有了自己的房子,除了自住,爸妈也可以随时来生活。今后结婚了,自己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地。长三角各中心城市的业内人士表示,对此也颇有同感,经济条件较好的单身女性,往往会在婚前买房,并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父母的名字。

随着女性收入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强大的置业购买力也逐渐被社会认可。有数据显示,近年来的长三角楼市,女性置业者比例相比往年显著提高,将近占到成交量的5成。这部分单身女性无不认为,应该自己买房,而不是依靠男方。当然,按揭贷款买房成为了最主要的购房方式。购房是为了让单身女性自己更有安全感,她们认为,“面包”比爱情更让人放心。

上一篇:银行与支付宝们争什么 下一篇: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控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