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眼里的“虎妈”

时间:2022-10-27 05:56:05

海外华人眼里的“虎妈”

“虎妈”并非美国教育的榜样

有人说,“虎妈”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说明她得到了美国主流媒体的肯定。这种理解很片面。《时代》周刊之所以重视“虎妈”,是因为她触动了美国人的两条神经:对美国经济衰败的恐惧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心。而对于“虎妈”教育理念的评价,《时代》周刊并非完全肯定。相反,“虎妈”在美国受到更多的是抨击和质疑,连带着华人妈妈们都被她无辜牵连。

“虎妈”让美国的中国妈妈被另眼相看

“虎妈”风潮后,有华裔父母忧心忡忡地说,以后美国的名校对于华人子弟的录取只怕要更加谨慎了,因为招生人员怕这些孩子都是“虎妈”培养出来的。

这种想法是否杞人忧天,现在不得而知,我能切身感觉到的是,我们这些中国妈妈都被人另眼相看了。

有个朋友经常把孩子弹的钢琴曲录下来在午休时间听,以前都没什么事,可“虎妈”出来后,马上就有一个男同事用狐疑的、审视的眼光问她:“你也是一个‘虎妈’?”朋友吓了一跳,连连摆手:“我可不是‘虎妈’,我儿子一天连半小时琴都弹不上,我不逼他的。”这个朋友从那以后再不敢到单位放儿子弹琴的录音带,要避嫌。

还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在学校操场上和另一个孩子有了争执,结果那个孩子笑话他:“你妈是‘虎妈’!”这个中国孩子气得大叫:“你妈才是‘虎妈’!”周围孩子都跟着哄笑,把这个中国孩子给气哭了。朋友知道这事后很气愤,当晚就给老师和校长发去邮件,说发生在操场上的事情属于歧视的言论和行为,希望学校重视起来。美国学校对“歧视”一词很敏感,属于政治问题,所以校长马上通知全校学生,不许在学校里说“虎妈”一词。

我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被老外问到中国妈妈是否都是“虎妈”,我总是一遍遍解释:“‘虎妈’在我们中国妈妈眼里也是很过分很疯狂,我认识的朋友绝大多数都不是‘虎妈’,我们都不是那样对待孩子的。”

最近,美国华人李天乐被用铊毒杀丈夫,有人在论坛上问道:“你们说她是不是‘虎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唉!现在凡是不好的事情都要往“虎妈”身上联系了!

中国妈妈该向“虎妈”学什么

虽然“虎妈”在美国被群起攻之,但很多中国网友却认为“虎妈”的严厉和专制是对的,还要向她学习。

如果你看了“虎妈”的书就会知道,那些苛刻的办法都是她以前在孩子小的时候使用的。一年半以前,她的小女儿开始了对母亲的激烈反抗:尖叫、摔杯子、和她公开对骂。经过无数次的母女斗争后,“虎妈”妥协了,说:“你赢了,露露。”她允许小女儿放弃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小提琴,允许女儿去打自己喜欢的网球,甚至允许上高中的大女儿谈恋爱,每天练琴的时间也由原来的6个小时降至一个半小时……

我觉得这是“虎妈”值得学习之处。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办法在小女儿身上行不通时,她让步了,没有把孩子往死角里逼。

很多美国人都把眼睛盯在“虎妈”小时候对孩子的苛刻上,津津乐道于此,而忽略“虎妈”后来的转变。而中国父母只把眼光放在“虎妈”孩子的成绩上,没有看到“虎妈”后来融合了西方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

如果国内的父母因为“虎妈”风潮,而认为严苛对待孩子、剥夺孩子一切选择的权利是正确的做法,变本加厉地严格要求孩子,那将给已经负担累累的孩子们又压上一块巨石。我们中国人向来不缺“虎妈狼父”,很多人相对于“虎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虎妈至少不打孩子,中国很多父母觉得不打不成材,甚至有几百个耳光将女儿打上钢琴领奖台的父亲。那个父亲得意于女儿的“成功”,却没有看到女儿心灵上的创伤会伴随她的一生。

上一篇:女儿替父离婚,那个继母怎么了 下一篇:做大大熊那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