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方向的思考

时间:2022-10-26 08:24:25

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方向的思考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对于促进高校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文本针对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活动的主要程序提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方向:提高教学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教学管理过程和客观评估教学管理结果。

【关键词】教学管理 决策 评估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工作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在教学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模式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一所大学的教管部门具备怎样的教学管理理念,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具备怎样的教学管理思维,成为左右一所大学发展兴衰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多的改革,在很多方面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学科建设、专业布局及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梳理,不难看出,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是教育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学管理问题在整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教学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中,笔者认为,教学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是最主要的表现,而这种行政化色彩作为一种管理态度,其影响涉及到教学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

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模型出发,建立“多层环状”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工作的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多层环状、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强化教学管理在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

首先,在一个管理组织中,决策的制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管理活动的运行及管理效果的评估。在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上,要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努力使决策全面客观的反映教学管理的相关问题。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教授参与民主决策。有学者指出:教学管理政策的指定要包括决策核心层、咨询层、信息层几个方面,其中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及各二学院院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核心层),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计划,并进行决策;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构成咨询层,犹如“外脑”,对教学工作发挥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教学管理机构的信息反馈网络是“神经中枢”,负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笔者认为,这种决策制定突出了“领导”这一高层人士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在教学管理中能动作用。将教师和学生至于被管理者地位上,是我国教育教学行政色彩浓厚的重要表现,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为尽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就要听取多方意见和需求,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自身条件来制定相关政策。

第二,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人性化,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般情况下,规范化管理更容易被理解成制度化管理或标准化管理。但是制度仅是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管理都可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和贯彻。所以人们所说的制度化管理仅仅是强调要把管理者的稳定意志,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它仅仅是相对于由情感主导的管理者的随意性管理行为而言的,强调的是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管理。而规范化管理则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被管理者的意志行为选择。因此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过程可以理解成:在尊重教学管理个体价值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完善的制度引导而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而管理过程的人性化则更容易理解,就是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这与充分发掘受教育个体的个人潜质,达到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第三,要保证对于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与考核,从而明确本次管理过程的实施效果,并对下一阶段管理过程的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对于教学管理过程及其取得的结果进行评估,要保持客观性和一致性的原则,主要是为了避免教育管理行政化的影响。组织的评估标准如何确定,笔者认为应遵循组织决策时的标准,只有保证对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才能保障组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致性,保证管理过程的严谨性,保证管理过程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要保证对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就要求教学组织决策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如何依据教育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决策尤为重要,这对教学管理中的管理阶层提出很高的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规范管理过程、客观评估教学管理结果对教学管理改革均起到积极作用。而如何将教育的特殊性与管理的一般性合理结合也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毕灵敏,关于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学习月刊,

2008年

[2]路彦冬、王博,国内一流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及分析[J],科

技信息,2010年第15期,97

[3]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

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40―44

[4]王庆丰、申爱红,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辽宁教育

行政学院学报,2007.11:149―150

[5]李建,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7,20:98―100

[6]吴同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淮北煤师学院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130―131

[7]陈叶玲、肖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型目标、阻力和对

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9期,35―38

上一篇:薪酬体系设计公平与激励的探讨 下一篇:开花结果的发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