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品企业改制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时间:2022-10-27 03:22:29

妥善处理品企业改制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市工业国资公司是由原机械、轻化、电子三个工业局撤并组建的,所属60户企业(职工15000余人)绝大多数是长期停产的困难企业(曾有我市“第二局”之称)。公司组建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截止去年12月底止,有32户企业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占公司企业总数的54.25%。通过改制转型,大批困难企业从困境中走出(新组建股份制企业8户,职工创办民营企业10余户)。

一、主要措施

为妥善化解企业改制中的矛盾和问题,工业国资公司以综治维稳工作为切入点,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破解了改制中的一道道难题,推动了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为新一轮国企改革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做法值得借鉴:

1、设立“三道防线”,强化综治维稳工作,为企业改制清淤排障。一是“企业防线”。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维稳制度,组建了一支由39名同志组成的维稳信息联络员队伍,筑牢维稳网络,使大量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工作组防线”。对改制企业统一派驻工作组,跟踪督办服务,帮助企业协调化解各类矛盾;三是“公司防线”。设立维稳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处理职工事宜。实行党委领导每日值班制、突出问题包案制和企业挂点联系领导责任制度,公司干部职工齐抓共管,全力把好维稳的最后一道防线,维稳形势逐年好转。该公司职工上访总量与上年大幅下降,赴市上访批次和人次同比分别下降了85%和74%,为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成功举行,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坚持“三个结合”,突出源头治理,促进改革和发展。一是积极推进改革与严格把关相结合,严把企业改制和资产处置审核关。对条件成熟的企业改制方案,按照是否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两个标准进行联审,同时,改制方案须在职工大会上获得90%以上的支持才能实施。公司纪检监察、工会部门等全程介入改制过程,加强监督,严防违法违规现象发生,一改过去个别企业在程序不到位、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忙改制,结果留下诸多问题,使改制难以终结,给稳定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二是企业改制与解决遗留问题相结合。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积淀遗留的问题和矛盾不是回避,而是千方百计加以解决,从而赢得了职工对改制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如为解决美术瓷厂改制疑难问题及6户“三无”集体企业职工进社保问题,工业国资公司筹资了400余万元,使这一老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三是企业改制与谋划新一轮发展相结合。多数企业改制不是单纯地“一关了之”,对职工了断身份后不是“一推了之”,对资产不是“一卖了之”,而是积极想办法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招商引资引进增量,发展新的生产,使改制制企业职工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发展信心。如该公司利用改制企业资源,积极打造“下岗职工创业就业培训孵化基地”,目前已获省级批准并授牌。

3、推行“三大举措”,强化整合力量,稳步推进企业改革,一是设立企业改革发展基金,建立工业国资系统融资及资产运作平台,最大限度地对企业土地予以变现,以公司自有资产为依托筹措资金“以丰补欠”,有效地解决了企业改制“钱从何来”的问题。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司改制企业后续事务管理中心,搭建一个集职工安置、技术和知识培训、人才储备为一体的平台,解决了企业改制后“人往何处去”的问题,消除了改制企业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主动参与企业改制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企业改制协调委员会,协调并积极争取市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改制中遇到的“急、大、难”问题,使诸多影响改制的“瓶颈”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公司在推进国企改革工作中,同样也遇到了不少和矛盾。主要是:

1、改制初期,由于个别企业对改制工作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加上程序不完善,职工安置工作矛盾较多问题突出,群访集访事件频发。

2、部分改制资金(特别是土地出让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企业改制一时难以终结,成本拉大,影响了职工社保医保,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增多。

3、有的企业因改制政策不连贯,职工利益受到一定影响(如以前完成改制的企业退休人员5年医保到期需续购问题)。同时由于措施不配套,少数企业领导缺乏改制积极性,企业改制出现被动和无序状况,甚至发生违法违纪事件,多次引发影响稳定的。

4、有的改制政策没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调整适应,企业改制遇到较多困难和阻力。如目前企业改制仍执行市政府29号文件规定,职工安置标准大大低于现实生活水平,职工反映强烈。

5、部分企业资产少(尤其是“三无”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改制难度较大。有的改制企业职工至今仍未与企业解除关系转换身份,给企业和主管部门稳定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矛盾。

三、几点启示

今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将重点对88户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其中工业国资公司有12家),如何妥善处理企业改制中的矛盾纠纷,为国企改革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就成了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工业国资公司多措并举,化解诸多矛盾顺利完成改制的经验,对今后国企改革工作有很强的启示:

启示一:搞好综治维稳工作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前提条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既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大变革,更是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困难企业本身就积淀着各类矛盾,开展改制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项改制措施都涉及到职工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矛盾,甚至新老问题交织出现。而扎实的综治维稳工作则是“减压器”或“防震器”,能有效减少因改制引发的“冲击波”。

启示二:切实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和问题,是化解矛盾,推进企业改制的有效措施。企业改制时职工群访集访,大多是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一定侵害,而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又大多是合情合理。因此,各级

党政组织、党员干部都有责任、有义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从工业国资公司经验中可以看出,职工上访多的时候,正是许多问题久拖未决的时候;为职工解决困难多的时候,正是职工上访少的时候。所以在开展国企改革的任何过程、任何环节,都必须维护好职工的正当权益,并将它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国企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启示三:加强源头治理,防止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是保障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从市工业国资公司多年的企业改制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⑴企业改制应根据实际因厂制宜,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改制方式,实行一厂一策。要坚决改变以往单一资产变现、“关门走人”的改制模式,而应以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企业有效资源招商引资,引进增量“开门重组”,努力创办新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基地(如工业国资公司利用改制企业资源,全力打造省级下岗职工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要以企业发展、职工就业为总目标推进国企改制。要重点解决好企业改制后“向何处发展”的问题;⑵企业改制要强化指导监督,严格改制方案和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保证企业资产等诸要素正常“流动”,而不 “流失”,坚决防止改制中出现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⑶要始终强化综治维稳措施,将工作前移到改制第一线,充分发挥维稳信息员的职能作用,超前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使大量矛盾纠纷能够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在这方面,工业国资公司有一套好的做法,始工作有张有弛,有疏有堵,始终把维稳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三大任务中的重要位置,为国企改革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启示四:国企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尤其是资产变现、职工社保医保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同时建议今后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应尽力考量困难企业和职工的承受能力,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并尽快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等配套政策,使我市新一轮国企改革工作实现新的跨跃。

上一篇: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下一篇: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