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27 04:55:48

浅议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摘要】每年的中高考结束后,我们都能听到学生因为考场失利而匆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令人痛惜的同时,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何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通过论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重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也提出了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旨在避免此类惨剧的发生,让中学生们能平稳度过考试失利期。

【关键词】中高考心理素质挫折乐观

俗语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魅力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能使所教学生的终生收益。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取得优异的学科成绩,更能够带领学生在人生的路上披荆斩棘,跨过人生路上的种种坎坷。2014年中高考结束了,几家欢喜几家忧。有金榜题名者,更有名落孙山者。金榜题名的学生可以趾高气昂,可以谈笑风生,可以欢欢喜喜准备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是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名落孙山的学生,实际上,这些老师眼中的“差生”,家长心里的“失败者”,他们更应该得到关怀,更应该得到社会的鼓励。但是,现实中的他们却是这样的:

2013年6月22日,四川崇州第二次高考的女孩杨媛看完成绩的短信后,自杀身亡。23日,就读于内江市第三中学的“强强”背着书包抱着一箱纸鹤,从该校一栋教学楼的4楼跳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6月12日,合肥市铁静苑小区一名考生从27楼跳下,当场身亡。24日,“我跳楼自杀了”,给父亲发完这条6个字的短信,19岁的洋洋(化名)从自家15楼上纵身跳下。一条条鲜活生命的结束引起了国人沉重的思考,有的人谴责高考,因为“一考定终身”,有的人责怪当前的教育模式,因为“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其实,这些都是客观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变得脆弱了,承受不了过大的外界压力。事实上,这些惨痛的教育最应该引起我们中学教师的思考,如何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挫折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一、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有关专家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等。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比较敏感的阶段,他们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奠定了其人生的轨迹。作为中学生的老师,我们要看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健全学生的品质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健全品质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强弱,与其智商与情商是密切相关的。高智商与高情商是学生健全品质的表现,但实际上有不少的中学生是高分低能,低能的主要表现是高智商低情商(情商,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由此可见,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有利于健全学生品质的。

(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作为在学校和家庭里加倍呵护的主体,其成长获得了社会众多的关注。作为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能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微笑面对,从容不迫,敢于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直面人生的低谷,这样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

(三)有利于加深师生关系

老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惑解业者”,除了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知识之外,能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让学生感受到严师外的温暖,师生共建和谐课堂,使得课堂内外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是有利于加深师生关系的。

二、如何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学会控制不良情绪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很多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一道题解不出来就生闷气或者发脾气,甚至高考后的学生因考试不理想而匆匆结束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控制自身情绪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呢?首先要正视现实。让学生学会接受并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由于人并非每时每刻都处于正面的情绪之中,偶然有一些负面的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其次,找到负面情绪的来源。了解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负面情绪,侧重分析自己主观方面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在这个地方产生负面情绪。最后,想出解决方法。心理学上认为,负面情绪的消失因人而异,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消除负面情绪的方式,如与他人沟通得到理解,或者听音乐、散步等活动来转移精力,缓解情绪。

(二)适当的挫折教育

有人说,人生就像心电图,如果一帆风顺的话人也就挂了。所以,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特别是中学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更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心理考验。在即将面临的心理考验――中高考面前,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强,抗打击,经得起挫折,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我们中学老师在开学时就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挫折教育,避免中高考时发生悲剧。

(三)适当的乐观教育

与负面情绪相对立的是正面情绪,正面情绪的主要表现是乐观。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学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之外,还应该对学生有适当的乐观教育。首先,我们通过肯定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转换角度看问题,例如,题做错了说明我们的知识有盲点,现在做错总比高考时做错要好。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幽默感,用轻松的心情看待外在的环境压力,微笑面对生活。逐渐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感受自信积极、乐观向上所带来的成长魅力。

三、总结

合肥师范学院心理系主任陈庆华表示“相对高考成功的幸运儿,我们更应该关心、关注高考失利的孩子,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宣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早日走出阴霾”。这是在中高考失利后我们的重点才学会转移到这些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学生们,事实上,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都应该看到的是我们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失,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高中对这些学生有深刻的心理素质教育,他们还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吗?现实是不能回放的,作为高中老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能够使他们正确看待高考,正确看待人生中的跌宕起伏。

上一篇:再议创设合适的情境,突破物理教学难点 下一篇:基于纹理特征与改进SVM算法的玉米田间杂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