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ICE!

时间:2022-10-26 07:24:24

冰,极寒之物,但却使我热血沸腾。三年前就希望去西安秦岭攀冰的我,终于能在这个冰季得以实现。除了西安,还有内蒙古、还有太行山所经河北、山西和河南。开着车,一路向南,所见冰瀑,心动之地,必攀之!

早在一年前,我就开始说服The North Face支持我的全国攀冰计划,最终不仅得到了TNF的全力支持,还得到了Black Diamond(BD)、Bestard的装备支持。同时,李爽也极为爽快地答应做摄影摄像师。当然,严冬冬和我是自由之魂(The Free Spirits)登山搭档,无条件支持。万事俱备,只等出发。

第一站 内蒙古——攀冰的温度

2011年12月15日晚上10点多,严冬冬、李爽、武萍和我四人终于抵达呼和浩特,京藏高速的堵名不副实,简直就是“豪堵”!期待没有冻上的滴水岩“世界末日”以及2010年早早断掉的干沟大冰挂。2010年,几乎同样的时间,我和冬冬、曾方世、苏菲来过这里攀冰。离呼市只有半小时车程的滴水岩冰瀑极为壮观,垂直高度55米,下部大菜花,上部垂直大冰柱,漂亮到极点,我们首攀完之后起名“世界末日”。不过,在我们来之前一星期,内蒙古低温到零下40摄氏度,干沟已经形成的大冰挂因上部水源冻断“脱水夭折”,没能如愿。

2011年,内蒙古的温度一样不低,而且缺水,来之前看到“世界末日”的照片只有一点点悬冰柱。失望之余,我满心希望把这个接近性极好的冰瀑开成Mixed路线,以供内蒙古的兄弟享用。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赶到冰瀑底下,看到可怜的不足10米长度的悬冰柱就像是滴水岩吐的一口痰悬在那里,滴水不流,已经做好心里准备的心理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岩石裂缝的走向,可钩挂点的大致分布情况,就在路线基本选好的时候,仔细看了看悬冰柱上部与岩石的贴合情况,与岩石连接的部分很薄,且与岩石之间已经存在缝隙,也就是说这口“痰”随时有可能掉下来。这让我又寒又栗,赶紧叫回在冰柱底下摄像的李爽,果断的痛苦的决定撤,就算满心希望变成彻底失望我也不能把命留在这儿,安全第一。

临时改计划前往干沟,去看2010年脱水夭折的大冰挂,希望2011年能如愿以偿。开车的时候才发现,就刚才观察路线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脚趾已经冻得发麻,说话已经觉得嘴角不利索。内蒙古,这就是攀冰的温度,够劲!

开两个多小时的车到干沟,冰挂就在公路边,下车就可以爬。今年的干沟很让人满意,冰挂悬着,差一点到底,没有水,和岩石连接处看不出任何裂纹。很轻地打镐,很小心地爬,毕竟冰挂还是悬着的,也有2010年冰挂断掉的印象。快到顶的时候我发现冰挂和岩石连接部分已经有了裂纹,长度覆盖几乎整个冰挂。打冰洞下撤,不给其他人任何机会,就算白跑一趟也不能冒险。

我心存内疚,决定再去离此不到10公里的沙图沟,今天总得让大家过过瘾吧。不过,从停车的地方要走1小时才能到冰瀑,就算这样,天黑前,每人也能爬上一趟。这一天,我们去了三个地方,各种滋味五味杂陈。

第二天,直奔包头梅力更沟,这里有一条60多米的大冰瀑,难度不高,但我从没去过。从资料收集的角度,我也必须去一趟。这条冰瀑选最难的路线走也到不了W13,很适合初学者。在这里和内蒙古的朋友们交流一些攀冰的动作,希望能对他们有用。闲得无聊,挂了左侧的Mixed路线,就算是和大伙交流薄冰的攀爬技巧以及使用岩石保护器材攀冰。

内蒙古,有一些不错的冰瀑,但纬度高,天气寒冷,冰瀑能否攀爬完全靠天吃饭。极寒天气很容易导致上游水源冻断,冰瀑不能形成,或者已经形成的冰瀑因缺水而提前断裂,攀爬前应仔细观察,尤其是悬冰挂和悬冰柱。

攀冰攻略1

哈拉沁,滴水岩:世界末日。距离呼和浩特车程半小时,车可以开到冰瀑下面。冰瀑高度55米,难度范围W14-W15+。

第二站 太行山——真正的攀冰圣地

在2008年的时候,我就看到有人在网上发了河北赞皇县障石岩的大冰柱,这是一看照片就能勾住魂的那种冰柱,做梦都想去爬。直到这个冰季,我们莽撞走进石家庄,非常幸运的联系上了当年发照片的老祖(祖兴辉),还有熟悉这一带的户外爱好者汗滕格里,到的当晚就弄清了石家庄周边区县几乎所有的冰瀑,这让我异常兴奋。这一带的冰瀑主要分布在平山县(毗邻山西)、赞皇县、阜平县以及邢台,以平山县资源最多,且多数不在景区,可攀性最大,当地玩家也多在这一带活动。阜平县有非常壮观的冰瀑,但落差太大,通常都不能接到地面,且在景区,沟通困难,可攀的可能性很小。我们决定第二天去赞皇,之后花3天左右的时间在平山县。

第二天,在赞皇县障石岩景区开过不少攀岩线路的杨光作为我们的向导带领我们去攀冰。原来这条冰瀑早已被景区命名为“冻凌玉柱”,是障石岩景区边上的一个附属景点。像2011年这样的暖冬,这个冰瀑是不可能接到地面上的,但是景区用钢缆将顶端和地面连接起来,形成了非常壮观的冰柱。冰柱垂直部分高度约23米,下方还有约20米、70-80度左右的冰壁,冰柱的正后方有一座小庙,攀爬垂直部分可以直接从小庙处起步,省去下半部分的斜坡。

冰柱呈水管型,中空,外壁下半部分是菜花冰,上半部分是垂直的,攀爬难度并不大,也就是W14+的样子。由于全天无日照,冰硬且脆,下半部分的菜花碎冰很厉害,爬起来还是有些紧张。到顶的时候,更让我大吃一惊,顶部的小溪水居然一粒冰都没有,冰柱和岩石的连接部分管壁也非常薄,上下我都无法做保护站。最后,我只能用拉钢缆的锚点作为保护点设置保护站,虽然保护站坚固不催,但还是让我忐忑不安,怎么会有如此冰况?细想,也不算奇怪,冰柱部分几乎全天无日照,但上方小溪水曰照时间却不短,再加之钢缆的作用,以及暖冬,就形成了这种奇怪的现状。看来,任何一个冰柱都不可小视,光鲜的外表背后都有可能隐藏巨大的安全隐患。冬冬、李爽、苏菲以及杨光各自顶绳一趟之后迅速撤到旁边的一个25米左右的冰挂,冰湿,有台阶休息,难度W13。

一天两条冰瀑,也算是满意。四年前的愿望就这么轻易就实现了,更是爽哉!

上一篇:享受不一样的露营生活 下一篇:汤姆·索亚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