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27 06:47:15

科技服务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文章以沈阳机床产业集群的发展为背景,从产业集群理论、科技服务机构特点、产业集群发展中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等几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了科技服务机构参与产业集群创新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科技服务机构;产业集群;机床产业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005-02

1 产业集群的发展及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今产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

目前,在我国虽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产业集群目前仅仅实现了企业的“地理聚集”或“集中”。集群成员之间各自为政,“聚而不合”,缺乏有效的产业分工机制,缺乏从战略层到操作层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管理,从而导致产业集群的不稳定或脆弱性,影响产业集群的持续协调发展。

1.1 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

虽然产业集群是以中小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将来中小企业仍将构成产业集群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集群中的企业越小越好。在技术方面,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技术专业人员,不能支持正式的研究与开发活动,难以形成一定的品牌;在外部交流方面,通常缺乏时间和资源来研究如何使用外部的科技专家资源;在某些领域,规模经济是小企业进入的障碍。

1.2 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低水平重复竞争突出

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是以对适用、简单技术的应用为主,且模仿多于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3 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

绝大部分只具有集群的某些方面特征,有不少还只是单纯的“地理扎堆”,主要表现为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上中下游未形成有机整体,大部分集群缺乏科学的规划、合理布局和协作关系。

1.4 缺少面向产业集群的人才培训、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

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从事产业管理创新服务的专业人员缺乏,咨询服务人员的产业管理服务理论和技术水平较低,许多机构对产业集群的咨询服务还处于战略咨询阶段,许多服务仍然采用传统的企业管理咨询老办法,没有产业管理方面的创新,被动应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没有对整个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整体和全过程的产业管理服务。

2 我国科技服务业的特点

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挂靠政府的科技中介机构是中国科技服务的主题部分,是整个科技服务体系的决定性力量。我国科技服务业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从功能上大体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二是主要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三是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近年来,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又相继成立了为技术转移提供政策配套服务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吸引社会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公司,以及为技术成果进行产权交易提供相关服务的技术产权交易所等新型的科技服务机构。在逐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的同时,科技服务机构成为沟通知识流动,尤其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中小企业之间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科技与应用、生产与消费不可缺少的服务纽带,并成为政府推动知识和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

3 科技服务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的优势

目前,我国在面向产业集群管理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管理服务的理论、技术和实践还不完善,产业管理不匹配甚至滞后于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提速的严峻挑战,为了缩小我国的产业发展建设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急需加强产业集群的产业管理服务,尽快培育与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并借助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创新机制、创业机制,来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创新和完善产业服务的理论、技术和实践,面向产业集群开展产业管理创新服务,是新形势下科技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单靠企业自身是很难解决的。这就需要一些组织的介入,帮助产业集群更好的发展。科技服务机构所具有的特点,决定它们在帮助产业集群解决难题、实现管理创新中拥有一定优势。

3.1 发挥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优势,促进集群内组织协调发展

作为科技服务机构的一种,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协调行业纠纷等方面具有其独有的作用。行业协会具有组织、协调、服务、监管四大职能,它们可以帮助企业维护共同利益、调配市场资源、减少企业运营成本,甚至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等服务。我国现有的产业集群恰恰需要这样一个可以提供协同管理的部门,使整个集群内企业从产品的品质、企业间的信任、减少同类企业间的恶意竞争方面得以提升。

3.2 加快集群内产业链的完整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其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减少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的仓储成本、运输成本等。如果通过产业集群管委会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参与,加大集群招商力度、控制加入集群的企业经营范围,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集群企业间的竞争,更可以有效地使产业链更为完整、企业间合作增强。

3.3 提高企业间协同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类似集群管委会等管理部门实现统一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效、敏捷、安全的信息管理平台,由此实现整个集群的信息化管理,使产业信息共享。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更可以减少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成本,提高效率。

4 以沈阳机床产业集群为例,分析科技服务业在产业集群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沈阳机床产业集群是2009年筹建,2012年5月正式动工的,占地7.54平方公里,包括机床主机开发生产、功能部件、机床配套等200家生产企业和辽宁装备学院等教育机构。整个园区由产业集群管委会负责管理,已建成加工制造、创新发展、合作交流、人才培训、检测等九大平台。

在园区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园区管委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的介入,沈阳机床城已初步建设成为集研发、检测、市场服务、科技金融等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并由沈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其量身定做了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样使入驻园区的企业基本实现了统一的物业管理、仓储物流管理、市场管理和集中采购。这样的产业集群管理模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园区内的企业来说,它们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通过园区统一提供的培训,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员工技能;园区的展览展示中心更是为企业开拓了市场,提供了展示产品的舞台;园区的集成效应扩大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但是,园区的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少产业规划、没有形成长效的协作机制等。我们可以相信,随着政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会有更多的科技服务机构参与到园区发展中来,它们的介入必将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股票是最贵的融资成本 下一篇:联盟方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