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策略

时间:2022-10-27 08:22:22

小议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策略

摘要:本文在阐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基础上,提出以产业集群方式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优势,随后分析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从集群外部与集群内部两方面提出有利于中小企业集群健康长远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集群 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解决了我国80%以上的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资金短缺、成本高、结构不合理、管理和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随着浙江、广东等地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以集群化方式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深入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其健康长远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根据2001年6月8日我国颁布的企业划型标准:对于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认定为中型企业,50万元以上至500万元之间认定为小型企业,5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对于工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上,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认定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至300人之间,营业收入3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认定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认定为微型企业;对于建筑业,营业收入6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至6000万元之间,资产总额3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认定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认定为微型企业。最新规定是涉及面最广、行业覆盖最全面的一次,且首次增设“微型企业”,这标志着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已逐步与国际接轨。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中小企业5000多万家,中小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产值、出口总额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57%、60%、60%、43%,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已达到50%以上,85%以上的职工就业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第一,融资难,面临资金短缺。中小企业初创期以内源性资金为主,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对外来资金的需求加大。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偏小、信用体系不健全、资金需求规模小而频繁,导致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时顾虑颇多。另一方面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要求的入市门槛较高,使直接融资方式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也不太可能实现。资料显示,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10%左右,80%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得不到满足。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资本融资,但民间资本融资的成本大,风险高。

第二,高素质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低。许多中小企业一味拼劳力、拼土地,缺少引入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导致高素质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低。

第三,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成本高。中小企业缺乏获取高新技术的能力,设备相对落后,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很多中小企业主要依靠低廉劳动力获得竞争优势,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攀升,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日益提高。

第四,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以简单的仿制为主,资金、技术和管理资源匮乏导致创新力不足,无法形成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二、产业集群概念及其优势分析

(一)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定义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就是一群独立自主而又相互依存的中小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这种组织结构介于层级和纯市场之间。组织内部中小企业之间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相互间不一定依靠契约,往往依靠情感和承诺来进行协作。

马歇尔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古典经济学家。他认为,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可以使边际报酬递增,生产成本降低,也可以加强营销优势,形成“区位品牌效应”。

迈克尔·波特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钻石模型认为:在产业集群中,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和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环境,这四方面形成一个稳定的钻石结构,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1、树立区域品牌优势。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可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不断被人们认知、接受而逐步固定下来,成为区域专一性特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最终凝结为区域经济的象征,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品牌的根源所在。例如,浙江海宁的中国皮革城,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这些区域品牌相当有知名度,主要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区域云集、产业集群的发展。这种产业集群的影响力是单个企业根本无法达到的。

2、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便利。相关企业的集聚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共享,尤其是一些隐含经验的交流,能促进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新产品通过集体的努力与合作而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中竞争激烈,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取自己的竞争优势,确立自己的地位。同时集群中企业因地理位置相近,一种新的技术会很快被复制,一种创新产品常规化之后又催生其他的创新产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形成灵活专业化分工。在产业集群中,通常一个企业只生产一种类型的产品,甚至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某个部件或进行某一道工序。每个小企业相当于大企业的各个部分,相互分工协作,将总的资源禀赋的潜力优势发挥到最大。

4、降低成本,吸引人才,提高效率。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互为供求,资源共享,不仅可以节约时间,降低原材料、产品的运输费用,还可以通过共同的营销网络和区域品牌优势开拓市场,大大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另外,产业集群能凭借自身优势吸引人才在区域内聚集并形成良性循环,企业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极小的成本找到合适的人才,提高效率。

三、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产业集群还处于较低的聚集层次

目前我国不少集群仍没有形成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大多数产业集群还处于低级的聚集层次。许多“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同时存在,不少企业都是单独发展,与别的企业联系很少,导致纵向的产业链很难形成,这样导致一些大企业需要的零部件还需要到外地采购,很难使中小企业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此外,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交流也不够,生产和研发联系不够紧密,尚未形成较完善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联合生产网络。

(二)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虽然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最初的模仿,但是目前我国太多的中小企业局限在了模仿之中,没有走出一条从模仿到模仿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究其原因:一是集群内企业规模不大,资源短缺,自我投资能力弱,靠低档产品和传统工艺组织生产;二是有些中小企业集群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或是企业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难以形成一种创新凝聚力;三是创新风险巨大,企业无力面对和承担。

(三)集群中企业恶性竞争严重

在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中,各企业的产品结构严重相似,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行业之间无序和过度竞争严重。主要原因:一是集群进入壁垒较低,产品缺乏技术含量,使竞争对手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过于密集。二是大部分中小产业集群是属于单一部类产品生产群,产品的同质性较高。三是部分企业家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使用恶劣竞争手段图谋眼前利益,制约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

(四)集群资源短缺

目前集群发展大多依靠大量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和自身单一的劳动分工。虽然通过分工来节约成本是集群的优势之一,但从长远来看,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土地价格暴涨,水、电、煤炭资源紧张等状况,已阻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五)企业管理简单,品牌意识薄弱

家族企业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主体,血缘、乡缘等关系网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企业管理者甚至没有学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只是凭借之前的成功经验做决策,这种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严重妨碍了集群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国内许多集群品牌意识薄弱,大多仍以无牌生产或贴牌加工为主。目前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品牌很少,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创出自己的品牌, 价格稍高便无人问津;贴牌加工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使企业获利, 但因利润绝大多数归品牌拥有者所有, 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还有一些企业虽坚持自有品牌, 但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导致知名度低,优势不明显,无形资产价值不高。

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政府要遵循集群发展规律,搭建平台,正确引导,起到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第一,做好企业集群规划和发展战略,制定相关产业集群政策。在土地管理、融资担保、技术咨询、人才培训、营销渠道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第二,完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在促进集群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行政手段,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集群竞争更加公平,不断增进集群的整体经济、社会效益。第三,构建交流与合作平台。政府应以行业协会为基础,构建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各种新品展示会、教育培训机构等方式,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第四,提供公共物品和配套设施,如建立共同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培训机构以及各类专业市场。一方面弥补中小企业因资金不够而无法建立完善体系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实现高度分工,获得外在经济,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急需以下服务:一是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数量多、发展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各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二是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大量需要供求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和政策信息等,那些由政府资助的信息机构应免费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三是技术服务。中小企业自身的知识和技术缺乏,非常需要科研人员到中小企业为他们提供各种技术支持。

产业集群发展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服务有轻重之分,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是现阶段迫切需要发展的重点。它们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和产品质量规范、保障企业和员工合法利益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可以制约企业的无序竞争行为,从而促进企业互利互惠,保障集群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集群深化

1、发展特色集群,打造核心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时,不应盲目地追求高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自然禀赋和竞争与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内生因素,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集群,形成自己的特色。核心企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中之重。核心企业拥有核心生产力,这种核心生产力可以是一种先进技术或一个新项目或一条具有优势的销售渠道。核心企业并不需要从头至尾包揽一切,可以核心生产力为基础,通过外包等方式实现企业分工,通过模仿等方式引起技术扩散,与集群中其他中小企业形成互补,带领其他企业一起开拓市场,创新技术,创立品牌。

2、加快品牌建设。面对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产业集群除了应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加强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自己的区域品牌建设。单一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实力有限,所以应注意内外结合,要善于借助于外力。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传播自己的产品信息,扩大品牌知名度,扩大集群的影响力。

3、形成专业化分工。自从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给产业集群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急需结成战略联盟,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核心竞争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产业集群建设应围绕某一主导产业,促进专业化分工并培育新的产业链,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分工协作中去,渐渐形成配套的产业集群。比如江浙地区,很多招商引资主动强调了分工,从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计算机组件到几乎没有科技含量的普通螺丝刀的生产,无一例外。

4、促进集群创新。创新可以带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整个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业集群创新是一个网络,不仅涉及同类企业而且与非同类企业有关,需要企业、相关机构及各种创新思想与设计共同发挥作用,从而提升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合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之间既可以开展竞争型的创新合作,合理利用资源,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也可以进行供求型创新合作,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中小企业提出创新要求,并适当出资,由科研机构或高校依靠自身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进行创新。中小企业也可以派人参与研究项目,进行协同创新。三是集群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技术、专利申请、市场细分、客户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创新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郑瑛琨.如何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J].企业研究, 2010(11)

[2]王晶晶,王晓亮.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J].中国外资,2012(11)

[3]黄小艳,黄晓卫.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产业集群[J].当代经济, 2011(04)

[4]张建儒,王辉.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劣势推动产业集群发展[J].经济师,2006(01)

[5]孙长雄,杨波.提升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探析[J].商业研究,2007(04)

[6]尹琴琴,樊重俊.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理论构架及假设[J].企业活力,2012(07)

(张素群,1967年生,江苏南通人,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卫生经济、双语教学)

上一篇:福建省贷款与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关系的实证... 下一篇:《机床电气系统装调与检修》项目化课程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