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27 02:49:02

临洮县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调查报告

【摘要】 目的 查明本次中毒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现场采集到的可疑中毒样品进行检验,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所采集的可疑中毒食物等标本中未检出食物中毒致病源。结论 该事件为4名学生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居室中就寝,有明确的一氧化碳接触史,确认为一氧化碳中毒。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调查报告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70-02

2013年4月13日13时28分临洮县疾控中心接到本县卫生局电话通知:该县南屏镇4名学生因在家食用油炸洮河鱼而出现昏迷、晕厥、呕吐等症状,正在送往县医院救治,指示县疾控中心协助调查处理。接到通知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流调、采样人员赶赴县医院及南屏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采取可疑样品,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确认这是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1 事件经过 4名中毒学生均系临洮县南屏镇苟家滩初中七年级学生,其中3名学生为该镇靳家泉村5社人,1名学生(何某)为该镇打石坪村人(住校学生),年龄为14-15岁。另外,其中1名靳姓学生为留守儿童,父母亲均外出打工,家中无其他亲属照看。4月12日下午放学后,4名学生前往洮河边抓到十几条小鱼,装入捡来的小铁罐中带到靳某家。另两名靳姓学生当日18时许均在各自家里食用了家常饭,经调查,与此2人有共同饮食史的亲属均未出现不适症状。晚上21时许,4人在靳姓留守儿童学生家用炭火(蜂窝煤炉)油炸捉来的洮河鱼后食用(食用量4人大致相同),同时喝了从该社小卖部购买的5瓶汉斯小木屋果啤和袋装小食品,之后4人同住一室于23时许就寝。4月13日上午10时许在一靳姓学生亲属屡次叫门不开的情况下,翻墙进入后发现:何某躺在地上、口吐白沫、昏迷不醒,其他3人躺在炕上,其中1人意识清楚,1人呈浅昏迷状态,1人呈嗜睡状态。12时许家属及村民立即将3名症状较重者送往县医院抢救,其中1人(何某)因病情严重在急诊室抢救无效而死亡,2人转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症状较轻的1名学生于下午15时20分被送至县医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医院初步诊断为疑似食物中毒,采取抗炎、抗感染、止吐及补液等治疗。

1.2 共同食物史 油炸洮河鱼、汉斯小木屋果啤和袋装小食品。

1.3 现场环境卫生学调查 经调查,事发现场为12平方米的砖混平顶房,门窗密闭性好,门口悬挂棉门帘,室内卫生状况较差,地上堆放5个汉斯小木屋果啤空瓶和4瓶未启封的汉斯小木屋果啤,墙角放置一蜂窝煤炉,但无通向室外的烟囱,炉内有燃尽炉渣;经核实,所抓的小鱼盛在小铁罐内直到油炸前一直存活,时间超过两小时,说明装鱼的小铁罐被污染而引起中毒的可能被排除。

2 临床表现

经过对1名症状较轻的患者、县医院主治大夫、病人家属及送诊群众的调查了解,何某在被发现时已口吐白沫,深度昏迷,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3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四肢乏力等症状,其中2人症状较重(1人出现浅昏迷)。体征:3人均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口唇樱桃样红,颜面潮红,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心率、呼吸均快,1人体温达38℃。

3 现场样品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查

3.1 样品采集及检验情况 患者呕吐物在医院抢救时被清除,无法采集,所剩鱼物残渣、果啤、食用油及调味品中均未检出致病菌。

3.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3名患者血清学检测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超高,颅脑CT提示有脑水肿。

4 中毒原因分析

据调查,4名学生当晚共同进食了油炸洮河鱼、汉斯小木屋果啤和袋装小食品后就睡着了,因当晚天气较冷,蜂窝煤炉放在屋中取暖,且室内门窗紧闭,门口悬挂棉门帘,火炉无烟囱,持续燃烧的蜂窝煤炉消耗室内的氧气,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蓄积在12平方米狭小、密闭不透风的居室内,使4人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对采集的可疑样品未检出致病菌,同时3名幸存的患者颅脑CT检查提示有脑水肿、口唇樱桃样红、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超高,这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特点基本相符,故认为是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5 处置情况

3名患者均转至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6 讨论分析

这是一起因睡觉前后使用无烟囱蜂窝煤炉且门窗关闭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事件,在急诊抢救时,因流行病学调查未完成,接诊医生按疑似食物中毒处理,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后,经会诊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为严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应做到警钟长鸣:

一是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健康教育进家庭”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讲座、专栏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知识,提高群众对生活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学校应与卫生部门加强沟通,积极开设健康教育课,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有效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二是这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是在留守儿童同学家聚餐引起的,因此呼吁全社会关注,政府出台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做到防微杜渐,以免酿成大祸。

三是农村使用蜂窝煤炉灶的家庭,要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通风良好,室内煤炉要合理安装烟囱,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凡使用液化气的居民家庭,对煤气灶和管道要经常性进行检修,以防漏气。

四是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以便在最快时间内明确诊断,避免出现误诊或延误最佳的抢救时间。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35-938.

上一篇:大凌河锦州段水质污染状况评价与分析 下一篇: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