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流动重力测网的中小地震映震能力分析

时间:2022-10-27 03:51:35

关中流动重力测网的中小地震映震能力分析

摘要:采用拟稳平差方法对1992―2011年陕西关中重力测网流动观测资料进行平差计算,获得各期高精度重力值,利用Kriging插值算法获得差分及累积重力场变化图像,结合1998年1月5日泾阳MS48地震及2009年11月5日高陵MS44地震,分析2次地震前后重力场及重力点值时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次地震前后都有较明显的重力异常变化,变化过程表现为正向D负向D正向重力变化,符合地震扩容模式;(2)2次地震的发生与渭河断裂及泾阳―渭南断裂构造活动有关,震中位置处于重力等值线零值线及拐弯处,但2次地震前重力累积变化不明显;(3)关中西部重力测点在2次地震前后重力值变化显著,关中东部重力点值变化不明显,震中附近的测点在泾阳地震前后变化明显,在高陵地震前后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关中地区;流动重力测量;重力场变化;泾阳MS48地震;高陵MS44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7)02-0248-09

0引言

我国流动重力测量始于20世纪60年代邢台地震发生后,其结果反映的是区域重力场的非潮汐变化信息。地震在孕育过程中伴随着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地壳内部物质迁移以及地球介质密度变化,这些信息可以被流动重力测量观测到(陈运泰等,1980;顾功叙等,1997)。随着高精度重力测量仪器的发展和流动重力网的优化改造,流动重力的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李瑞浩等,1997)。研究表明,在大、中强地震前后可以观测到显著的重力变化,甚至在一些中小地震前后都可以观测到重力变化(陈运泰等,1980;祝意青等,2012,2013b;李清林等,1997;李天生,范文,1992;梁伟锋等,2012;郑兵等,2015;贾宇鹏等,2015)。因此通过研究重力场变化特征,可为区域地震趋势的研判提供参考依据。优化改造重力监测网的布局,对捕捉地震前兆信号尤为重要(贾民育,1996;贾民育,詹洁晖,2000;项爱民等,2007)。近年来,我国学者在6级以上地震的中短期预测预报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重力测量是一项有效的地震前兆监测手段(祝意青等,2009,2013a)。

陕西关中重力测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于90年代初进行了优化改造。重力测网每年观测1期,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加密为每年观测2期。重力测网观测期间,发生了1998年1月5日泾阳MS48地震、2009年11月5日高陵MS44地震,针对这2次地震事件,不同的学者对其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地壳形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王卫东,2002;戴王强等,2007;高好林等,2005,2006;曹建平等,2017)。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关中重力测网重复观测资料,对泾阳MS48地震、高陵MS44地震前后的重力场、重力点值时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重力场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同时对地震前后重力变化进行机理分析。

1测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关中地区位于鄂尔多斯块体、甘青块体、华北及华南块体之间,在我国现代构造变形的大陆动力学格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关中地区不仅是我国东西部大地构造的分界带和解耦带,也是鄂尔多斯、华北、华南等构造块体差异运动的调节带。区域内发育了大量左旋走滑及正断性质的断裂,如陇县―宝鸡断裂带、渭河断裂、华山山前断裂、秦岭北麓断裂、口镇―关山断裂等,这些断裂不仅控制着区域内构造应力场分布格局,对地震的孕育过程也具有重要的影响。1998年1月5日泾阳MS48地震、2009年11月5日高陵MS44地震均发生在渭河断裂附近的泾阳―渭南断裂上(吴富春等,2000;王平等,2014)。

关中重力测网主要覆盖关中地区,大体范围是(34°N~358°N,1065°E~1105°E)。自1992年起,每期由2台LCR-G型重力仪开展观测。为了确保相对重力联测精度,减少仪器误差影响,仪器格值在测前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长基线场地标定,观测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关中重力测网包括121个测点,但由于破坏及改造,每期测点个数及网形不尽相同,但基本保持观测120个点左右,关中地区重力网及主要构造见图1。平差计算采用中国地震局实用化攻关推广软件LGADJ,平差起算基准采用拟稳基准,拟稳点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①观测资料连续,没有中断和停测;②点值变化平稳,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③测点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区,离活动断裂相对较远;④墩标稳定,属于混凝土埋石点。按照上述原则选择了测区的9个测点,拟稳点具体情况见表1。平差计算过程如下:①资料预处理,进行固体潮、气压、一次项、仪器高、周期误差等改正;②对多期重力资料计算结果进行整体分析,了解不同仪器的观测精度,以此确定各台仪器的先验方差,再进行平差计算,确保结果合理可靠;[JP2]③采用kriging插值算法进行重力值拟合推估,同时进行样条平滑和高斯滤波。最终得到重力测点精度平均值优于10×10-8 m/s2,精度统计详见表2。

2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1泾阳MS48地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差分变化

[KG(0.2mm]本文首先分析1998年1月5日泾阳MS48地震前后重力变场化特征,如图2所示。由图2a(1995年7月―1996年7月)可知,渭河盆地内部重力场等值线空间展布基本沿着渭河断裂、扶风―礼泉断裂和北山山前断裂等,渭河断裂南侧重力场主要表现为负值变化,其北侧主要表现为正值变化,预示着该时段重力场变化特征受活动断裂带控制。在永寿、三原及大荔等地区出现重力线拐弯现象,研究表明这些拐弯部位有利于地震孕育,近年来多个震例显示这种重力线[JP3]拐弯处易于地震发生(祝意青,2009,2013a,b)。[JP]总体上看,图2a中重力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在(-20~30)×10-8 m/s2变化。由图2b(1996年7月―1997年7月)可知,本期重力场变化幅度有所增强,同时变化趋势出现反转,基本以永寿―泾阳―临潼一线为界,其东北向区域重力场呈现较大范围负值变化,西南向区域重力场呈现为正值变化。图2c(1997年7月―1998年10月)显示,关中西部出现大范围的重力场负值变化,尤其是凤翔以西地区重力场最大负值变化达-50×10-8 m/s2。关中东部出现大范围的重力场正值变化,最大变化集中在韩城附近,量值达35×10-8 m/s2。重力场零等值线分布在咸阳D西安D蓝田一带,泾阳位于零等值线附近的西北侧,并形成重力变化梯度带,正负差异变化达到45×10-8 m/s2,1998年1月5日在泾阳发生了MS48地震。图2d(1998年10月―1999年7月)显示泾阳MS48地震后重力场变化再次出现反转,震中附近重力场由正值化转为负值变化,这与震后物质重新分布、应力重新调整的特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图2e(1999年7月―2000年7月)出现了和上期(图2d)不同的变化趋势,以永寿―泾阳―临潼为界,西南部出现大范围重力场负值变化,东北部出现大范围正值变化,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依然在泾阳附近,差异变化约50×10-8 m/s2。图2f(2000年7月―2001年5月)显示重力等值线分布格局与震前状态(图2a)相似,量值变化与震前水平相当,区别在于渭河断裂以南地区重力场表现为正值变化,以北表现为负值变化。总体上泾阳MS48地震前后震中区重力场变化遵循正向―负向―正向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符合地震扩容模式,即地下岩石压缩―膨胀―流体扩散的3个阶段的演化特征,只是这种变化有稍许的滞后效应。

上一篇:断裂控制钢结构制造工艺 下一篇: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图文摘要(Graphical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