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精讲巧练的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26 04:45:27

小学语文精讲巧练的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语文课若要实现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使课堂学习变得幸福而高效,我们的老师就要在语文课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在课上学什么,怎么学上下功夫。老师的“精讲”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巧练”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精讲;巧练;讲练结合

若要实现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使课堂学习变得幸福而高效,那么我们就要与传统的内容分析式课堂教学说再见,我们就要忍痛割爱把一直被我们语文教师强势占领的讲堂还给学生,让讲堂成为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堂。本人认为,只有教师在课堂中科学地教,学生巧妙地练,精讲与巧练紧密结合,才会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使有限的课堂学习效益最大化。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精讲,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巧练呢?本人在这里谈谈自己一些粗浅地认识,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论精讲

精讲就是讲精华,要讲在点子上,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讲透彻,不等同于少讲;精讲就是语言精炼,不重复赘述,不说废话,简明扼要;精讲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善于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消化教材的精华。

1.突出一两个重点。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准确定位课时教学目标。根据低年级的小文特点我们的老师要抓重点词句来落实生字的教学。如,《美的回答》我们就应抓住“我们热爱大自然,大自然就给我们美的回答”一句展开学习。中年级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中的重点词句品读透彻。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我们要抓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及句中的动词重点学习,再用抓联系的方法学习写叶子的段落,而不是在写脚与写叶的段落上平均用力。高年级我们要抓住那些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来品读学习。如《用心灵去倾听》一课,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让人感动的人物言行、心理的句子来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而不是面面俱到。

2.设计一两个精当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关键词句设计精当的问题。如《钓鱼的启示》一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从钓到大鱼到把大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通过哪些词语看到的变化?”来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道德只是个是与非的问题,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一中心主旨。

3.语言要简练,准确。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讲课的语言要简练,准确,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能积极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探究。

4.既要善导又要会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我们的老师要根据学情做到顺学而推,就学而导,要讲在点子上,引导到位。

二、论巧练

现在我们许多老师热衷于“多练”,诚然,适当的“多练”确实是好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多练”就有点违反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枯燥的题海,势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巧练”则是在老师精讲引导的基础上练在重点,练在关键,以质取胜。

(一)巧练在课前

教师在课前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我们的教师根据学生前置学习情况就会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达到以学定教。因此,抓课前的学生独学练习,学生所做的看似简单,但却是必不可少。如,在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我给学生安排了这样的前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想一想,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用――画出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引领学生学习,课上直入主题围绕这一内容展开学习交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练在课上

把课堂学习的时间给学生,教师搭个平台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自悟,学生就会迅速把握文本的特色,就会有足够多自读自悟的时间,才会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一课一得,使课堂学习优质而高效。

1.准确把握“练”的点。阅读课“练”的点很多,字词句段都有可训练的内容,但不同年级重点不同,低年级的写字,关注笔顺训练。中年级更多的是对重点词句理解,阅读方法等的训练。高年级则在原来基础上更关注概括、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因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精准训练一课一得。如,《穷人》一课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连续省略的表达方法,我在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9―11段,找出对桑娜心理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并简单做批注,说说你的体会。”这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连续省略”的表达方法,之后我又不失时机的设计了“作为一个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着自己的衣服盖在孩子身上,还用自己的破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试用连续省略的方法写出西蒙临死前的心理。”这样的写话练习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连续省略”这种表达方法。

2.准确把握“练”的形式。小学语文每个单元的主题不同,单元中每节课的目标不同,每节课的训练点不同,练习形式也应该不同。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读一读、议一议、查一查、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等练习。例如,《画风》一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来感受风的样子。

3.准确把握“练”的时机。适时、适当的练习更有助于学生夯实知识,提升能力。课堂上我们要将练习巧妙地整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吹糖人》一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正在吃饭的孩子听到清脆的锣声后会怎样?学生在充分交流之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听到这锣声,正在吃饭的孩子 ,正在干活的孩子 ,正在做游戏的孩子 。”巧妙地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而不是新课学完之后。

(三)巧练在课后

我们都知道学习具有连续性、完整性,为使学生课上的学习能够得到及时的巩固与提升,课后的拓展延伸性练习必不可少。如,在学完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之后,我给学生安排课下写一则保护环境的倡议书的练习,这样就会更加丰盈学生对“爱护我们的家园”这一主题的理解。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想提高40分钟的学习效益,我们语文教师既要学会精讲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巧练,只有精讲与巧练的完美结合,课堂学习才会行之有效,课堂的呈现才会更加精彩,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会学得快乐,学得兴趣盎然,课堂才会变得幸福而高效!。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改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