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商业电影的叙事策略

时间:2022-10-27 12:29:47

简论商业电影的叙事策略

[摘要]电影与戏剧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亲密关系。电影叙事吸收戏剧故事讲述的一些特征,承载“戏剧模式”,形成了商业电影的主要叙事策略。商业电影若没有精致严谨的结构,没有精彩、精巧的故事支撑,单靠“讲究的画面”或富于震撼力的声音,将没有办法令观众产生持续的欣赏兴趣,更难于在精神层面给观众应有的感受。因此,电影叙事策略的演化不是对传统模式的彻底摧毁,而是对观众新的审美习惯的顺应与变革。

[关键词]戏剧模式;商业电影;叙事策略

随着电影自身的发展,其艺术特性日益明显,最终演化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后与戏剧分道扬镳。正因如此,有人认为电影既然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那就意味着它不应该有其他艺术形式的属性,电影最先改革的就是要剔除戏剧性要素,情形果真如此吗?这恰恰是一个一直存有争议的问题。

电影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其诞生初期就汲取着经过日积月累,叙事模式日臻成熟的戏剧艺术的营养。在电影发展史上,强调电影自身属性特质的那些电影艺术研究者,倡导一种革新方式:消解或者摆脱电影对“戏剧模式”的依赖。他们所指的“戏剧模式”实际上是指戏剧表演中的舞台演出形式以及剧场性的特点,诸如演员的舞台腔、夸张的形体动作、场景设计、道具摆放以及光线处理、人物造型等方面,电影所排斥的“戏剧模式”大抵指此而言。事实上,电影所应承载的“戏剧模式”并不是指戏剧表演中舞台腔与程式化等外在戏剧要素,而是戏剧富于变化的“叙述”方式:解决与组织矛盾的悬念丛丛,安排人物、结构故事的一波三折。

一、“戏剧模式”是商业电影叙事不可丢弃的

卢米埃尔按照“活动照片”的模式来摄制电影,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种新技术,梅里爱则把电影摄制技术与戏剧故事表演结合起来,在这种新技术中“引进”了戏剧艺术的“基因”。在高科技条件下,当今电影艺术虽然可以不依赖摄影机和胶片而以虚拟数字化技术取代,但电影艺术却不能没有“内在戏剧性”,即不能剔除自己与生俱来的戏剧性“基因”,也不能割舍它与戏剧艺术的内在联系。

劳逊指出:“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从戏剧和小说作品中得到了很大的益处。”①罗慧生也谈道:“戏剧化电影是电影艺术着重掌握戏剧性因素的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电影从原始综合时期转入分支深入时期的开端,在电影艺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②

电影在脱离杂耍衍变成被众人认可的一门独立艺术形态之前,就学习了戏剧积累数千年的叙事经验,而这些经验就是叙事模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结构必须有头、身、尾三段式,从那时起戏剧就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结构模式。除此之外,人们意识到一出戏里高潮的重要性,便出现了“起、承、转、合”的说法。于是电影在吸收戏剧养分的同时,也在讲究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与善恶有报的情节模式。

戏剧化叙事的电影曾一度受到了许多电影艺术家们的批评,即便如此,它依旧不可否认地成为商业电影的中坚力量。戏剧化叙事模式显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呈现出封闭状态的线性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明显,戏剧冲突激烈、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叙事段落在时间线上前后相继、环环相扣,常设计竞技、追逐等惊奇和悬念的情境,追求类型化的人物性格,采用因果主导叙事的煽情效果。如好莱坞经典商业电影《终结者》中这些特点表现得就很明显。

好莱坞用模式化生产的方式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独占鳌头,殊不知它最初的叙事传统却来自于西方感伤戏剧的“情节剧”模式,这些影片中通常讲述由门第的悬殊而引起爱情或婚姻的不顺利。这种情节模式若追根溯源,可与19世纪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蒂“三十六种戏剧模式”理论中的第二十八种呼应,即“因为门第或地位不同而不能结为婚姻”。此类模式的影片在赚取观众同情眼泪的同时,还创造了颇为丰盈的商业利润。所有的艺术家都可以鄙视模式化生产下的商业电影,其中理由之一是思想高度不够,个性不明显,但是不能回避此类模式化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谁能说创造出全球票房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与打动全球观众的《爱情故事》不是这种模式的翻版呢?

时至今日,三十六种戏剧模式理论对于电影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依然有很多人把它作为研究电影叙事策略的有力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电影叙事情节已远远超越这三十六种模式,但它毕竟作为一个基本标准涵盖了大部分电影叙事情节。电影在标新立异的发展道路上,总是强调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和反叛,而真正的突破似乎永远没那么容易。“新浪潮”电影的主将,法国著名导演戈达尔,一直实践着反情节剧,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风格和拍摄方法抗衡,可是他最终也逃不出情节剧的圈子。其代表作《筋疲力尽》继承了警匪式的道路片,依然是三十六种戏剧模式中的第五种“捕逃”。新德国电影主将法斯宾德追求的是拍摄“德国式的情节剧电影”。他的作品《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就使用了三十六种戏剧模式中的第十八种“误以为丈夫已死而改嫁,其实未死之类”。

电影使人心醉神迷,但重要的元素不仅是电影特性中的视听元素,更重要的是它所叙述的故事。决定一部商业电影的成功并不是耀眼的明星、高超的技巧、质感的画面,而是精致严谨的结构、撼动人心的人物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欣赏兴趣,博得观众的满堂彩。

在电影的创作中,只注重视听的表达,沉浸在自己创作画面的想象空间中,却忽视了叙事,片面强调声画造型,而排斥故事、排斥情节、排斥结构,把演员当作会说话的没有灵魂的道具,忽视了运用剧作“一波三折”的技巧,忘记了人物的塑造和故事建构,这样的叙事原则,不具备一个商业性电影叙事的特质。当然,如果只注重过多地用戏剧式的对白,而缺少电影手段和电影时空的运用,不注重视听,不充分考虑到银幕效果的叙事策略,也不能创作出好的电影作品。实际上,就整体而言,电影是叙事艺术的共性,而不只是追求电影表现的特殊手段与方法。电影艺术的美也和其他一切美的事物一样,都不会违反矛盾统一的规律,也就是说,美是在共性与特性的统一当中才会体现出来的。

“戏剧模式”在电影叙事特别是商业电影叙事中非常重要。吴戈先生在其文章《“离婚”进行曲――当代中国电影与“戏剧模式”》中指出:“占据世界绝大部分市场的好莱坞电影,成功原因除了制作水平外,重要的原因是好莱坞电影叙述故事中的‘戏剧模式’,清晰生动的故事,颇富娱乐性的讲述,对观众情感的吸附和对观众欣赏心态的把握。”③

二、商业电影中“冲突”的叙事特质

对于冲突的设置,黑格尔已经总结出“冲突律”的结构思想,特别强调冲突是戏剧布局的依据,“冲突律”已经成为剧作家必然严格遵守的定律,成为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剧作艺术所普遍遵循的结构法则。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一书中依然认为:每一部影片的开端就是冲突构建部分,中间就是充分发展冲突并使冲突双方反复较量部分,高潮就是冲突积累后的总爆发,是整个冲突纠纷的制高点,结尾便是冲突过后的最终结果。这种叙事结构模式,至今依然是商业电影的主流。

冲突不仅使得电影的叙事功能的表现力增强,更让作品本身散发出极具魅力的社会审美价值。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在生与死的情境中,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二战期间德军东部战场上,瑞恩家中的三名长兄相继牺牲,为了不让这位母亲再次承受丧子之痛,美国作战总指挥部下令派遣一支特别小分队冒险去救瑞恩。电影叙事在小分队陷入敌区的各种危险和困难中,设置重重阻碍,枪弹横飞、满目疮痍的场景,使发生在以米勒为首的小分队和大兵瑞恩之间的冲突更为深刻,冲突中暗含的独特内涵被创作者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手段发掘出来。这部战争题材的大片堪称好莱坞式的“主旋律”影片,也是成功的商业电影的典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电影作品中冲突也并非唯一的选择,很多时候观众为之动容的并非冲突。有的电影具有“戏剧性”,但并不一定构成冲突,冲突仅仅是激起观众情感反应的一种形态,例如,蒙古电影《小黄狗的窝》中,主人公之间不构成任何意义上的冲突。角色身份的差异所带来的不是冲突,而是不同身份结构之间的微妙关系。整部电影着力表现的是他们感情逐步融合的过程。如电影中,儿子在山洞里发现一只小狗,爱不释手,彼此结成了一种亲密的感情关系。全家要搬到另一处草原,儿子舍不得丢下小黄狗。这里并没有什么“冲突”,但观众却为之动容。

现代电影创作理念在不断变化,但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叙事策略和结构模式的彻底丢弃与摧毁。在生死攸关的战争年代,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多为重大事件或者个人死活的命运,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没有冲突就没有电影。电影结构的“冲突律”可以说是时代赋予的。当战争过去,社会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时,新的社会矛盾随之即来,人们尽管身处繁华闹市却依然感到难以排遣的孤独,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物质的满足不能排遣心灵的孤寂,真正的沟通却成为人们普遍的社会障碍。艺术创作者一直在探求人的生存意义,而这种探求在衣食无忧的时代反而变得更加突出。正因如此,电影关注的重点也会从战争、革命等社会危机,转移到人的内部危机中来,将镜头对准了人际关系的危机和个人心灵深处的内心情感甚至不成形的潜意识。

于是,一种新的情节模式便应运而生。这类影片的叙事策略主要关注人物如何步步突破障碍和隔膜,达到交流和沟通。韩国电影《外婆的家》则选择了一个淘气的小外甥和一个耳聋背驼、满头白发的老外婆,主要叙述两个人的故事……这些影片不是通过外部激烈的事件来强化和发展矛盾冲突,而是利用有情感的、生动的生活细节来消融两人的隔阂,最终使得两人的关系由原来的反感和对立发展升华成为亲密、动人的感情。看起来传统的结构模式“冲突律”好像在这里失去了作用。事实上,并不意味着这种叙事模式中没有了情节的高潮,在这里,高潮不再是冲突,取而代之的是情感的高潮。

电影与戏剧特性不同,因此“冲突”运用技巧也不同。导演罗姆认为过于依靠冲突给电影艺术带来了弊端。苏联电影理论家勒・别洛娃在《现代电影中的抵触》一文中写道:“不存在直观式的直接冲突――这是描写今日生活的许多电影作品的另一特征。”④这一观点对于指导电影创作的实践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启示。不考虑生活中人与人的正常交际常态与真实状态,对生活缺乏感受和关切,不捕捉人与人的自然情感关系,一味地追求“增强冲突便能增强戏剧性”,生拉硬拽地强硬激化人物之间的冲突,成为一些影视剧中走不出来的“怪圈”。有的电影中,几乎所有的人物一见面就会吵架……冲突完全被直面的争吵所代替,使得感情表达方式简单苍白。冲突应该产生于特定的人物性格和规定情境中,直面的冲突,只能使得电影表现单一、直白,没有味道,从而降低电影的品质。相反,把事件性的冲突变为微妙的情感抵触,电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传达系统,观众专注作品的情感细节,就会产生引人入胜的情感共鸣。

三、结语

电影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中前行,现代电影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功能有意识地得到强化,视听震撼力前所未有。不过,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变化,讲好故事还是它的核心。讲什么故事、怎样讲故事是商业电影的根本内容。承载着“戏剧模式”的商业电影叙事策略为电影表现奠定了内在的基础,同时也成为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像构建与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98-101页。

② 汪献平:《电影叙事与戏剧叙事之比较》,《(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③ 吴戈:《“离婚”进行曲――当代中国电影与“戏剧模式”》,《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第6期。

④ 刘一兵主编:《电影剧作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3页。

上一篇: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思考 下一篇:刍议网络远程教育中多媒体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