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内塞宫藏品探秘

时间:2022-10-27 04:45:31

法尔内塞宫藏品探秘

这幅画仅是众多卓越不凡的肖像画中的一幅:紫红色的无袖披肩像瀑布似的从肩部开始下垂,盖住了主人公坐的桃花心的椅子。教皇保罗三世·法尔内塞(Paul III Farnèse)身穿白色的长祭披坐在椅子上。细腻的笔触带给观众一种极致的视觉享受。画的作者是著名的画家提香。教皇的眼神既有上位者的威严,又有一只老狐狸历经沧桑后看破一切的觉醒。透过这幅画我们似乎看到了,保罗三世发起“三十主教会议”,同伊尼亚斯·德·卢瓦拉(Ignace de Loyola)亲密合作,并肩致力于罗马宗教改革的风云岁月。他还是16世纪欧洲事务的仲裁官之一,尽管当时的平衡状态并不牢固。教皇的右手,手指修长,无名指上戴着一个红宝石戒指。这个局部的描绘十分完美。当初请提香作画时,保罗三世无疑是想留给后代一个强势但明理、大权在握但高瞻远瞩的智者形象。

14岁的红衣主教,富可敌国的亚历山大

如今这幅肖像画由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馆(le musée Capodimonte)收藏。但是它曾在法尔内塞宫的墙壁上悬挂了两个世纪之久。因举行法尔内塞宫收藏品展,这幅画重新回到宫内。展览将在位于罗马的法尔内塞家族的古老皇宫中举行,该座宫殿是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最富盛名的建筑。

将这些散落各地的杰作重新聚集,让它们再次回到各自曾经悬挂的房间,布置得同它们被法尔内塞家收藏时一般无二,这个令人激叹的构想马上就将成为现实。这座宫殿是由桑格罗(Sangallo)和继任米开朗基罗(Michel- Ange)主持设计的。最初的想法是为亚历山大(未来的教皇保罗三世)的两个儿子各自建造一座住宅。小儿子的去世使得性格凶残的皮埃·路堤(Pier Luigi)成为唯一的继承人。因后者只热衷于军事,宫殿工程只能交由下一代继续。巴尔马·沃达欧(Parme Ottavio)大公与弟弟奥哈其欧以及两位红衣主教亚历山大(Alexendre)和哈纽斯(Ranuccio)将法尔内塞宫装潢得更为华丽。亚历山大14岁就成为了红衣主教,丰厚的收入允许他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为宫殿添置巨幅绘画。他订购的巨幅壁画可以同斯汀教堂(Sixtine)的壁画媲美。为此,他召集了当时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丹尼尔·德·瓦雷哈(Daniele da Volterra), 佛兰西斯·萨瓦蒂(Francesco Salviati)和祖伽雷兄弟(Zuccari)。亚历山大·法尔内塞(Alexandre Farnèse)对于雕刻同样钟情。在此之前,人们曾对卡瑞卡拉(Caracalla)的温泉疗养所遗址进行了挖掘。在这片未曾被探索、覆盖着茂密植物的遗址下,人们找到了无数珍奇。在穹顶的废墟下,有一些半身雕像、浮雕、高大的全身雕像和斑岩浅口盆,这些雕像因为遭损害,已经变得残缺不全。其中的几件重要作品如大力士法尔内塞(Hercule Farnèse)和 金牛法尔内塞(Taureau Farnèse)被立即运到了位于德菲约瑞广场(Place Dei Fiori)的宫殿内。宫殿的主人也没有忘记收藏油画。在他的图书馆长佛勒威·欧斯尼(Fulvio Orsini)的帮助下,亚历山大收集了不同流派的画作。其中有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名作《变容图》和老勃鲁盖尔(Bruegel l’

Ancien)的作品《盲人的寓言》。佛勒威·欧斯尼(Fulvio Orsini)本人也是博学多才,品位高雅。总之,亚历山大兴趣广泛,对各类艺术作品兼收并蓄。从1583年起,亚历山大将外孙欧都阿尔·法尔内塞(Odoardo Farnèse)招至身边,有意将其培养成卓尔不凡的继承人,使得法尔内塞家族在教皇之城门楣不坠。从舅舅手中继承宫殿后,欧都阿尔(Odoardo)委托阿尼巴·卡哈石(Annibal Carrache)负责宫内收藏室的装潢工程,这间收藏室闻名后世。没有哪一次的装潢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也没有哪一次的装潢如此被世人谈论。这项花费巨大的工程的实施标志着罗马最美的宫殿完工。

一次影响艺术发展轨迹的装潢

正午金黄色的阳光照进收藏室内,人们在这里可以交谈、进餐或是听听音乐。按照主人的意愿,这里要被装饰得瑰丽无比,震撼人心,既要融入“现代”主义的元素,又要不失古典主义的优雅。阿尼巴·卡哈石从奥维德(Ovide)的《变形》中得到启发,想到了诸神之爱的主题。他采用自由的表现手法,丰富的想象力使得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魅力经久不衰,令当代观众也流连忘返。作品的创作期是1594年到1602年,卡哈石在此期间充分展示了他对神话传说的驾驭能力和他在艺术手法上的多重创造力。工匠们刚刚把施工时的脚手架卸下,宫殿就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这项工程如同一份宣言开启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它为欧洲大部分的收藏室的装潢提供了模板,许多不同流派的大师来此膜拜学习,如普桑(Poussin)和鲁本斯(Rubens)。

随着欧都阿尔(Odoardo)在1626年去世,这座宫殿的黄金时代也一去不复返。法尔内塞家族的最后一位继承人,伊莉莎白(Elisabeth)嫁给了路易十四(Louis XIV)的孙子、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Philippe V)。由她继承的法尔内塞家族的收藏随之传给了他们的儿子、那不勒斯国王查尔斯(Charles)。尽管亚历山大(Alexendre)曾告诫他的子孙,不能让这些收藏流出宫外四散,它们还是被运到了岗巴尼(Campagnie)。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在同法尔内塞宫装饰风格完全不同的卡波迪蒙特博物馆(le musée Capodimonte)和考古博物馆内,我们可以看到法尔内塞家族的大部分收藏品。

继承法尔内塞家族收藏的那不勒斯国王

本次展览中,一百多年间被收藏的艺术品将装点各个房间,参观者可以看到17世纪的法尔内塞宫。家具、图画、雕像、壁画、手稿、银器,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将这座宫殿变成了一所博物馆。提香(Titien)为法尔内塞家族所作的肖像画同格雷克(Grecco)、波提切利(Botticelli)、洛伦佐·洛托 (Lorenzo Lotto)、佩鲁贾(Pérugin)、贝利尼(Bellini)、麦纳迪(Mainardi)、柯雷乔(Corrège)的油画并列;鲁道夫(Raphael)和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的素描一起被存放在衣柜室里,这个房间内有几个很大的衣柜曾用来存放礼拜仪式时用的圣物。但是任何作品都不能遮盖达斯·法尔内塞(Tasse Farnèse)的光辉,这是一座高达800厘米的全身雕像,精美异常。雕像由一块四层的缠丝玛瑙打磨成型,这件难以置信的玉石浮雕曾先后被罗马皇帝和拜占庭皇家收藏。这件由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得来的宝物曾被多位亲王或国王收藏过,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re le Grand)也曾是其中一位。如今这件国宝依然挑动着无数人的神经,所有人都想成为这件艺术品的赞助人。

在法尔内塞宫内,我们还能找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手稿。在这里,神话传说再次成为潮流,荷马(Homère)和奥维德(Ovide)成为艺术家们吸取灵感的源泉。这次展览让人回想起博闻强识的公侯子爵争先收藏艺术品的时代。这是16世纪意大利罗马特有的文化现象,世界上任何其他一处都未曾出现过类似的文化奇观。

上一篇:澳大利亚:中国人,澳洲新兴投资者? 下一篇:惠灵顿:风尚与设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