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秋种需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10-27 02:21:22

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秋种需注意的问题

山东省龙口市粮田素以精种高产著称,自承担“小麦高产创建”项目以来,在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的科学部署下,出现了一系列高产典型,万亩示范区产量达9000公斤/公顷以上,起到了高产创建以点带面的作用。2009年十亩方实打测产结果为亩产660.74公斤,2010年十亩方测产结果为亩产731.11公斤。

播种质量和精细管理是高产的前提和保证,在此总结出几点小麦秋种需注意的问题,供麦农参考。

一、选用良种

良种是高产的关键。龙口市高产创建示范区种植的品种有当地主导品种“烟农15”、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的“济麦20”、高产且高抗白粉病的“良星99”、高产稳产的“济麦22”等,其中“烟农15”的种植面积最大,约占总种植面积的70%。

“烟农15”在龙口种植已有30余年,因其品质较好深受农民喜爱。但近十几年来,该品种退化、混杂逐年加重,因此龙口农技站加大了对该品种的提纯复壮力度,同时大力引进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品种,既丰富了当地小麦品种,又为丰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季龙口遭遇了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烟农15”产量波动很大,未能发挥高产特性,而其它品种产量较为稳定,尤其是“济麦22”,打出了亩产731.11公斤的好成绩,充分证明选用良种是高产栽培技术的重中之重。因此秋种时一定要加大更换品种的力度,以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特点和地力水平的优良品种为主。

二、科学施肥

地力水平是高产的基础,只有科学平衡配方施肥,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目前龙口市测土配方施肥已覆盖了全市,给高产创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示范区全部按照地力水平和产量目标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全部底肥(其中氮肥先施总量的一半,另一半可于拔节至旗叶露尖期追施)在耕前均匀撒施于地表,随后耕翻于地下。

三、精细播种

小麦要高产必须严抓播种质量关。示范区内制定统一的播种方案,确定最佳播期和播量。龙口市农技站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当地气候显著变暖。根据“应对气候变化趋势”中的相关研究结果,龙口市的最佳播期为10月5~10日,相应的亩播量为3.0~5.5公斤。播种时要特别注意检查耧眼是否有堵塞、下种量是否均匀,播深要一致,掌握在3~5厘米。播后造墒的麦田宜浅播,防止浇蒙头水后下沉,导致出苗不整齐、苗弱。

四、综合防治小麦播期病虫害

小麦秋播苗期是防治各类地下害虫和病害的有利时机。防治小麦根病,可用2%立克秀湿拌种剂、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5%~0.2%进行拌种,或每亩用2%立克秀湿拌种剂200克加细土50公斤随播前浅耕时施入;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75毫升与50公斤种子干拌,拌种要均匀,拌药种子当日播完。

有土蝗、蟋蟀发生的地块,在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75~100克,兑少量水均匀地喷拌于2.5~3公斤麦麸上,于傍晚撒施于田间;地下害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每50公斤种子用药50毫升,兑水2.5公斤,均匀喷洒在种子上,拌好后堆闷12~24小时,晾到半干后播种。

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地块还要注意防治灰飞虱。灰飞虱不但能够导致玉米粗缩病,也是小麦丛矮病的主要病毒传播体,危害极大。首先要防除田间地头的杂草,消灭寄主,切断虫源,其次要结合药物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出苗后喷药保护,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以压低虫源。

山东省龙口市环保站

山东省龙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铭浩 杨晶 颜红

上一篇:酵母在饲料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