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效节水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时间:2022-10-27 09:52:59

试论高效节水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主要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地面给水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管带,滴灌带上设有滴头,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它是现代节水灌溉中一次新的突破,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一、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主要因素

1、膜下滴灌有保水增温作用。

2、对土壤养分影响很大,且改善了光照条件。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包括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可提早15天成熟,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

膜下灌溉玉米的各种生育条件优越,促进早出苗,早吐丝,早成熟,根系亦发达,据试验资料和实际种植表明,膜下滴灌应用,增产效果显著。

二、膜下滴灌覆膜铺带技术

1.播种前的准备

(1)优良品种的选用。所选用玉米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良种标准,且具备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株型收敛,适宜本地安全生长的高产品种。

(2)选地:选地势平坦肥沃,土层较深厚,排水方便,土壤以壤土或砂壤为宜,排水方便的轻盐碱地亦可。

(3)整地:要求适时翻耕,地面要整细整平,清除根茬、坷垃,做到上虚下实,能增温保墒。精细整地后结合施用适量优质有机肥15吨,按测土配方施入适量化肥。

(4)起垄:膜下滴灌系统,一般采用大垄双行种植,一般垄高10~12cm,垄底宽130厘米,垄顶宽85厘米,即将原来60~65厘米的两条垄合并成一条垄。起垄同时深施底肥,每条大垄上施两行肥,两行施肥口的间距40~50厘米,起垄后镇压。

2、覆膜与铺设滴灌带

(1)覆膜与铺设滴灌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覆膜和铺设滴灌带同时进行。另一种是人工覆膜、铺设滴灌带、播种同步进行。

(2)规格铺带、覆膜,拉紧埋实,一般两膜中间距为115~130 cm左右,开沟间距比地膜窄15~20cm,以便压膜,覆盖要顺风,边覆边埋,拉紧埋实,同时压好腰土。

(3)病虫草害的防治及抗倒伏措施:为防春季低温烂种和地下害虫,可采用相应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盖膜前要进行化学除草,选用广谱性.低毒.残效期短.效果好的除草剂。对特殊病虫害及倒伏应采取相应防止措施(玉米螟等)。

(4)足墒覆膜铺带。覆带时要保证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60%以上,不足时可覆带覆膜后立即进行灌溉,或者覆膜前进行灌溉,或待降雨8~10mm以上时方可进行覆盖。

3、播种

(1)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适温播种,保证密度,要根据品种和密度要求确定株距,播种时地温要稳定通过8℃。

(2)播种方法分为:一是先播种后铺带、覆膜。二是先覆膜铺带后播种,机械一次性在起好的垄上盖膜铺带。

(3)对先播种后覆盖的要及时破膜放风和抠苗。

三、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

1、玉米生长长期的灌溉

(1)底墒水

提供种子发芽到出苗的适宜土壤水分是解决能否苗全苗壮的关键,采用早春覆膜前灌溉保湿覆膜或盖膜后滴灌均可。确保在播种前有适宜的水分状况,灌溉水量以25~30m3/亩为宜。

(2)育苗水

玉米苗期的需水量并不多,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水量60%为宜,低于60%必须进行苗期灌溉。灌水定额15~20m3/亩。地膜覆盖的玉米底墒足,苗期也可不灌水,通过控制灌水进行蹲苗。

蹲苗一般于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持续时间约一个月左右,是否需水灌水,具体应根据品种类型、苗情、土壤墒情等灵活掌握。蹲苗期间中午打绺,傍晚又能展平的地块不急于灌水。如果傍晚叶子不能复原应灌一次保苗水。

(3)拔节期孕穗水

玉米出苗35天左右即开始拔节。拔节孕穗期植株生长迅猛,这个时期气温高、植株叶面蒸腾强,土壤水分供应要充分,如果缺水受旱植株发育不良,影响幼穗的正常分化,甚至雌穗不能形成果穗,造成空杆,雄穗则不能抽出,带来严重减产。这期间土壤水分将至田间持水量的65%以下时就应即使灌发育水,使植株根系生长良好、茎杆粗壮,有利于幼穗的分化发育,从而形成大穗,拔节初期灌溉时,灌水定额应控制在20~30m3/亩左右为宜。

(4)灌浆成熟水

抽穗开花期是作物生理需水高峰期,也是我县雨水较集中的时期,天然降雨与作物需水大致相当,但这个时期应特别注意缺水现象。发现缺水要及时补充灌溉。

2、灌水时间的判断

掌握灌水时间,使作物充分利用土壤的天然降水,是节水减能高产丰收的关键环节。为使作物不致因缺水受旱而减产,应在缺水之前补充灌水,适时灌溉。

(1)根据季节、降雨、天气等情况确定是否进行灌水。春季雨少、风多、大气干燥、底墒不足需要灌溉。由于膜下灌墒具有较好的保水保墒性能,在炎热季节,气温高、大气干燥、田间水分蒸发快,一般有15~20天不降透雨,作物就需要灌水。作物生育后期,有时从生理上看并不缺水,但是为了预防霜冻等灾害也应该及时灌水。

(2)看土。当土层内的土壤攥后放开成团为湿润。攥后松开就散裂的,应视为干旱,应进行灌水。

(3)看苗。需要灌溉主要看作物生长状况,以作物的发育状况为主要依据。当作物缺水时幼嫩的茎叶因水分供给不上先行枯萎。株体生长速度明显放缓。当出现上述现象时要及时灌水。当叶片发生变化,中午高温打绺,傍晚不能完全展开的应及时灌水。

(4)灌水次数,根据不同水文年份而定。一般中旱年份(70%频率年)可灌4次。玉米主要拔节、孕穗、抽雄、灌浆期灌水。大旱年(90%频率年)应灌5次水。玉米在苗期、拔节、孕穗、抽雄、灌浆期灌水。

(作者单位:161300 黑龙江省讷河市农业开发办公室)

上一篇: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下一篇:怎样做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