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面包,就没有法律

时间:2022-10-27 08:27:39

没有面包,就没有法律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贫困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一直提倡我个人保持适度的贫困,这里的“适度”有我自己的含义,即是要保持自己的尊严,没有尊严的贫困是应当抛弃的。

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歌德对于贫困也有自己的见解:我不讨厌贫困,但我讨厌阻止我成长的贫困。

贫困,是一个社会落后的象征,是阻碍人类脱离愚昧、走向文明的鸿沟,消除贫困、追求富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构想,说到底就是为了尽快使我们的国家全面摆脱贫困,共同走向富裕。只有这样,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才会得到妥善的解决。由此我想到了有关犯罪的话题。

那是我刚刚从事工作不久,经手办理了一起抢劫银行的案件。被告人吉某在光天化日之下手持一把玩具手枪抢劫一储蓄所人民币九万余元。吉某辩称,为了供自己的两个妹妹读书,他实在没有能力筹集几百元的学杂费。于是我们驱车几百里来到了吉某的家中。眼前的景象确实使我们震惊:三间茅屋,家徒四壁。父母都是类风湿患者,基本没有生活能力。大妹妹已经从初三辍学。据吉某的父母讲,为了照顾老人,吉某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几亩山地维持生计。前不久,两个上学的妹妹要学杂费,吉某说出去借点钱,谁知他竟做出这样的事来。吉某的大妹妹拉着我们的手,一遍一遍地恳求,希望从轻处理她的哥哥,因为哥哥是为自己上学才犯罪的。临走,吉某的妹妹一定让我们捎三个鸡蛋给自己的哥哥。当我们把三个鸡蛋交给吉某,他已是泪流满面。

关于贫穷的话题很多,但最悲哀的是造成或是引发犯罪的贫穷。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的人都具有高尚的品行,这是理想主义。当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时候,往往就会采用不正确的手段甚至犯罪去获取生活的必须,我们的社会有责任让所有的人抛弃使他们失去“尊严”的贫困。

《扬子晚报》2006年4月27日报道,杭州儿童刘辉与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在自家的渔船上玩耍时,妹妹不慎失足跌进河里。面对妹妹的呼救,近在咫尺的刘辉没有伸出自己的手去拉妹妹一把,而是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事后,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及时呼救时,刘辉镇静地说出了一句话。“活着那么苦,拉她干什么?”

是什么让小刘辉说出了如此绝情的话?前些年,刘辉随家人从山东来到苏州,在太湖边以打鱼为生。但父母离异后,母亲撇下兄妹两人改嫁他乡,父亲借酒浇愁闹事被处劳动教养,刘辉兄妹只能靠年迈的祖父母可怜的收入维持生活,刘辉的妹妹有时只能在街上捡东西吃。刘辉在巨大反差中才有了上面“深刻的感悟”。

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关爱的力度,这是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举。否则,我们就是在培养社会的叛逆者、反对者和仇恨者,我们也必将为我们的漠视付出沉重的代价。由绝望到冷漠,再到仇视社会,到以犯罪的方式对抗社会,最大的心惊莫过于此。

史书记载,唐太宗以轻刑治盗,但却有贞观之治。相反,到了唐武宗时再施重刑治盗,“盗窃赃满千钱者死”,虽据此杀人如麻,而盗贼不息。读史可以鉴今,唐代不同的治盗手段与结果对于今天犯罪与刑罚的理论不无教益。

1793年2月12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一个代表巴黎48个区的代表团来到国会提出了一个严正要求,这个要求在今天同样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一“仅仅宣布我们是法兰西共和派是不够的,还应该为民造福,应该有面包,因为没有面包就没有法律,没有自由,没有共和国。”

上一篇:从刑罚到教育 下一篇:他们找到了“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