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一座由中国人建起来的城市

时间:2022-10-26 12:38:23

澳洲一座由中国人建起来的城市

去年是澳大利亚亚拉腊(又译为阿拉雷特)市建市150周年。150年前(1857年),中国台山先侨们就来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市附近的金矿淘金,并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表层的含金量最大的金矿,澳大利亚政府称为“广东金矿脉”,后被华人称之为“新金山”。从此大量民工涌入澳洲,使该地区成为一个各色人种和种族的聚集地,澳大利亚的版图上也就出现了一个唯一由中国人(主要是台山人)用血汗建立起来的城市――亚拉腊市。

虽然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但这些华侨先辈们在异国他乡不屈不挠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仍然为后人所钦佩和敬仰。他们在亚拉腊历史中留下的足迹构成了澳洲整个历史中的重要一部分。为了追述这段历史,记者先后走访了多位到访亚拉腊或在当地讲学的官员、学者、教师,以期将台山先辈们当年如何远渡重洋来到澳大利亚,如何在寻找黄金并且开采金矿的过程中建立了现在的亚拉腊市,如何通过农业耕作和葡萄园的种植有力地发展了当地的农业和葡萄种植等展现在读者面前。

华侨是开发澳洲的功臣

150年前,数以千计的华人经过长途跋涉,越洋过海来到澳大利亚,用他们辛劳的汗水来开垦这片美丽的沃土,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为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早期来到这里的移民在寻找黄金并且开采金矿的过程中建立了现在的亚拉腊城。

亚拉腊市之所以被称为澳大利亚唯一由中国人用血汗建立起来的城市,不得不提当年的淘金热。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巴瑟斯特发现金矿;8月,又在距墨尔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腊和班迪戈发现金矿,澳大利亚于是掀起了淘金热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如潮水般涌来。五邑人移居澳大利亚即始于这时。据《五邑华侨华人史》记载,最早把澳大利亚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五邑地区的是台山大江乡亲雷亚妹,又名雷亚梅。1851年,他以契约华工的身份被卖到澳大利亚,在维多利亚州金矿区劳动。他把维州发现金矿的消息,用信件的方式传递给了家乡的亲人,之后大批的华工(以四邑人为主)来到澳洲淘金。为了区别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五邑籍华侨俗称三藩市或旧金山),五邑籍华侨把墨尔本称为“新金山”。

五邑大学副教授梅伟强告诉记者,五邑籍华侨是开发澳洲的主要功臣之一,其丰功伟绩早已载入史册。五邑籍华侨开发和建设墨尔本、悉尼、班迪戈、达尔文、巴拉腊、亚拉腊等一批重要城镇,而已与台山市结为姐妹城市的亚拉腊的开发,就是五邑籍华侨对澳大利亚城镇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典型例子。

梅伟强说,从1856年到1881年,全澳华侨由2.7万多人增至3.8万多人。他们绝大多数是五邑人,又以台山、新会人居多。

亚拉腊的由来

1997年8月,亚拉腊市开始动工兴建“金山博物馆”,以此纪念华侨开发亚拉腊的功绩。馆前广场上矗立着两尊华人矿工的铜像,铜像附近有两座铜碑,分别用中英文刻着歌颂华人历史功绩的文字,详尽地记录了五邑籍华侨开发亚拉腊市的艰辛历程。

碑文上写道:1857年一支700人的中国淘金队伍,从中国珠江流域南部的四邑地区(现广东境内江门地区)出发,于同年3月从香港登上一艘美国P.P圣人号快速帆船,4月抵达澳大利亚国。当时维多利亚州有禁止华人上岸的法令,他们一直航行至南澳一个叫罗希的地方才下船。他们用扁担挑着全部财产,头戴苦力帽,辫子盘在头顶上,经过500公里的跋涉,于5月底才到达目的地。该地点被命名为“广东矿脉”,并成为最丰富的浅冲积层金矿区(矿脉长达5公里)。在最初的12个星期里,挖出的每筐金矿沙中黄金含量多达64至80英两。在开始的前5周中,该地被称作“广东矿脉”,后改称亚拉腊山,最后简称为亚拉腊。“广东矿脉”的开采一直持续至1912年,长达55年之久。

曾去亚拉腊市交流任教并在金山博物馆从事过义工工作的杨于军告诉记者,根据她掌握的资料,当时很多人在日记、文章中都记载了这迁徙的一幕。根据记载,亚拉腊所在的维多利亚州于1851年建立,此时已经发现了金矿,但是大型的金矿脉却是在1857年发现的,为此亚拉腊市的建立便以广东金矿脉的发现而确立。

杨于军向记者展示了一本由亚拉腊当地两位历史学者撰写的纪念亚拉腊建市150周年的史书。在这本史书中,记载了多位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五邑华侨。当时华侨由于无法和当地人顺利交流,所以先后有不少翻译来到亚拉腊。在记载中,时年22岁的一位五邑人于1855年到达亚拉腊,是亚拉腊的第一个中文翻译,因为他和当地人沟通得好,促进了双方关系的发展。

澳大利亚的黄金在河流的冲积床中虽易于开采,但在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的歧视、排挤下,华人受到诸多苛待,他们只能在白人废弃的矿坑里淘金。许多人因水土不服、过度劳累而患病死亡。有的死者在侨团的帮助下得以魂归故里,但也有不少死者被葬在异国的华人公墓区。在亚拉腊公墓中掩埋了300多名已故的中国人,大多数坟墓无墓志。出访亚拉腊建市150年庆典活动归来的台山市外事侨务局局长陈耀宏告诉记者,现在这些公墓由当地的华人社团管理。

金山博物馆全球罕见

1926年,随着金矿的枯竭,最后一批中国矿工离开亚拉腊,迁往旺特基矿区。

时隔多年后,亚拉腊市的热心人士找到了当年的历史记录,在1985年成立了亚拉腊中国遗产协会,为那些致力研究亚拉腊独特历史文化的学者们提供资料来源,同时它也是为管理旧金矿遗址而成立的一个管理委员会。

为了展示早期华人在维多利亚州的生活写照,体现过去1个多世纪华人为澳洲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亚拉腊市于2001年建成了一座中国传统式的建筑――金山博物馆,并铸立两座华人铜像,寄托了亚拉腊市人民的深情厚谊。在建馆过程中,澳大利亚各方尤其是亚拉腊市广大人民热情响应,该市的居民踊跃捐款,澳大利亚政府拨款20万澳元,维多利亚省政府拨款20万澳元,台山市政府赠送了一批建筑材料及两座醒狮,并发动香港台山商会捐款15万澳元,台山市政府还派出4名建筑工人赴澳大利亚协助建筑金山博物馆。在各方的努力下,金山博物馆于2001年4月7日落成剪彩。

金山博物馆的建成以及台山与亚拉腊建立姐妹友好城市,都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人物――东・雷诺兹(已故)和简斯顿。据杨于军介绍,1994年前后,台山与亚拉腊建立姐妹城市关系,东・雷诺兹功不可没。东・雷诺兹是一个农场主,也是当地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协会的负责人,他在研究亚拉腊建市以来的历史过程中发现移民局和警察局保存了大量华工资料,并从中了解到华侨为亚拉腊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其中大部分华工都是来自台山,为此在1994年前后来华不下10次,并于1994年9月20日,促成亚拉腊和台山建立起了姐妹城市关系。在东・雷诺兹身故后,由简斯顿先生于1996年接手亚拉腊市姐妹委员会主席,简斯顿在去年9月下旬率领一个大型访问团来访五邑。

曾到亚拉腊市任教的台山一中老师黄碧贞说,金山博物馆的设计建造是为了纪念中国矿工,这个博物馆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南方建筑风格。整个博物馆的屋顶由大约5.6万块琉璃瓦片装饰,其中包括2种普通瓦片和16种普通装饰瓦片。这些瓦片都是由台山市生产,并在四位来自台山市的建筑技师的帮助下建设完成。整个博物馆的不少藏品也是由台山市捐献。现在当地很多中小学校已经把金山博物馆参观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历史。杨于军说,她在金山博物馆做义工时,就是为前来参观者讲解这段历史,以及如今台山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中国神龙”彰显台亚友谊

刚从前不久结束的亚拉腊市建市150周年庆典活动归来的人告诉记者,庆典日的亚拉腊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国特色。整个仪式不但有1000多名居民参加,还有200多名华人从200公里外的墨尔本专程赶来。作为庆典活动的重头戏,亚拉腊市长和台山市长一同为一条中国龙“点睛”。之后在市政厅门口的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龙狮巡游活动,极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一条20多米的长龙与两头醒狮顿时在市政厅门口的广场飞舞起来。据介绍,龙狮巡游活动中长龙的金色龙头和龙尾都是由台山市政府赠送给亚拉腊市,而龙身则是由亚拉腊市的中小学生每人用一块写有汉字或有图画的布缝制起来。

庆典期间,台山市市长在亚拉腊作了重要演说。他高度评价了亚拉腊市长期以来为推动两市交往所作出的贡献,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说,1994年,台山与亚拉腊正式缔结成为姐妹城市,10多年来,台山市通过开展政府官员互访和学术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的友好活动,大大促进了两市的友好协作。特别在学术交流方面,双方互派教师讲学,有效传播了两国历史文化。2004年,在两市结好10周年纪念之际,亚拉腊市捐资在台山市石花文化广场建立“友谊石”。“友谊石”见证了两市人民的友好交往,同时也铭记着两市人民的深厚情谊。他表示,相信随着两市友好关系的不断拓展,将会进一步促进两市在教育、文化、经济以及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和发展。

上一篇:与时俱进的国外社会保障制度 下一篇:美国H-1B职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