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的背后

时间:2022-10-27 03:46:06

铁路合作组织委员会办公楼的维修工程从2012年寒风嗖嗖的冬季开始,到了2013年嗖嗖寒风的冬季仍在进行。

在铁组委员会工作的中国同胞,常把这种迟迟艾艾的工效与国内速度作比较。一致认为,在中国类似这座楼的维修至多两个月就干脆利落地完工。就是从无到有地建一座如此规模的楼也就半年时间足矣。

铁组其他成员国的委员,维权意识强,多次递交提案,在铁组委员定期会上对这种“磨洋工”行为口诛笔伐,但也无济于事,谁又能改变一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性格?

这座楼的维修速度不是个案,类似的例子,遍地皆是。比如,华沙市区只有一条地铁,几十公里,设了16个地铁站。日转月移,暑去冬来,16站修了16年。第17个站还在修建中,时间又快过去1年了,目前尚未有竣工迹象。又比如,市区内几年前修的一座立交桥,规模不大,费时不少。第一年打桥基,第二年架桥梁,第三年铺桥面。足足用了3年。曾在铁组委员会工作两年半的一位中国同胞,每天上下班路过此地,历经开工到铺桥面,就是没等到完工交付使用,使他乘车从桥上驶过的心愿终于落空。回国前,望斯桥也,无限感慨:如此速度,等不起啊!

慢,成了波兰的一个标志。在这里,人们感觉生活的钟摆似乎是静止的。但是,为什么这样慢?很难简单地下一个结论。

在发展理念上,波兰人奉行慢中求进的方略。二战中,波兰饱受战争创伤,经济濒临崩溃。战后,人们以顽强的意志艰苦创业,取得短时间的超常发展。经济恢复以后,人们的激情平复下来,选择了慢中求进的发展战略。在欧洲,波兰没有其他国家那种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景观,始终保持稳步前进。自然资源、历史古迹、传统文化却在缓慢发展中得以完好留存。

在效益评估上,波兰人强调各个利益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一个项目的确立,往往需要反复论证,周密考虑,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各方利益。一切依法办事,决不强行推进。如果有“钉子户”,就会让“钉子”自由自在地钉在原地,让工程或绕道、或缓行、或中止。这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有时开工前的论证协调时间要比施工本身所耗费的时间高出数倍。但这样做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了社会秩序,也永久性地避免了扯皮闹事。虽然开始投入的时间成本大,但能收到一劳永逸的长远效果。

在工程质量上,波兰人追求精工细活、百年不朽的标准。宁可慢些,也要好些。不会赶工期、抢时间。我曾一站站地考察了那16年建成的16个地铁站。看过每个站的风格、质量、设施和秩序,我感到从设计到施工、从选材到装饰都十分精致。而且,每个站都有设计师、工程师的雕像和介绍。我想这绝不仅是一种名誉的留存和传播,更是一种永久性的责任承载。

在生活态度上,波兰人在乎正常的生活作息和享受。他们认为生活需要劳动,但劳动不是生活,劳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能舍本求末。那种所谓的“五加二”、“白加黑”的劳动节奏,被认为是一种无法忍受的违法行为。法律赋予了人们劳动和休息的权力,谁也无权剥夺。遇上放假,政府不办公,商铺全关门,如果要办事、购物非得提前考虑。铁组委员会的中国员工遇到任务紧张把活带回宿舍做时,波兰同事见了感到不可思议。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怎么可以混为一谈。于他们来说,按部就班是一种理性的工作秩序,也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不应该打乱,也无权打乱。

波兰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慢速度的发展,对中国人来说,开始会觉得不习惯,慢慢地也就适应了。我的前任吴先生曾在国内担任过铁路局局长、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和总调度长。每一个岗位都是责任重大、任务繁忙,一天到晚神经始终紧绷着,一年到头从未享受节假日。来到波兰后无法适应,居然赋闲而病,入住医院,疗养了好一阵子才缓过气来。开始我不大相信,后来自己也重蹈覆辙。我终于明白这是养成习惯的生物钟被打乱了。原来不正常回归正常,反倒变成新的不正常了。吴先生回国前留在波兰大地上的最后一句话是,舒适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能适应国内那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为铁路合作组织副主席)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世界不再是平的 下一篇:保护手机里的公司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