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病理讨论课中的应用与实践体会

时间:2022-10-27 09:48:29

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病理讨论课中的应用与实践体会

摘要:病理学实验课中的"临床病理讨论"环节融合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往往顾此失彼,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将Sandwich教学法引入到"临床病理讨论"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学相长,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sandwich 教学法;临床病理讨论

病理学是探索人体疾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及功能代谢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病理学实验课是验证病理学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课中的临床病理讨论部分则体现了病理学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作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途径,其目的是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病理讨论课以讲授式为主,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难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不甚理想[1]。因此,病理学专业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世纪医学人才。近年来,sandwich教学法逐渐被应用到医学教育中,sandwich教学法是一种小班教学方法,它在课堂中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小结汇报等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尝试将sandwich教学法引入病理学"临床病理讨论"教学环节中,以期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1]。本文探讨了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病理讨论课中的具体应用及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反馈思考,希望为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1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人,作为实验授课对象,其中采用sandwich教学法的学生为30人,设为实验组;其余30人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和对照班所用《病理学》教材、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等一致,授课教师相同,具有可比性。在此之前学生已完成病理学理论课程相关章节的学习。

1.2方法

1.2.1"三明治"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Sandwich教学理念最早由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应用于小班教学,从而建立了sandwich医学教学法。病理实验课中的的临床病理讨论部分体现了病理学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枢纽作用,采用sandwich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被动式"教学,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Sandwich教学法具体内容是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分散,中间穿插了学生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小结汇报等方式[2]。本研究根据"三明治"式教学法的特点,将"三明治"教学方法概括为两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2课前准备

1.2.2.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系自编的实验课教材《病理学双语实习指导》涵盖了历年病理系珍贵的临床病理资料,我们以此为参考,课前预先选择设计《实习指导》中资料完整、难易程度符合该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与病理学基础知识联系紧密的尸体解剖病理案例,结合课后习题布置给学生课前1w预习,课后习题为4~5个问题,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等查阅病例相关知识。

1.2.2.2分组与编号 根据课堂人数30人分5组,每组6人,分别命名为:A、B、C、D、E组及1、2、3、4、5号;制作出A-1、A-2、B-1、B-2…共30个编号[2]。

1.3课堂流程

1.3.1课堂基本流程参考黄亚玲采取的sandwich教学法流程[2]。30位学生进入教室时随机按编号就坐。①教师讲述一遍病例,同时提出本次课堂的学习目标;例如,"消化系统病例讨论",针对29岁患胃后壁穿透性溃疡的男性展开病理讨论,以"发热、腹痛、腹泻3月,腹胀1月"为主诉,提供该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住院后体检、住院经过及患者死后尸检的描述,提出5个问题,组织学生按A、B、C、D、E分组各讨论一个问题,学生进入自学环节(规定讨论时间,如15~20 min);②小组讨论:30位学生按初始编号进入A、B、C、D、E组分别讨论问题1~5;③交叉学习:小组讨论结束后,以编号1、2、3、4、5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组(A-1、B-1、C-1、D-1…),每位同学在新小组里汇报前一问题的结果,这样所有同学参与其中,而新的小组成员同时分享5个问题的结果,使每位同学对每个问题都有所了解,并可相互交流新的看法和意见;④学生汇报:讨论完毕教师再次集中所有学生,让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汇报各自的讨论结果。

1.3.2教师小结 教师围绕本次课堂所提出的学习目标解析每个问题,注意在讲解问题时密切联系临床,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比如我们在讲到此例患者的腹水症状时,会帮助同学回忆腹水形成的各种原因,并分析怎样消除腹水。然后根据所学内容,提出临床实际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例如,我们在课堂中最后提出胃后壁穿透性溃疡产生的腹腔包块如何与肿瘤、结核鉴别来检验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效果。

1.4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由我系高年资教师组自主命题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进行考核,按统一的评分标准由同一组教师评卷。为了了解学生对sandwich教学方法的认识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课后向学生发教学反馈问卷调查,以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4]。

1.5统计学分析 我们把收集到的学生成绩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学生实验课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实验组学生实验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

2.2问卷反馈 实验组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采用sandwich教学法,有81%的学生表示能够适应,其余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比较新颖,需要逐步了解、适应。对于临床病理讨论课采用sandwich教学法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相比较,有87%的学生认为sandwich教学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86%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条理性、锻炼抽象思维能力[3]。

3讨论

3.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临床病理讨论是病理学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一个具体病例让学生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不明显。而sandwich教学方法则转化双方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Sandwich教学法注重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要想在课堂中有好的表现,必须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广泛细致阅读病例相关书籍[3],如基础医学体系的生理学、临床医学体系的诊断学、内科学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复习以前学习的基础知识,还能增强将来学习临床课的兴趣,使学生将医学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可以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使学生相互竞争,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5]。

3.2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传统的病理讨论课在讲课中会出现教师一人兴奋而学生心不在焉的局面,Sandwich教学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扮演其他同学的"老师"角色,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学习活动成为与自己、与其他同学密切相关的事情,在讨论中学习如何听取他人意见,完善正确的看法,巩固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团队协作精神[2]。

3.3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教学相长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sandwich教学法要求教师认真钻研病理讨论相关理论知识,课前认真撰写教案,所选病例紧密联合理论知识要点及临床实际,这样在备课中拓展了教师的思维模式,能够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并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Sandwich教学法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讨论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应以课程推进的理论体系为导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课中合理安排布局,巧妙引导和有效控制学生讨论的程度,以避免拖堂或场面失控,出现学生发言冷场或讨论热烈但走题等问题[6],以免给学生造成厌烦情绪;还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提出完整的分析过程和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通过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

3.4促进教学评估体系的发展 张志威和王建文[3]等对采用sandwich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法的两组学生进行实验课考试,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王春旭[5]等认为sandwich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应包括1min报告、随堂测试、自我总结、客观评价。我们在实验中采取传统考试制度评价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Sandwich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可采用现行的考试制度评价;但sandwich教学法的评价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灵活综合应用,而不是仅局限于对知识的复述,考试形式也可多样化,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试卷考核。但如何制订一种可行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有待探讨。

综上所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发的今天,医学领域不断细化、专科化,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学生很难消化、吸收所有知识,我们只有采取"授人与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7],才能使学生不会落伍。sandwich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在病理讨论课中能更好地体现教学者的目的,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实施sandwich教学方法中,教师的导向作用很重要,因此,需要由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授课。通过在病理学中使用sandwich教学法,可以看到学生的实验成绩明显提高,此种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可行的,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会取得更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朋,李昭铸,张玉波,等."三明治"教学法在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

[2]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等.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21(3):55-56.

[3]张志威,王建文,李荣,等.案例教学法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法医临床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3,(1).

[4]张梅霞.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教学与管理,2008,(4).

[5]王春旭,周厚纶,李正莉,等.系统解剖学sandwich教学法教案编写体会,2012,21(1).

[6]胡建明,李玲,李锋,等.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2).

[7]邹泓,李锋,赵瑾,等.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编辑/张燕

上一篇:试论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下一篇:关于研究生《温病学原著选读》教学内容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