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时间:2022-10-26 07:09:25

浅议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成本的控制成了工程建设中大家所关注的问题,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设各部门所要着重做好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工程完成的质量和速度。虽然我国建筑市场制度不断的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做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一、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合理定价

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供不应求局面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招标条件,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施工企业只有压低价格承包工程,长此下去,企业缺少更新改造的劲头,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二)造价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过分干预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上仍存在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筑工程造价缺乏整体概念和认识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市场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其自身调节机制不是万能的,完全依靠市场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干预,这是防止建筑工程造价市场混乱的必要手段之一。

(三)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位,缺乏对工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较为薄弱,从而造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超支。

(四)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未能严格执行,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某些中介组织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和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标,咨询等工作。相对的,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经营建设的工程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促成了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融合。而国外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又在总体上高于我国,在工程总承包市场势必会对我国的企业造成冲击。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我国应全新构建中国工程造价分析的技术框架,工程造价人员在造价分析时,应具有企业级和行业级实时准确动态的造价关键要素的数据库支撑,即工程量、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指标、企业定额)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自增长积累和自完善机制,为具有快速准确的动态造价分析能力创造条件,将工程建造过程中所有变化的因素融于一体,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分析,掌控动态造价成本变化过程。

三、深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与控制的举措

(一)加大法制,建立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

今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要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进入完全的市场化阶段,政府只是行使协调监督的职能。通过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完善工程的招投标制、规范工程承发包和勘察设计招标投标行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制止垄断和各种不正当竞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价格形成健康的运行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并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是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因此,建立和完善全国、地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非常重要。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应遵循标准化、有效性、定量化、时效性、高效性原则,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组织咨询机构、材料、设备及制品供应商和生产厂家等建立完善、快捷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各方面造价信息的及时收集、筛选、整理以及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及时、准确地捕捉建筑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能否保持竞争优势和取得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着眼于为市场服务;组织技术攻关,加快信息化建设,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与计算机大存储量及高速运转的特点,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人工价格信息及价格指数;逐步确立咨询业公正、中立的社会地位,发挥咨询业的咨询、顾问作用。

(三)加强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单就工程造价本身谈造价管理,而应该建立全面造价管理体系,按照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促进会给出的定义,全国造价管理是指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对资源、成本、盈利和风险进行筹划和控制。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包括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全方位造价管理。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现行的工程计价法规及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主动控制,实施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四、结束语

搞好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要继续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和完善项目法人制度,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国际惯例,继续推进计价依据的改革,继续健全和完善招投标制和合同管理,继续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规范和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业的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的同时,把握均衡价格,推行限额设计,加强对索赔与反索赔工作的管理,引入“双赢”理念和“伙伴关系”理念,强化从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是搞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可忽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瑾.浅论工程造价的控制[J].科技资讯,2009(9):157.

[2]王旭,赵明微.浅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10) .

[3]张增慧,刘金铎.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河北水利, 2006(06) .

[4]马凤英.浅谈工程造价及管理对策[J].城市建设,2010(3):350.

上一篇:浅谈桥梁施工现场怎样开展安全检查 下一篇:试论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