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成为儿童的生命自觉

时间:2022-10-27 05:33:12

让习作成为儿童的生命自觉

《牙齿的故事》是吴勇老师“故事性写作”的一个经典课例。认真拜读课堂实录,不禁为孩子们的童真童趣所感染,为他们的妙语连珠所吸引。孩子们在重温生活、享受快乐的过程中写出了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并在故事中找到了自我。儿童习作和生命一起走向自我觉悟和自我成长。而这一切,都缘于吴勇老师对“儿童本位”习作观的坚守。吴老师的课真实自然、精彩纷呈,给了我诸多启迪。

从自由走向自觉

吴勇老师的“故事性写作”为解决儿童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的问题,积极营造了儿童作为生命个体的在场感,充分培养了儿童观察、贴近、体验生活的自觉,充分关注了儿童习作意识的培塑。每一次习作是在回忆故事,每一次习作也是在体验生活,从而让习作过程变得“甘之如饴”,儿童就会自觉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故事,把写作看成是自己的一种需要,一种心灵倾诉的需要,从而引导儿童的故事写作从自由走向自觉。

课始,在轻松愉快的聊天中,吴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入到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一看到这个‘牙’字,你的脑海中立即会闪现一个什么词语?”“每一个词语后面都藏着一段有滋有味的故事,或者烦恼,或者痛苦,或者快乐!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讲一讲属于自己的牙齿故事吧!”记忆的闸门被开启,诸如“刷牙、牙套、牙痛、拔牙、断牙”等很多孩子都有过的真切体验被逐渐唤醒,精彩故事在课堂上重现,言说欲望被点燃。这时,吴老师再次引导:“牙齿的故事真有趣、真精彩!想不想让更多的人走进我们的故事、分享我们的故事?”这样,就启发学生童年的故事是可以写下来的,是可以和同伴一同分享的,是可以成为人生美好的回忆的。课堂结束时,吴老师再次引导孩子们关注自身丰富而又独特的童年生活:“孩子们,想不到,一颗小小的牙齿竟然引发出这么多真实而精彩的故事!其实在童年这本大书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书包的故事、作业的故事、零食的故事、电视的故事、做梦的故事……我坚信:只要打开其中的任何一页,都能唤起你美好的回忆,都能让你的文字精彩无限!”吴老师的课堂,习作内容与童年的理想生活同构共生,儿童书写酸甜苦辣的童年故事,展示磕磕绊绊的成长历程,表达童稚真实的情感思想,习作就从自由走向自觉,成为儿童“生命、情思的舒展”。

从原生走向创生

习作当然是需要学习的,但我们发现,在一次一次枯燥、繁复的训练后,儿童的写作能力没有质的提高,作文变得矫揉造作、刻板僵化,反而失去了言语的智慧和灵性。而在吴勇老师的课堂上,他顺应儿童的表达欲望,关注儿童言语的原生状态,以此为起点进行巧妙引导、点拨,在一种自然无痕的过程中,让儿童的言语从原生走向创生,变得更具个性,更富于表现力。

在《牙齿的故事》的课堂上,吴老师主要关注了这样几个言语学习点:情节曲折、角色恰当、想象丰富,而所有的学习都是在对例文的学习和对习作的评析中实现的。在欣赏了同龄学生的第一段例文后,吴老师这样引导:“请大家边读边想:小作者拔牙,一共拔了几次,分别用了什么办法?”然后以“文似看山不喜平!精彩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总结;习作评价时,有学生提出“牙齿怎么会由‘小白’变成‘小黑’的,这个过程要交代清楚”的意见后,吴老师马上引导:“我明白了,这个片段写得还不够曲折,是吧?”就这样,“情节要曲折”的指导和学习就水到渠成。还有,吴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拔不出牙的着急”中学习“细节描写”,在欣赏“童话版”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角色恰当”“想象丰富”,在评价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学习“要适当夸张”。

从学生的习作呈现中,我们看到这种学习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关注了语言,关注了情节,关注了艺术加工,很显然,学生的作品已经不是纯原生状态的了。吴老师创造了适宜学生言语学习的环境,找到了对于这一次写作而言的言语生长点,充分挖掘出了儿童的言语潜能,让每个儿童都在从“原生”到“创生”的历程中成长为言语天才。

从共性走向个性

囿于课堂的作文教学是有共性的,包括写作内容(牙齿的故事)和写作方法(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角色恰当),但吴勇老师巧妙地通过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站在儿童的视角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欣赏他们的语言、体验他们的情感,让每一个儿童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言语通道,让每一个儿童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每一个儿童都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样,儿童的自我意识就会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觉醒,从而让儿童写作从共性走向个性。

比如吴老师强调:“每一个词语后面都藏着一段有滋有味的故事,或者烦恼,或者痛苦,或者快乐!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讲一讲属于自己的牙齿故事吧!”这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要写真话、抒真情;吴老师在学生自由讲述后这样引导和总结:“除了拔牙、牙痛,能不能说说其他方面的故事?”这是从内容的角度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要说独特、说新颖。在作品的构思上,引导孩子们可以写“现实版”,可以写“童话版”;在言语的表达上,提醒学生注重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可以进行适度的夸张……

周国平说过,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他首先是为自己写作的。吴勇老师《牙齿的故事》的教学用“我手写我心”这种最朴素适切的方式,指导儿童书写自己的故事,书写自己的生活,解放儿童的言语生命,在真实美好的情愫中发展他们的写作能力,描画出他们生命成长的轨迹。

上一篇:情思在初春的树林里飞扬 下一篇:生活,写作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