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性别角色敏感期”

时间:2022-10-27 09:51:32

你知道吗?在幼儿期有个“性别角色敏感期”,它对孩子的性心理,包括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心理学家对此做过一些实验。

关键词 性别认同、性别角色

性别认同 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性别的自然认知。

性别角色 社会对男人和女人如何行为、思考和感受的期望。

性别认同实验:

向2~5岁的孩子提供一些性别化的娃娃和人物图片,要求他们按性别把图片进行分类,同时询问孩子他们自己的性别以及他们与这些图片是否一样。然后,给每位孩子拍摄一张照片,让他们添加到已经分类的图片中。

结果表明,2岁半的孩子基本能够正确回答自己的性别,区分图片中的人物性别,也开始知道自己与图片中的同性别的人更相似。

性别偏爱实验:

实验A IT量表是由36张卡片组成的投射测验,用来测定儿童是否偏爱与自己性别相同成员的活动和角色。其中一张卡片表示“IT”(它),这是一个未确定性别的模糊形象,其他一些卡片是描绘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涵义的物体、人物和活动。让孩子看看IT图像,然后要求他们从各对玩具(如卡车和娃娃)、衣服(如裤子和上装),以及活动(如运动和玩娃娃)等中挑选出“IT”喜欢哪一种。

结果表明,美国女孩对女子气的偏爱在3~4岁有一个迅速增长期,但从4~10岁转向偏爱男子气,直到10岁时才又突然向女子气偏爱发展。而大多数男孩在学前期已偏爱男子角色。

实验B 让三组儿童分别观察成人对中性物体(如苹果和香蕉)的偏爱:第一组儿童看见4个男人选择一组物体A,4个女人选择另一组物体B;第二组儿童看到3个男人和1个女人选择A,3个女人和1个男人选择B;第三组儿童看到2个男人和2个女人选择A,2个女人和2个男人选择B。然后,让儿童自己选择A或B。

结果显示,第一组儿童的选择与同性别规范高度一致;第三组儿童的选择与同性别规范一致性很低。因此,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性别偏爱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开始对性别角色行为的观察和模仿。

从以上实验我们发现,3岁左右出现了看来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两性心理发育时期,孩子开始能够分辨男女,观察和模仿是孩子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启示:你应该――

如实回答孩子的性问题

学前期是性别认同、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很喜欢问性问题,家长不必回避,而要如实地解释清楚。帮助孩子获得正确的性别角色

有的父母更喜欢男孩(或女孩),在对孩子的性教育上可能出现一种无意识的偏向,从取名到买玩具服饰及打扮等都以相反性别对待,于是造就了“娘娘腔”的男孩子或“假小子”般的女孩子。所以,父母要在玩具、服饰、活动等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避免孩子这种性别角色的“错误自认”。

同性别的亲子之间要多接近

孩子和谁亲更利于性心理发展呢?实验告诉我们,同性别的父母是儿童获得与性别相适应的心理和行为最初的、最主要的模仿对象。

人们总以为爸爸亲女儿、妈妈疼儿子是天经地义的,却忽略了母子亲密时,应多鼓励孩子去崇敬父亲;父女情深时,应多引导孩子去理解母亲。

因此,你不管多么忙,应该主动地、尽量多地接触同性别子女,为孩子提供更多与性别相适应的模仿机会。

上一篇:保健老师的秋季提醒 下一篇:杨健信箱 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