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6 06:32:09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造能力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在音乐方面,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发觉学生潜在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提升在音乐鉴赏、创造等方面能力、激发潜在音乐潜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能力,这个工作要从学生小时候就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不论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还是对国家都是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该方面阐述一下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创造能力 创造意识 想象力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培养俨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音乐开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培养,让他们学会感受音乐的美感,然后再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接着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成功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目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营造教学环境,激发创造想象

首先,作为教学人员,必须要意识到一个观点,那就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迅速,节奏感和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在高兴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去歌唱,歌曲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他们嘴里唱出来俨然不是原版了,这就是他们“创造”的歌曲,这就是小学生在该方面的天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给他们营造一个创造音乐的环境,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比如在学习《小宝宝,睡着了》的时候,我们要先给学生们播放这首歌曲,让他们闭上眼睛去感受,在听歌曲的过程中告知他们去想象音乐中那种场景,在音乐空间中,小宝宝,月亮、白云、小鸟都是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语去引导他们,然后让他们用自己最想用的曲调去表达他们所想象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任何一个激发他们创造力的机会。

二、激发创造意识

何为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一种心理取向,它是在遇到问题之后,对问题积极探索表达在心理方面的结果。在激发小学生该方面意识的工作上,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培养他们自主想象表达能力。对于这方面的工作,要从小学生教育学习的音乐教材简单、富有童趣和小学生的活泼好动的个性这两个特点做起,因为创新意识往往都是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形成的,在适当的意境熏陶下,学生会根据教师设计好的意境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心声”。

2.应用学生的成功实例激励他们的创造力。心理学家有研究,学生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之后,内心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就是他们创造的最佳情绪。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去发现每位学生在各个细小方面的创造思维或者某个细小方面的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然后应用他的这个个性给他设计一个合适的题目让他去尝试成功的感觉,从而激发他内心的创造能力。这种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愉快情绪的方法可以使得学生的内在创造能力快速有效低表达出来。

三、组织协作交流、共同创造的机会

每位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从而创造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当然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些协作的机会,通过让他们体验共同努力后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激情。比如在教《过新年》这首歌的过程中,为了营造一个喜气洋洋,欢快热闹的环境,教师可以有意地去鼓励每一位学生在这场演出中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创造角色,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进行表演,从而将学生聚到一起,成功地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四、运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基于多媒体工具可以直观形象地表达逼真的动态画面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这个工具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开阔他们的创造思维。比如在教授《嘀哩嘀哩》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播放一个自己制作的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得到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去感受一副山明水秀的自然美景,从而使他们的内心融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意境中。然后将红花绿树、黄鹂、燕子欢快地歌唱嘀哩嘀哩的景象映入学生的眼帘,然后学生会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动,从而也会欢快地跟着一起歌唱,这时他们多唱出来的往往都是发自内心的,不加边幅的。从而使得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达到了创造能力的培养目的。

总的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若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充分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悉心地去发觉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创造能力达到更高的层次。当然,从另一个大方面来看,那就是这方面工作对创新教育的贡献,以及对学生一生的重要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去进行这项工作,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和满足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汪家华.浅谈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J].素质教育论坛.2011.

(作者单位: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上一篇:目标检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阅读教学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