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爱好者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7 12:09:23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爱好者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2

摘 要 随机对荆楚理工学院100名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踝关节损伤现状问卷调查,在研读有关保健医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损伤的原因。针对损伤产生的原因,归纳出有效治疗方法,让羽毛球爱好者正确了解羽毛球运动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掌握预防羽毛球运动损伤的方法。增强羽毛球爱好者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关键词 大学生 羽毛球爱好者 运动损伤 原因

一、前言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广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器械轻巧,场地灵活,动作轻盈,身体舒张等特点,从而赢得了众多体育爱好者的喜爱。随着羽毛球运动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批高水平的运动员,由此可见羽毛球运动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羽毛球运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由于技术水平难度的加大所引起的伤病问题。运动损伤的发生将会破坏运动训练的系统,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提高,给运动员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因此,如何减少甚至消除运动员运动损伤是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和业余羽毛球竞赛运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爱好者而言,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常会引起踝关节等各个部位的损伤。因此,结合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特点研究踝关节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致伤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与建议,对于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在运动中运动损伤的了解和发生后治疗具有很好的建议性与实用性。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法

针对本研究设计一份问卷,调查对象为荆楚理工学院100名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问卷发放前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检验合格后再发放,共发放问卷100份,男60名,女40名,年龄在19岁-24岁,进行问卷发放。回收问卷90份,有效问卷77,有效率为86%。

(二)数据统计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并用SPSS11.0对数据进统计处理

(三)文献资料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羽毛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的书籍、体育保健学、以及中国知网等相关文献。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羽毛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现状调查

在对荆楚理工学院100名羽毛球运动损伤中踝关节疼痛的有28人,损伤率是36.3%,情况如表1。

表1 羽毛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现状调查结果n=77人

损伤部位表现 人数 百分比

踝关节疼痛 28 36.3

踝关节肿胀 13 16.9

踝关节压痛 17 22.1

踝关节活动障碍 12 15.6

其他 7 9.1

共计 77 100

从表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踝关节损伤的部位主要表现在踝关节疼痛,其次是踝关节压痛。这些损伤让很多羽毛球爱好者饱受病痛的折磨。

(二)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

在羽毛球的运动中,经常会出现反复的在短距离内瞬间变向,侧身及前屈、后伸、起跳、跨步、后蹬,踝关节的稳定装置不断承受剧烈拉应力和牵扯力,一旦某个动作不协调和过度用力、过度疲劳常常容易引发踝关节的急性损伤。因为踝关节外侧的腓侧副韧带由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三条独立的韧带组成,其构造复杂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全场移动、跨步支撑、起跳落地中由于身体重心不稳或偏向一侧,常使足的前外侧先着地,所以腓侧副韧带的扭伤最常见。也是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关节。同时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内、外侧副韧带,前、后韧带,共同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造成损伤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原因

思想原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的原因之一,一些参与者不太重视锻炼的目标和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情绪,导致动作过大过猛,容易受伤,锻炼者本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对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不明确,急于求成,忽视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没有采取安全措施,轻视运动损伤带来的伤害或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运动损伤,麻痹大意,盲目、冒失地进行体育锻炼。

2.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大多数的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在打球中最易忽视的问题。许多爱好者运动之前的热身动作几乎没有或是没有针对性的热身。羽毛球运动是一个发动和利用全身各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运动;上网和后退步伐的快速度和大幅度的要求与关节、韧带、肌肉充分活动开。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能预先升高参与活动的肌肉温度,体温提高了,便可减小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减少阻力)增加弹性,并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由此可见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3.技术水平

大多数参与者没有接受专业的规范动作训练,运动中有许多错误的动作。这些错误的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规律,以及运动力学原理,极易引起机体组织损伤,尤其是初学者,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分化抑制的能力差,学习动作常常掌握不好动作要领,容易发生各种不规范、不协调甚至错误的动作,从而造成损伤。

4.运动场地和器械原因

一些羽毛球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在运动场地的选择上显得无所谓,认为随便一块较平的空地(如水泥空地)再加上个球网就能打球了,殊不知水泥地对人体关节的损伤是很大的,特别是膝关节,另外在这些场地运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滑倒摔伤,这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中也占一定的比例。

5.运动量及忽略放松原因

运动量的安排要在锻炼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如果强度过大,也是运动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训练之后放松运动的空白也会间接导致运动损伤的,打完球不做放松运动会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运动后的各关节部位的恢复,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机体的慢性损伤。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对策

踝关节运动损伤多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最为多见,多是因为外侧副韧带较为薄弱,踝关节力量不足,疲劳情况下造成内翻过度,从而使外侧副韧带损伤。针对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运动员应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学习科学规范的技术动作,打好基础,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率,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踝关节损伤;重视运动前的热身活动,使身体提前预热,逐渐进入兴奋状态,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掌握损伤后的现场急救是治疗损伤的关键环节,对后期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羽毛球运动中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症状各有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不禁相同。初期踝关节受伤在24小时内,属于急性的,伤者应采取用冰块、冷毛巾等冷敷,并加压包扎患处,同时抬高伤肢,固定休息,这样可以收缩血管,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在初期治疗中,切不可采用外用药物、针灸、按摩、热敷等治疗手段。有条件的应尽快就医,检查是否伤及骨头。中期治疗是指伤后24-48小时,这段时间早期的急性炎症已经基本消除,但是伤处的淤血、肿胀仍然严重,在这个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手段,如按摩(由轻及重,并且要按照血液流动的方向、由远及近)、热敷、具有消肿作用的中草药等,可以促进血液流通,消除炎症,有效帮助伤处恢复。后期治疗踝关节受伤组织基本恢复,但关节功能尚未健全,因此该段治疗方案应以锻炼恢复为主,增强组织功能,辅助疏筋活血药物,能够有不错的疗效。

(二)建议

第一、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如负重提踵、沙坑内纵跳、跳绳、跳台阶等,肌肉力量的增强对于关节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重视热身活动和场地、器械装备的舒适程度和安全状况的检查。良好的热身活动能够有效使身体预热,增强关节延展性和活动范围,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肌肉的惰性增强,准备活动更应该得到重视;运动前要对场地进行检查,场地状况不好时尽量不要活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穿着要舒适轻便,尤其是对球鞋的舒适度要特别注意,过松的鞋不要穿。

第三、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有效的预防伤病的发生。

第四、加强对运动医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常见伤病的应急处理方法,并且在进行必要处理之后要尽快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 维丝等.中国羽毛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 鸿思.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姜培新,翟庆春.急性踝关节损伤机理与治疗[J].四川体育科学.2005.2(6).

上一篇:竞技篮球艺术化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论啦啦操对中学生性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