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及高产对策

时间:2022-10-26 12:39:37

德江县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及高产对策

茶叶含有大量氨基酸、可酚类、咖啡碱、多种维生素、芳香物质、糖类等,其中有的具有营养价值,有的则具有药效功能,基本上都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物质成份。德江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群众有种茶制茶的好经验,全县境内有茶地3万亩左右,县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对我县茶叶产业将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发展、培育。本文根据我县的气候条件对茶树的生长、茶叶的产量、质量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此为气象服务和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茶树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茶树是喜温植物,温度是茶树地理分布的限制因素,由于海拔高度,地理环境的不同,茶树对温度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别,茶树在全年的生长期中,一般以日平均温度达到10℃为生长活动期,气温上升到8.5~9.0℃时茶芽进入膨大期,月均温10℃以上时展开鱼叶,若下降到这个限度以下,茶树就逐渐停止生长。

1.1平均温度

茶树生长栽培适宜温度要求12.5℃以上,最适宜温度是20.0~30.0℃,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更适宜。

1.2极端温度

茶树生存的可能性还决定于极端温度,也叫临界温度。茶树在超过临界温度,就有死亡的危险,不同的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气温达到30.0℃时,茶树生长明显缓慢或停止。45.0℃为茶树最高极端温度。茶树能忍耐的极端最低温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大叶种在-3.0℃时会严重冻害,而中、小叶品种则可达-16.0℃,在雪覆盖的条件下,-30.0℃仍能生存。

1.3有效积温

茶树栽培、生长所需的年有效积温不低于3000.0℃。

2.降水量

茶树喜湿,它的生长期长,又不断地采摘鲜芽叶,因而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0~2000.0mm左右,在生长季节每月不低于100.0mm就基本可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茶树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一般来说,湿度越大茶树生长越旺盛,产量增加越显著。相反空气干燥,则影响芽叶生长,叶片粗老。

3.光照

在不同的生育阶段茶树对光照要求不同,茶树幼苗期对光照需要量较少,所以茶苗需要较大程度遮荫,成年茶树需光照较多些,所以从茶苗到定植到定型应逐渐减少遮荫的程度,茶树最适宜漫射光,茶树原生长在森林之中,在漫长的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耐荫的特性,所以漫射光特别适宜茶树生长发育。光照温度在0.03~0.05卡/分钟/平方厘米,最适宜茶树生长,过高或过低的光照温度对茶树生长都不利。

二、德江县气候条件对茶叶生长条件的利弊分析

1.有利气候因素

1.1 3月下旬平均气温为12.2℃,旬降雨量为23.7mm,此后逐旬增多,有利于茶芽萌动的生长。

1.2 4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为14.8~16.3℃,雨量为29.8~45.4mm,有利于鱼叶迅速展开,茶芽、叶片生长加快。

1.3 4月下旬、5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7.7~19.5℃,雨量为41.6~57.1mm,是春茶采摘旺盛期。。

1.4 5月中旬平均气温为20.4℃,旬降雨量为66.3mm,此时仍可采摘少量优质名茶和大量优质毛峰、炒春绿茶等。

1.5 我县无霜期长达295天,在有霜期内实际霜日平均只有12天,由于无霜期长,加之温度长年适中,利于茶树生长。

1.6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09.1小时,光能资源丰富,有利于茶叶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的积累,从而使产量得到提高。同时,在海拔500~800m的中山区,随着高度的增加,云露、降雨日也相应增加,因而多漫射光,且所含红、黄光多有利于氨基酸、维生素形成,茶叶芽嫩、叶肥、香味浓,这正是“高山出好茶”的气候条件。

2.不利气候条件因素

2.1冬季<10.0℃低温阴雨天气在3~5天时,茶芽停止生长,特别是凌冻天气持续5天以上时,可将茶树冻死,如2008年1月出现的长时间冰冻天气,使茶树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2.2 夏、秋日最高温度≥35.0的天气持续10天左右时,茶树生产受到抑制,秋旱多使秋茶量少质差。

2.3 春季冰雹天气对茶树危害较大

三、德江县茶叶生产的高产对策

1.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德江县气候特点及其各地海拔高度的差异,应选择适宜德江县气候、且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无性系良种。

2.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

茶树属半阴性植物,建园时必须在茶丛周围营造杉树,香樟等防护林和遮荫树。夏季茶园植物遮荫,可降低叶温和气温,提高空气湿度,减弱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使茶叶持嫩性强,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3.御防干旱,及时防病防虫,要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四、结语

德江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多、湿度大、多漫射光、光热水条件适宜茶叶种植,有获得高产优质茶叶的气候资源,应稳步扩大茶园面积,改进茶叶品质,避危或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把优越的气候资源转变或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德江县茶叶生产达到高产优质的水平,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广东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控制策略 下一篇:寿县小麦科学播种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