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国家生态市

时间:2022-10-26 07:56:09

争创国家生态市

威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中央作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后,我们秉持“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这一理念,以建设国家生态市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在更高层次上打好环境和开放“两张牌”,逐步在全市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资源低度消耗的生产体系和效益持续增长的经济运行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威海居中国综合竞争力城市排名第27位,所辖三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先后荣获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全省第一个园林城市群、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两次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2003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今年又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回顾近些年的工作,我们主要做到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致力于建设起“四个体系”。

一、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生态产业体系

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经常会遇到争取眼前经济快速增长与保护资源环境的两难选择。我们体会,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不应成为污染环境的根源,环境也不应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二者应是一种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关系,特别是生态环境优势一旦形成,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城市品牌优势。为此,我们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壮大产业与维护生态的最佳联结点,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围绕建设“三大基地”,加快推进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构筑更具竞争力的生态产业体系,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

一是围绕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现代工业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支柱产业,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对此,我们把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抓好企业内部循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力争使每个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山东铃兰味精等4家企业先后被省环保局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试点单位,21家工业企业已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45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抓好产业循环。在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资源的最有效利用。目前,威海工业园和石岛工业园区已初具生态工业园雏形。2003年和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获得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称号,有32家企业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市年利用固体废渣118万吨,完成资源综合利用产值8亿元。抓好社会整体循环。坚持优化生产要素投向,推动资源的合理开发、集约利用和节约使用。突出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矿产资源,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支撑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加强了城镇、园区、社区的集中规划建设,对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产出率、经济效益等作了硬性规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鼓励发展低消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推动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向低消耗、循环型的现代经济形态转变,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巨大压力。建市以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了7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重点用能企业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取水量分别以每年3%和4%的速度下降,分别达到0.92吨标准煤和10.7吨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1%,被评为“全国节水型城市”。

二是围绕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们坚持科技兴农、市场配置、典型引路的方针,以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十五”期间,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10万公顷,发展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000多家,发展国家统一标准认证的农产品70多个。大规模推广农业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使同量的水发挥了比传统利用方式多三倍的效益,目前农村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0万多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0%以上,年可节水1.7亿立方米。加快发展以远洋捕捞、名优养殖、深精加工为重点的新型海洋产业,合理调整养殖布局、密度和结构,逐步恢复并维护近海海域的生态平衡。

三是围绕旅游度假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我们按照“充分利用资源,挖掘文化底蕴,保护自然景观,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周边协调,提高城市品位,取得好的效益”的思路,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统一规划、分头招商,统一理念、各具特色”的指导原则,以威海千公里海岸线为依托,以福文化为主题,以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度假区、生态休闲区和大型旅游项目,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旅游度假基地,以此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去年来威海旅游人数达99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5亿元,分别增长15.1%和19.9%。

二、处理好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人居环境体系

“适宜人居”是所有城市的价值追求。这些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建设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世界精品城市角度出发,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品位和内涵,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居住在威海、创业在威海、成功在威海”的城市品牌。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整合市域资源。树立“一体化威海”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半岛城市群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编制覆盖全域5698平方公里的城市总体规划,先后完成了一系列战略性规划、专业性规划以及一批详规和城市设计,确立了威海市域“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五个协作区、三条发展轴带、十个重点中心镇”的A字型生态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构筑起了中心城市“三区对接”、威海市域“四市对接”的生态化城市发展框架,提升“同城效应”,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产业互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是大力完善城市设施,提高载体功能。建市以来,我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近些年投资300多亿元,启动了公路升级、铁路提速、港口扩建、机场开放等重点项目建设,先后建成了联接全省高速公路网的两条城市高速公路,改造了市域公路主干道,道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建成了桃威地方铁路,客运直达北京、济南以及徐州等地,货运可达全国各地。建成商港6个,渔港100多个,国家一类开放海港口岸3个,开通了至韩国、日本、香港等地的客货运输航线。威海国际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以及韩国首尔等地的十几条航线。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8个,日处理能力33.5万吨,建成后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以上。建设了威海公园、海上公园、世昌大道、环海路等一批城建精品工程,建成了一批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等公益设施,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目前威海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80多万人,城市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7.7平方米和31.4平方米。

三是坚持城乡互动,促进协调发展。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一体化威海的总体规划,积极稳妥地调整镇级区划,将原有的72个镇合并为50个,重点培育发展中心镇,鼓励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聚集。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打造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努力把乡村建设成城市的生态圈,逐步形成区域空间融为一体、基础设施配套共享、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城乡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处理好生态改善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安全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威海得以扬名、聚集人气、创造商机的重要优势。这一优势既要靠现有的环境资源在利用中不受破坏,同时又要不断改善和培育。我们以创建生态市为抓手,牢牢把握对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注重建设和提高的指导思想,将改善生态与保护环境摆上同等地位,同步推进。

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在眼前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我们优先考虑解决更具长远意义、全局意义的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始终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制度,积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建市以来,全市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了13亿多美元和120多亿元人民币的内外资项目,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绿色”工业、高效农业等领域的项目纷纷慕名而来。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了碧海、蓝天、青山、净土“四个行动”。“碧海”行动,以解决水污染、海湾污染为目标,市区先后关停小造纸、小化工等排污严重的企业38家,对500多家企业进行了废气废水治理,市区共清理海湾内近海养殖3万多亩、筏式养殖6000多个,并对水源地实行了严格保护;“蓝天”行动,以净化大气为目标,拆除了市区700多座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供暖,迁建改造了玻璃厂等烟尘排放大户;“青山”行动,以绿化美化为目标,突出城市绿化、道路绿化、山头绿化、镇村绿化、沿海沿河绿化五个重点,“十五”以来,每年植树2000万棵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8%,并规范整治了600多家采石场,关闭了100多家采金点;“净土”行动,以解决垃圾污染为目标,全面推行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城乡卫生死角的整治。持续推进“四个行动”,威海的山更绿了,中心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8.6平方米;天更蓝了,城市空气质量全年有一半时间达到一级,达到了国家自然风景区标准;水更清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河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功能区划标准。

二是实施美化和精品工程,提升城市的精美程度。对城市原有建筑设施,先后实施了“换新装”、“戴红帽”、“改门脸”和“光亮工程”,使旧貌换新颜。按照和谐、统一、美观的要求,规范了街名路牌,集中整治了户外广告,治理了卫生死角和马路市场,整修了城市无障碍通道。树立“建不成精品就是废品”的理念,对每项城市设施建设,都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精挑细选,努力做到件件是精品,处处有文化。

三是围绕打造人居品牌,提升城市的生态优势。为保持生态环境的自然和谐,对中心市区,坚持以青山为依托,以碧海为背景,按照高度适中、体量合理、间距拉开的要求,做到不遮山、不挡海,“显山、露水、透绿”,使建筑物和谐地融入青山碧海之间,形成了高处山头翠绿、中间红瓦淡墙、低处碧波荡漾,山衬水托、交相辉映,全年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生态风格。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城市风貌,成为威海发展旅游度假业、会展业等高端产业的一张王牌。

四是以建设优美乡镇为重点,提升农村环境水平。不断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抓好环境优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扎实推进了农村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垃圾处理、农田灌溉、清洁能源利用等工作,已有35个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

四、处理好政府推动与社会行动的关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公益性、社会性非常强,必须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同时,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忧患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必须强化生态道德,倡导生态文明,培育生态文化。为此,我们健全完善了“两个覆盖”、“三个结合”、“五个机制”的监督管理网络。

“两个覆盖”,一是覆盖全市域。为了避免有些地方出现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重视陆地忽视海洋的倾向,吸取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陆地污染向海洋转移的教训,我们立足全市域,建立起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制定了覆盖全市的《威海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从农村到城市,从陆地到海洋都提出了明确的生态建设目标要求。二是覆盖全过程。每个工程项目从规划到项目结束,进行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在每一个重点环节都设立常规监测点,对空气、水源、噪音、废弃物、植物、动物等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仅环境保护部门,每年就传输监测数据1.6万多个,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三个结合”,就是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相结合,实行“公众参与,专家咨询,政府负责”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

“五个机制”,一是政策保障机制。我们注重建章立制,依靠政策和法规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建立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坚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专门政策,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发展等活动,先后制定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以及《生态市建设两年计划》、《生态市建设奖励办法》、《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等一系列文件,推动生态市建设转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二是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体系,与经济建设成效同等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政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未完成环保和生态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三是多元化投入机制。我们千方百计保障财政资金投入,近几年财政环保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6%左右。同时,制订有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上。比如在一些旅游景区开发上,我们在服从生态建设规划、旅游规划的前提下,推进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参与建设,建成了赤山法华院等一批既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又具有显著生态效应的精品旅游项目。四是教育宣传机制。近几年,我们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每年都开展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为目的的国民生态环境教育,使生态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大力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市民的“资源有限,取之有度”、“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等生态理念进一步树立起来,逐步形成了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营造了人人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先后建成省级绿色社区5个,绿色学校13所。五是社会化参与机制。我们建立了环保问题市民听证会、重点工程设计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城市容貌义务清洁日、生态绿化包山头、园林绿化认养、栽树祭亲等制度,设立了多渠道的监督网络,建立了环境保护专业网站,开通了环保热线电话,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了城市环境专栏或专题节目,定期向社会环境质量公报,调动全体市民积极投身生态环境建设。去年7月,一家房地产商拟开发的新住宅小区将破坏原有的一片叫“蛙鸣湖”的水面,媒体接到市民的举报后,跟踪报道,展开讨论,最后开发商修改了设计。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全方位的监督,对全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生态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立足良好的资源条件,在以往扎实有效工作的基础上,抢抓历史机遇,不断加快生态市建设进程,到2010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进入全国生态市建设第一方阵,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市。

(作者分别为中共威海市委书记,威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上一篇:“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城市发展摄影大... 下一篇:以人为本 建管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