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降压药时,必须停用“抗炎药”吗

时间:2022-10-27 02:59:54

当关节疼痛和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时,大多数人会想到使用消炎痛、麻黄(含麻黄碱中成药)等药物来消除症状。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两类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以免带来严重危害。

一日,高血压门诊诊室内,一位满面愁容的中年妇女正向医生倾诉:“唉,医生,我看了这种降压药的说明书,按上面说的停用了消炎痛。可我的老毛病关节炎又犯了,痛得睡不着觉,你说服降压药的同时,是不是一定要停用消炎痛呢?”其实,像这位中年妇女这样,既患关节炎又患高血压的患者还真不少。那么,这些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真的必须停用消炎痛吗?

消炎痛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类药物还包括布洛芬、优布芬、萘普生和萘丁美酮等,它们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通常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各种类型的疼痛治疗,效果良好。然而,常用抗关节炎药物引起的收缩压变化,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就是说,抗关节炎药物引起的收缩压升高,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发生率呈正比。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亦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而消炎痛作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抗关节炎药物,其引起血压升高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一些降压药说明书上标明:服降压药的同时,须停用消炎痛。另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可以使利尿剂作用减弱,也可升高血压。

当然,“停用消炎痛”,并不意味就不能使用消炎痛。目前,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合并关节炎时,首先应该积极治疗原发关节病,以缩短抗炎药使用时间,减少抗炎药使用剂量,尽可能降低其升高血压的作用。如果高血压患者关节疼痛难忍,必须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应该密切监测血压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大降压药剂量,或合用利尿剂,以减少抗炎药升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关节炎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会降低降压药效果的药物,如舒林酸等。

高血压患者慎用含麻黄碱中成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药师李中东

姜老先生患有高血压,平日里服用复方罗布麻片。近日,他不慎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和哮喘,遂按说明书服用了息喘丸和复方枇杷糖浆,症状有所好转。但不久姜老先生出现头晕、心慌等症,便去医院诊治,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医生让他停服息喘丸和复方枇杷糖浆,建议复方罗布麻片依照原剂量服用,并给他开了沙丁胺醇气雾剂,供气喘时使用。原来姜老先生的头晕、心慌等症状,是因为服用的息喘丸和复方枇杷糖浆中含有的麻黄碱捣了乱。

复方罗布麻片是含有罗布麻、汉防己、肼苯哒嗪、氢氯噻嗪等成分的降血压药,息喘丸和复方枇杷糖浆是含有麻黄碱类成分的拟肾上腺素药,可以促使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升高。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复方罗布麻片时,服用了息喘丸和复方枇杷糖浆,其中含有的麻黄碱类成分,可以使复方罗布麻片的降压作用减弱,降低疗效,甚至使血压失控,加重高血压患者病情。

那么,高血压患者发生感冒或气喘后,应该怎么办呢?一般地说,高血压患者在感冒时,应选用不含麻黄碱类成分的感冒药,而气喘时则可以考虑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和氨茶碱等其他支气管扩张剂来代替麻黄碱。

可见,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时,如果想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其他疾病,需弄清其配方中是否含有麻黄或麻黄碱类化学成分。若有,则不能与正在服用的降压药同时服用。若自己难以区分,最好咨询有经验的医生。

含有麻黄碱的中药麻黄及其常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口服液)、小青龙合剂、麻吉止咳片、消咳宁片、息喘丸、蛤蚧定喘丸、人参再造丸、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气管炎丸、气管炎糖浆、半夏露冲剂等。

上一篇:胃药为什么不“灵” 下一篇:痔疮不是“疮” 巧选药物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