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实施途径研究

时间:2022-10-26 01:12:36

大理学院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实施途径研究

摘要: 本文就当前公务员报考热,结合目前大理学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现状,从师资力量等方面分析全面开设此课程的可行性,探讨在全校范围内以专业选修、公共选修课程等多种方式来开设课程。

Abstract: Aiming at the hot current civil service applica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comprehensively setting the course "Guide to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faculty, and so on,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tting this course, and discusses to set this course in ways of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or other ways within the school.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实施途径

Key words: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guide;curriculum;implementation way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216-02

0引言

近年来,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状下,公务员报考热一直高温不下,特别是《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公务员俨然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最热门的职业选择。引导和规范高校毕业生科学合理地应对公务员考试、有效地提升他们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竞争力,已成为大理学院课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和已开课的学生与未开课的学生考试效果的对比,探讨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途径。

1大理学院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必要性

1.1 大理学院目前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薄弱性经过笔者的调查,问卷中“大学需不需要设置《公务员考试指南》这门课程?”1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6%的回答不需要,88%的调查者回答是需要的,适应潮流。在专业计划调整和实行“三学期”制改革(2009年8月)之前,仅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四个本科专业面向毕业班开设了《公务员考试指南》选修课程,人数共有228人,仅占到全校毕业生的9.71%,大部分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只能求助于社会上开办的短期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班,而这种民营培训机构具有上课的时间短、课程量大、效果差、辅导费用高等缺点。在问卷中“你打算报考公务员吗”的问题上,有总计86%的学生选择“要报考”和“试一试”。因此,能让学生在离校以前接受系统、全面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是学校教学和招生就业部门的重要职责,而这种课程的科学设置正是目前众多高校容易忽略的问题。

1.2 学生缺乏对公务员职业、考试基本内容和应试方法的认知

通过笔者的大量走访和问卷调查,部分在校学生对“公务员考试”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具体对公务员职业的了解、如何报考、考些什么、如何准备等问题一知半解。

在调查中,对问题“你如何看待公务员这一职业”,37%的学生认为考上公务员能当官,未来有好的发展前景,27%的学生回答能吃喝玩乐,是容易腐败的职业,26%的认为公务员职业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也体面。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公务员职业的正确认识。就“你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内容吗”的问题,竞有74%的人回答不了解,这种回答很令我们费解,在目前“公务员考试热”的社会氛围中,不应该有这样的回答,那毋须提“你对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应试方法与技巧掌握多少”的问题了。

1.3 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力相对不足笔者追踪调查了三年来大理学院2008、2009、2010届毕业生累计120名学生,报考“国考”,竟无人考上,在学校的招生就业处的档案记录中也实无一人被录取。而云南大学2010届毕业生有11人考上国家级公务员,云南师范大学2010届毕业生有7人考上,相比之下,大理学院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竞争力相对不足。在省、市、县、乡镇一级的公务员考试中,我校毕业生在的竞争力也表现为明显不足,2008届毕业生招生就业处登记在册的、已被录取为公务员34人,2009届为57人,相比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2009届毕业生分别为487、374人考取公务员*,虽两所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要比我校略多,但确实竞争力明显不足。

2大理学院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2.1 强大的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的师资力量整合课程的师资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根本。目前,我校具有多位权威的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和学者,如:赵金元教授、胡椿教授、李钢副教授、杨运星副教授等,他们具有多年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经验和命题经历,在这一领域已积累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学校教务处已连续多年开办公务员考前辅导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因此,盘点大理学院现有的公务员考试教学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整合他们成为一支强大的教学团队,从而成为全面开设这一课程的支撑主体。

2.2 学生报考公务员,希望学校给予开课或辅导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的招考,即国家公务员考试俨然成为了“中国第一考”。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比例46:1,2009年录取比例78:1,2010年录取比例100:1,激烈程度可谓百里挑一。在日益公平和现代化的公务员考试的今天,未经学习或培训的学生报考公务员,无疑是去“凑热闹”而已。在目前无序的公务员培训市场上,5天初(笔)试的培训班费用需5万元,7天的面试培训高达7万元,这让许多贫困学子,望而却步。在调查中,86%的学生选择要考公务员,88%的学生认为需要学校开设公务员考试的相关课程。他们迫切想了解当前公务员考试的形势、招考程序,对考试形式和考题进行练习和考前准备,掌握招考岗位与自我匹配性等相关知识。

2.3 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效果预期实践证明: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间,大理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和体育教育四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班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公务员考试指南》等相关课程,考试的效果是明显的。在2008年,四个专业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是170余人,笔试过关的就有35人,考取的有18人,约11%;2009年,四个专业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是240余人,笔试过关的就有47人,考取的有31人,约13%,笔试的过关率和录取率远远大于其他专业未开课的考生。因此在学校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效果我们是可以预期的,对提高学校的就业质量是有帮助的。

3大理学院全面开设《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的实施路径选择

3.1 借修改专业计划之机,列为专业选修课专业计划的制定及修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科学地设置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管理类、文秘类、教育类等专业,借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修改之机,可以将《公务员考试指南》或两门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和《申论》)直接列入教学计划,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课在大四上学期。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8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需要设置《公务员考试指南》这门课程,53%的学生选择开设为专业选修课。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计划的修订、课程设置等不太熟悉,但数据明确表示:学生迫切需要选修《公务员考试指南》课程。

3.2 顺应学生需求,列为全校公共选修课了解、关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共性需要,是教师和学校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学生调研的方式切实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据此制订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目前,许多高校顺应社会趋势,帮助本校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纷纷开设了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课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申论》和《公共基础知识》等公务员考试相关课程列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修。大理学院是正在蓬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其中大部分专业符合报考公务员考试的条件,且学生正有此需求,因此在全校范围内,设置《公务员考试指南》及相关课程为公共选修课,将势在必行。如何开设呢?笔者认为将列入通识教育选修平台,课程为32个学时,计2学分;或为24学时,计1.5学分。目前,大理学院也正实践这样的做法,每年的小学期(夏季学期)大约250名大二、大三学生接受课程的教育,但由于有最大人数限制性,存在许多学生想选选不上,毕业班学生想修修不了的矛盾。笔者以为放宽公共选修课程年级限制,特别是最大容量的限制,顺应学生的需求,自主自由的选择公共选修课程。

3.3 以讲座等多种形式,规范和引导学生开设公务员考试方面的讲座,将是更灵活的教学与辅导形式。安排大量的专题性讲座,如:《公务员考试形势探析》、《公务员考试内容与方法解析》、《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研究》、《公务员考试面试突破》等针对性强的一系列讲座。通过专家讲座,规范和引导在校学生科学的报考公务员考试和备战公务员考试。

参考文献:

[1]郭晓F.对高校毕业生公务员考试指导工作的理性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6).

[2]贺先志.开设公务员录用考试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研究,2005,(2).

[3]王瑞丰.夯实基础从容应试―刍议五年制司法警官高职学生公务员考试辅导问题[J].2008,(1).

[4]云南人事人才信息网:.

[5]殷雄.公务员考试经验谈[J].中国研究生,2006,(3).

上一篇:浅谈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整合教育 下一篇:利用考试说明 把握高考复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