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证据》阅读训练

时间:2022-10-26 04:18:13

《教养的证据》阅读训练

在许多时候,当我们耳闻某个人文明、得体的话语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个人具有良好的教养;在许多场合,当我们目睹某个人潇洒、大方的举止的时候,我们会对其良好的教养发出由衷的赞叹。教养很抽象,抽象得难以给出一个合适的定义;教养又很具体,因为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体现着他的教养情况。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养?教养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教养的证据》,看看文中是怎样说的。

教养的证据

教养,我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

一个有教养的人,特别是女人,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亲切的了解和珍惜之情。她在尊重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身体。在尊重自我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在驰骋自我意志的骏马时,也精心维护着他人的茵茵草地。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

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

1.下面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是( )。

A、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是教养的问题。

B、文章主要论述了教养对于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C、文章向我们发出了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号召。

D、文章主要阐述了教养的证据及其具体表现。

2.在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哪句话?请找出来。

3.文章从哪些方面具体阐述了教养的证据?

4.你认为文章在结构安排方面具有哪些特点?

5.按括号内的要求解释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①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要求:“谬之千里”出自哪个成语?其中,“谬”字的读音是怎样的?)

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要求:能否把“可能”一词去掉?为什么?)

③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要求:为什么说“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6.文章结尾段是站在怎样的角度来阐释“教养”的含义的?

7.请仿照文章第四自然段的形式,试着写一写你眼(心)中的“教养的证据”。至少写出一点。

8.什么是教养?教养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相信你读过《教养的证据》一文之后已经对这些问题有所考虑,有所思索了。请以“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中的“合叙” 下一篇:中考阅读理解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