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政府责任

时间:2022-10-27 12:15:10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政府责任

摘 要:近几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连续不断,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到社会安全等等,几乎涉及到国家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折射出我国政府责任建设的滞后,反映出政府在公共安全领域责任的缺失。首先探讨当前政府责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新严峻形势下加强政府责任的措施。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责任;预警机制;问责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86-01

1 我国政府责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官员责任意识缺乏。我国很多政府官员缺乏“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意识,没有深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些官员“官本位”的思想仍然很严重,根本就没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仍存在“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的错误观点,导致一些官员不作为、、以公谋私的现象时常发生。

第二、政府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由于对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在职能配置中只注重权利的分配而忽视了责任的落实,从而造成了有权无责或责任不清的状况,一遇到突发事件就相互推诿责任,找不到该问责的人。目前,我国政府还存在多头执法、职责交叉的现象,往往形成有利的事情大家争,不利的事情没人管的局面。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仍然不够明晰,政府职能相互交叉、多头执政,造成办事效率低下。

第三,行政问责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相关的法律保护。表现在:问责的主体尚不明确,异体问责相对薄弱;行政问责的范围过于狭窄;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制不够健全,缺乏法律支撑;没有良好的问责环境。

2 加强政府责任的必要性

加强政府责任,打造责任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始终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工作的重心都放在发展经济上,一些地方对已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解绝对化、片面化,使得经济的发展付出的很大的代价,而政府的另一重要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建设却非常滞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却频频爆发,这严重威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突破单纯重视经济指标,转到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上来。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的两大职能。保民生、促和谐成为如今广大人民的需求。从“非典”到“三鹿事件”,从雪灾到“汶川大地震”,从“山西襄汾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到“黑龙江鹤岗煤矿灾难”无一不考验着我们政府的责任建设,政府应该深刻体会到加强责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否处理好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对于政府的公信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旦政府不作为,导致公共事件的愈演愈烈,就很容易引发社会的混乱,不利于国家的和平发展。

3 多管齐下,打造责任型政府

第一、加强责任意识的教育,让政府官员牢牢树立“权为民所用的”观念,坚决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贯彻执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第二、加快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应该从过去的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转变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一起抓的轨道上来,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履行好社会管理里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三、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权责明晰的制度,切实解决职能与职责统一落实的问题。要解决政府职能交叉、多头执政的现象,就必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责任范围,使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权责规范化、明确化,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要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内设机构、各个岗位及承办人员,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这样不仅可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也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第四、健全完善行政问责制。要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加大异体问责的执行力度。要不断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让行政问责制有可靠的法律体系支撑。

第五、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要发挥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防止权力的膨胀化合私有化,没有制约的权力是容易导致腐败的权力。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要不断监督各部门政策的执行力度,要通过有效的监督制约,及时处理政府官员在危机处置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严防、执法不公、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群众和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揭发曝光某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以公谋私的行为,让一些政府官员的不负责行为无处藏身。

一个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理应把人民的安全摆在第一位,只有努力打造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透明政府,才能保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智勇,张志泽.论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的缺失和再造[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上一篇: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下一篇:村委会在农村经济市场化中的角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