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蒲田:怪人种怪菜

时间:2022-10-26 03:54:56

盛夏七月,炎炎烈日之下,在湖南娄底农业农机学校教学楼前的菜地里,一个剃着光头,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身着背心、短裤,脚穿旧轮胎制成的草鞋的老汉,正挑着一担土杂肥在施肥。汗水从他褐红色的脸上不断地往下淌,这位有着浓重学者味的菜农,就是已出版了6部科技专著、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和2300多篇科普文章的我国著名农学家、科普作家林蒲田先生。

林蒲田先生是位怪人,他曾有两次做官的机会,一次是被推荐担任邵阳市副市长的候选人,一次是被推荐担任娄底地区副专员的候选人,但他都坚决地推辞了。

林蒲田先生的科研也有些怪,一度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人们还在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的时候,他却开始在研究要吃得香的香稻了。当他的香稻获得成功并在全国广泛推广以后,他又一门心思地研究种植一些稀奇古怪的蔬菜了。尽管他培育的奇怪蔬菜至今难以走向市场,但他仍旧乐种不疲。

这个被许多人称为怪人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2001年7月24日,我在娄底对他进行了采访。

剃了四十多年光头

1955年,林蒲田从邵阳二中考入华 南农学院土壤系。1957年,他因为在大鸣大放时说过校领导存在现象,被揪了“辫子”,划为“有倾向的学生”,受到留团察看一年的处分。在这一年里,他经常被当作靶子,拉出来接受批判。

自从被划为“准”以后,他就变得沉默寡言了。为了不再被人“揪辫子”,他干脆剃了光头,以明心志。他为此写诗道:“被揪辫子斗不休,从此光头发不留,自我保护笨办法,莫再无端把命丢。”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光头从青年到老年,他一剃就是40多年。那么,在知识分子获得了解放的年代,他为什么仍旧要剃光头呢?

林先生说,一是因为他仍旧心有余悸,仍旧需要用剃光头来提醒自己不要乱说乱动,以免再被人揪辫子;二是因为没有时间,上一趟理发店,来回路上要时间,进了理发店,往往还要等,理一次发就是一两个小时,他哪里耗费得起呀!于是,他买了个理发的工具,对着镜子自己推,因为是剃光头,推起来倒也很顺手,如果有推得不到位的地方,再让妻子理一下。在自己家里,他自理自发,10来分钟就解决了问题,既方便又省时间。这些年,他白天是教学、科研,晚上读书、写文章。他藏书达3万余册。他不串门,不下棋,不打麻将不打牌。读写累了,他的休息方式就是在书桌上练书法、画画或搞篆刻。他有一张书桌,从邵阳到娄底,用了40多年,因为长年在这张桌上伏案工作,桌子边沿的中间部分都凹进去了1.8厘米。

在冷嘲热讽中研种香稻

1974年,湖南各地都在大张旗鼓地推广杂交水稻,当时在邵阳农校任教的林蒲田想:产量高的杂交水稻推广之后,人们能吃饱了,接下来便会想吃得好,吃得香,于是他独辟蹊径,把他的科研课题选定为培育香稻。

但香稻有特殊的脾性,对土壤和气候要求苛刻,因此历来数量稀少,在封建社会,历代官府都是将其作为贡品献给皇帝。能不能培植一种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既能作早稻种又能作晚稻种同时又有高产量的新品种香稻呢?林蒲田种了几分试验田,教学之余,天天去观察,还动员一家人育苗、除草和收割。有时一场雨,全家人都被淋得透湿。试验一次,几个月才能见到结果,可几次试验都失败了。

然而,试验的失败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一些人的冷嘲热讽。那时,人们仍旧过着吃不饱饭的日子。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林蒲田却在研究要吃得香的香稻,于是有人说他是在“做怪事”,“神经有问题”;或者说他是为了“出风头”;更有人上纲上线,说他是“向往资本主义贪图享受的腐朽生活”……是继续试验下去,还是半途而废?林蒲田平时爱读史书,历史的规律告诉他,任何乱世都不会持续很久,一旦盛世到来,人们有饱饭吃了,接着就会思谋吃得好。科学研究贵在有前瞻意识,他相信他的香稻将来必定大有市场。他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寻找香稻的踪影,他广泛地涉猎现代农技书籍,终于弄清了香稻的香气是“哥马林”有机物的赐予,草本植物含这种物质,水稻中出现变异,是经过人们长年选育得来的。他赶到北京,拿回“长元18号”香稻种试种,谁知试种之后,株茎高达1.2米以上,成熟期已倒伏,而且成长期也太长。失败似乎注定了,但林蒲田从3000多株稻子中,偶然观察到一株变异种,不仅成熟早,而且株高不到1米。林蒲田把它精心保护起来,连续5年,繁衍10代,终于育出了不择土壤和水流,适合南方早晚两季种,亩产六七百斤的香稻新品种,林蒲田把它取名为“涟香”。这种香稻,苗期就有清香,到抽穗扬花时,香气更盛,如果在村前村后种上几亩,那就成了《红楼梦》中所描述的真正的“稻香村”了。碾米时,碾坊芳香扑鼻;煮饭时,左邻右舍都香。两斤普通米放上半两香米,满锅都有香味,吃起来滋润爽口。

1980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仅仅一年时间,人们不仅能吃饱肚子,而且家家户户有余粮。吃饱了肚子的农民们很快便想着发家致富了,这时林蒲田先生培育的香稻便成了不少人想发家致富的首选种子。很快林蒲田培育的香稻就推广到了湖南全省和全国10多个省。仅在湖南邵阳,就有100多户农家靠种“涟香”而成了万元户。林蒲田因为香稻而成了大名人,各种荣誉接踵而来。

1984年,有关部门在酝酿邵阳市政府的领导班子时,准备将有突出贡献的农学家林蒲田提拔为邵阳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但林蒲田得知后托人把这一美差推掉了。1986年,邵阳农校与娄底农校合并,并更名为娄底农业农机学校,林蒲田被推举为副校长。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又拟将他提拔为娄底地区主管农业的副专员,但林先生再次婉言谢绝。他的副校长一职,也在干了半年之后,就坚决地辞了。为什么林蒲田不愿做官呢?对此,他不愿意多谈,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才缓缓地说道:“能做市长、专员的人,多的是;但林蒲田只有一个,我这一生只有几十年,我应该尽量多做一些我乐意做的事。”

奇怪菜可是宝物呀

林蒲田培育的“涟香”成功并广泛推广以后,他又把科研重心转向了研种特种蔬菜。

林蒲田采取以自己的书画和篆刻作品赠人的方式,从四面八方弄回了许蔬菜新品种。他在学校挖了一亩地,种了60多种稀奇古怪的蔬菜。由于这些菜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林蒲田先生便干脆将它们命名为“奇怪菜”。

走进林蒲田的菜园,简直就像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那长芹菜叶的萝卜,上面是芹菜,下面结萝卜,切开萝卜看,里面竟是五彩画。那长在地上的南瓜,有的洁白如瓷,翻着花边,状如飞碟;有的上圆下方,中间有一条横割线,上半部像红色的桔瓣,下半部像有五彩条纹的四条凳脚并在一起;有的像彩色葫芦,上面大半部橙黄,底部翠绿,而且橙黄、翠绿间都有白色的竖条纹。那金黄色的搅瓜,更是让人叫绝,摘下放入冰箱冷冻半个小时或是放在水里煮15分钟之后,再横腰切断,用筷子搅其瓜肉,便能搅出一根根滑溜溜的粉丝来,一碗粉丝在五星级宾馆,售价都在200元以上。这种瓜肉粉丝,有“植物海蜇”之称。不仅脆嫩爽口,风味独特,含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而且有非常明显的减肥功能,因此又被称为“减肥的珍品”。

此外,还有像满天星的小粒辣椒,白如玉的小个子白菜,一口一个的樱桃西红柿,像亮晶晶的黑珍珠一样的黑玉米,只有一斤左右却长得玲珑剔透的小冬瓜,以及菲律宾长豆角、巴拿马龙须菜、俄罗斯莳萝、加拿大花扁豆,像玫瑰花一样好看的美国羽叶甘蓝,有“洋辣椒”之称的日本红秋葵、黄秋葵……任何一个走进林蒲田先生菜园的人,都不得不啧啧称奇,兴奋得流连忘返。

很快,林蒲田种的奇怪菜就出名了。不仅市长、省长去参观,连联合国的世界自然农业基金组织也来人参观。一些乡镇农技站、高科技农业园也慕名纷纷请他担任技术顾问,指导如何种植奇怪菜。1998年,娄底高溪村现代农业开发中心在林蒲田的指导下,搭起了200个塑料大棚,专种奇怪菜。然而,那些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极高营养价值的奇怪菜在市场上却并不走俏。一些菜,如那种中间有一条横割线、上圆下方的南瓜,还被一些人认为是使用多了农药和化肥之后的变种,不但无人敢买,连送人也因为害怕得病而无人敢要。

尽管林蒲田写过不少科普文章宣传他的奇怪菜,但每天上菜市场买菜的市民,又有几个读过他的科普文章呢?

“要让人们接受奇怪菜,还需要时间。”林蒲田说。但他觉得,从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来看,奇怪菜将来的前景应该会是很好的。

上一篇:留学也可“DIY” 下一篇:尚丁,精彩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