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7 03:10:09

法桐栽培技术

一、 法桐生态习性

法桐喜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13-20℃,年降水量800-12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在北方,春季晚霜常使幼苗、嫩梢受冻害,并使树皮冻裂。阳性速生树种,抗性强,能适应城市街道透气性差的土壤条件,但因根系发育不良,易被大风吹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湿润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土生长最盛。微碱性或石灰性土壤也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叶病,短期水淹后能恢复生长,萌芽力强,耐修剪。

二、 繁殖方式

常见的繁殖方式有二种,即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在无性繁殖中常用插条方法,有性繁殖采用播种。

1. 插条育苗

落叶后及早采条,选取10年生母树发育粗壮的一年生萌芽枝,采条后在庇荫无风处截成插穗,长15-20cm,有3个芽,剪口距上芽0.5cmc处,剪口略斜或平口;下剪口在芽下1cm左右,剪成平口或斜口。插穗整齐排放,湿沙贮藏,至3月上中旬,当插穗下口已愈合尚未发出根幼芽时即可取出扦插。亦可在冬季随采随插。

2.播种繁殖

法桐种子小,千粒重(不带毛)4.9克,每公斤小坚果约20万粒,发芽率10-20%,12月间采果球摊晒后贮藏,播种前1月左右捶碎,低温沙藏,促进发芽整齐迅速。每亩约播种15公斤,播前整地施肥,每亩施腐厩肥2000-3000公斤。高床播种,床宽1.3米左右,高15-20cm长度依地形而定,床面细致平坦。粘土时要掺沙改良。法桐多在阴雨天播种,时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均可,3-5天即可发芽。晴天播种时需先将床面灌水湿透。种子浸泡2小时,条播或撒播掺土,播后盖草喷水,保持土面经常湿润。种子发芽后,揭草搭荫棚遮荫。当幼苗具4片真叶时即可拆除荫棚。苗高10cm时,可以追肥,施肥则量小次多。每月一次,每次尿素15-20斤/亩。

三、苗期管理

插条发芽后要及时破膜掏芽,时间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进行,法桐扦插苗有假活现象,即抽叶后不久枯死了,应勤检查。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及时摘去基部叶片和主芽,留副芽,减少蒸腾,促进成活。

扦插苗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分别在6月份和8-9月份,在这两个时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施肥2-3次,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下旬或9月上旬,以氮肥为主,每亩30-40斤尿素。灌水结合施肥进行。夏季干旱时应加次进行。

病虫害防治,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5月份发生时,喷地蚕狂杀或一支净防治。主要病害有黄叶病,5-7月发病,用硫酸亚铁防治,每亩50-70斤沟施或喷300-500倍溶液即可。

松土除草,生长期内要及时松土除草,防止草和苗争水争肥,保证无草害现象发生。

四、大苗培育

扦插当年苗高约1.5米左右,培育大苗时,于第二年春发芽前间行间株移栽,移栽后株行距60×60cm截干,重新萌发,当年可达2-3米,疏除二次枝,第三年留床,冬季定干,在树高3.3米处截干,并将主干的侧枝疏除。第四年春间行间株移栽,株行距1.2×1.2米。春季在主干截口下萌发多条枝条,当条长30cm时留4-5个开张角度在40-60°生长健壮的条子作主枝,各主枝间上下相约10cm,基余枝疏除。主枝长1米时摘心、促壮,冬季截短主枝,留长30-50cm,第五年春萌芽后,在每一主枝剪口附近留二根向两侧生长的萌条,作第一级侧枝,其余疏除,当第一级侧枝长1米时,摘心促壮,冬季在30-50cm处短截。经过5年的培育,此时苗木胸径在5cm以上,符合栽植行道树要求。

在大苗培育过程中,要加强肥水、草管理,其内容同其它树种大致相似。

上一篇:苛责重罚就好吗 下一篇:好老师胜过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