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职教集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时间:2022-10-27 12:33:08

依托职教集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摘要]: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与渗透是国内职业教育研究和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消除校企界限,依托职教集团这个平台对现有的高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关键词]:职教集团 校企合作 运行机制

一、我国职教集团发展的总体状况。

20世纪 90年代初,职教集团开始出现在我国沿海城市,但为数不多。自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职教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适时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后,职教集团更是发展态势强劲,几乎各省区都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职教集团。职教集团的组建宗旨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由此决定了许多集团往往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形成跨地区、跨行业、集招生教育就业于一体的,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自由联合体。各成员组织相对独立,以自愿为前提,依靠章程和协议来维系,是这类组织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多方主体为实现资源共享而自愿结盟的组织形态,职教集团借助职业院校与企业双向互动,将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紧密结合,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依托职教集团平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促使校企进一步合作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二、我国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操作性不强。从我国目前颁布的《职业教育法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来看,关于“校企合作”的规定都比较宏观、原则,缺乏具体、可操作实施的细则。我国大部分省市缺乏与我国《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条文。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在校企合作的实施中必然会遇到不少法律盲区,这将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2.政府职能缺位。由于政府没有建立权威的校企合作专门机构负责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的实施,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则主要是针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对企业缺乏约束力,因此,政府职能的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校企合作处于自发甚至盲目状态。

3.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对校企合作认识的差异、政府职能的缺位、政策法规操作性不强,直接导致校企合作缺乏约束力。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由于缺乏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刚性规定,缺乏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正向奖励制度,企业所期望的收益难以得到保障,企业参与合作的态度往往是消极应付甚至抵触。

4.学校办学机制障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但对校企合作的理论体系及实践探索缺乏深入研究,普遍把校企合作定位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最常见的做法是“放羊式”的实习,背离了校企合作的初衷。

三、依托职教集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主要对策

1、进行顶层设计,政府给予政策支撑和引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教集团建设的支持和引导, 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经费保障机制,构建校企合作项目支持机制,营造更加有利于集团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使其成为集团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消除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理顺职教集团办学体制、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和投资体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职教集团体制,研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职教集团和谐发展的相关政策,指导职教集团在合理变革中办实、办大、办强。集团要通过技术入股、专利加盟、项目合作、人才交流、资产注入等途径引进企业经营理念和民办学校机制,积极探索教育与产业接轨的模式及运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按经济规律解决集团的经济问题,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科学设置内部机构,增强协调功能

职教集团必须遵循“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综合性、有效性”的总体要求,努力增强协调功能,并作为职教集团长期重点工作来抓。这就要求职教集团认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使必要的职责,以确保集团的市场化运行。这些职责包括:规范内部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各类契约的制定和实施、各种契约的中介联系和见证监督、违约处罚和纠纷调节等。能否行使好这些职能,是集团发展成败的关键。由于这方面职能行使的需要,就有必要建立一个机构,来监管集团内部的经济行为。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这个机构可以兼顾经营管理、中介经纪和信息咨询等多项职能。这个机构受到两方面的监控,以保证这一机构的健康发展:一是由集团董事会对其经营目标和服务质量进行监控,二是由政府的市场管理部门对其经济行为进行监控。

3.完善载体建设,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职教集团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机构,职教集团的发展战略要在牵头学校、成员学校和企业等部门间建立利益整合机制,使这种合作关系得以制度化。制度建设要统筹兼顾集团的理念、规则、组织和设备四方面。理念指职教集团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发展规划和集团文化等;规则指职教集团的章程,明确规定各个成员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组织指建立职教集团的董事会、理事会,形成整个职教集团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建立保证集团质量标准统一实施的执行机构,建立面向市场的教育产品研发机构等;设备包括保证职教集团运行而必须具备的物质手段,以及象征职教集团品牌的证书和专用标志等。

依托职教集团,组建各种载体,如合作学院、教师工作室、企业工作站等,不断完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运作机制,使政校企三方优势得以发挥、行业企业积极性明显提高;政府在校企合作政策优惠、教师准入与聘任、多样化招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组建由教师、学生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研发、咨询、推广团队,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提供应用技术服务的考评机制,同时制订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为企业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2]兰小云.行业型职教集团运行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7(32).

[3]郭苏华.优化职教集团运行状况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依托职教集团创新高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XJK012BZJ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将“高尚”进行到底 下一篇:引导参与,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