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幼儿音乐教育之“奥尔夫教学法”

时间:2022-10-26 09:07:08

初探幼儿音乐教育之“奥尔夫教学法”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往往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幼儿开学之初很喜欢音乐课,从上课开始就伊呀呀呀地跟着老师唱,教什么他们就跟着学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对学唱音乐的兴趣在逐渐减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幼儿园“填鸭式”的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天性,磨灭了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热情。课堂即使有一些所谓的“自主发挥”,也是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

“奥尔夫教学法”的到来给所有音乐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思考,是一次全新的音乐教育革命。音乐家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其实,人类的传统音乐教育早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那就是人们在劳作中、在生活中对音乐的自然感知。茶余饭后、劳作交际时尽情歌舞,这大概就是“奥尔夫”教育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反映。

如何将“奥尔夫教学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相结合呢?笔者将以《春天序曲》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先让幼儿谈谈自己是怎样过年的,做了些什么,看到和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将全班的幼儿进行分组,每个幼儿手里分发一些道具,尽量做到道具多元化,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爱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创作活动。例如,用扇子敲出悠扬的音乐,将手绢转起来或抛起来,甩纸模拟风声,让幼儿尽情地表现与发挥。然后,还可以拿出水彩笔,取出画纸,让幼儿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让听觉上的旋律变成一幅幅优美的、充满个性的精彩画面。

传统的欣赏课总是机械地分析段落,幼儿被迫说出自己还不太明白的大意,被动、机械地跟着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走,根本没有发挥自己在音乐体验中的主体地位,更没有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作品,体验作品。中国的许多音乐作品,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分为几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审美者自己去感受音乐。因此,教师不妨和我一样,首先选取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春节序曲》、《喜洋洋》进行尝试。其次,不要采用西洋的方式分析本土音乐,而应充分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或创设不同情境、提供丰富材料,或引导幼儿用心揣摩,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启发幼儿去想象、联想,去感悟美、体验美、发现美,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完成审美的教育。并给幼儿足够的音乐发展与表现空间,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使幼儿的音乐欣赏在快乐中得到体验与发展。

上一篇:快乐的物理总复习 下一篇:兴趣点,创造点,成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