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

时间:2022-10-26 11:48:29

[摘 要] 《霍华德庄园》是英国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福斯特创作完成的,在小说中他以深刻的社会良知和清醒的理智对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进行了率先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福斯特“联结”思想的成因和《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的载体,然后从电影故事层面与“联结”思想、电影中人物关系与“联结”思想和电影其他层面与“联结”思想三个方面对《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进行了探讨,最后阐述了对《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的思考。

[关键词] 梦想;幻灭;《霍华德庄园》;“联结”

一、福斯特“联结”思想的成因

1879年1月1日,福斯特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建筑师家庭出生。童年的福斯特虽然在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但是姑妈给予他的金钱让他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为他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少年福斯特曾就读于一所英国公立唐布里奇学校,在校受尽同龄孩子欺辱的福斯特开始怀疑英国的公学教育。

1897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的福斯特感受着良好的学术气氛与崇尚自由的传统,这对他产生了重大的深远影响。1929年,结识了布鲁姆斯伯利派成员的福斯特认为,在英国历史上,布鲁姆斯伯利派是一次真正的文化运动,因为他们具有相近的观点,经常对文学、艺术、哲学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倡导社会变革。电影《霍华德庄园》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布鲁姆斯伯利派成员的观点。[1]

G. E. 摩尔是在剑桥影响福斯特最深的人,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伦理学原理》在1903年出版,书中阐述了摩尔对新世纪重新考虑“善”的强调及对建立新的人的行为准则的倡导。其道德哲学对人类存在的多样性进行了有力的支持,并对人际交往的质量进行了特别的强调,他认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究艺术美并建立人际关系。《伦理学原理》深深影响着福斯特,从《霍华德庄园》这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福斯特对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努力。

二、《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的载体

引发福斯特呼吁改变“逻辑”的“联结”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发育不良的心”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分歧、隔阂”,《霍德华庄园》中对人际关系沟通途径的寻求、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的追求就是这种“联结”的深刻表现。这一主题思想贯穿于福斯特的整个创作中,成为福斯特终其一生追寻的理想。大部分情况下,福斯特都是借助婚姻母体来阐述对“联结”的理解的,婚姻已发展成为福斯特笔下的重要因素,因为婚姻隐匿于人际关系中,因此婚姻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的载体。[2]安妮·赖德,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曾明确指出,婚姻在福斯特的作品中已经突破了其表层的意义,成为一种极具象征意味的度量衡,对作品中的“联结”成果进行全面的衡量。《霍德华庄园》中详尽表达出了作者对婚姻的理解,被认为是最全面、深刻表达“联结”思想的一部电影。《霍德华庄园》对英国中产阶级的几个恋爱婚姻场景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是喧嚣纷扰的城市生活秩序对恬静闲逸的乡村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社会变得支离破碎。《霍德华庄园》中的婚姻主要对玛格丽特.斯莱格尔和亨利·韦尔科克斯的婚姻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玛格丽特·斯莱格尔代表着知识分子阶级,而亨利·韦尔科克斯代着者生意人阶级。玛格丽特的妹妹海伦的两次较为短暂的恋爱经历及亨利的女儿艾维和大儿子查理各自的婚姻也穿插其中,这些婚姻方面的描写将当时英国社会现实中各层面的矛盾深刻展现了出来。

《霍华德庄园》中,作者对不同阶级交往中“真诚关系”的建立进行了明确的表示,同时用象征的手法对物质与精神、冷漠与激情之间的“联结”进行了着重的强调,希望“发育不良的心”在这种完全的“联结”中得到彻底的拯救。在20世纪初的英国文坛上,许多文学家,包括影响深远的萧伯纳、高尔斯华绥等,对新兴工商业者有着强烈的社会主义倾向和批判态度,对包括工商业阶层在内的权威和正统发起猛烈的进攻,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另一方面,19世纪下半叶,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托马斯·卡莱尔等,从各自不同的立场猛烈抨击了伴随工业文明进程而权势日增的阶层。维多利亚时代,人们从经验和直感出发强烈批判了资产阶级,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开始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并兴起了社会主义运动,知识界给予较为明确、系统的理论强烈批判了资产阶级。英国文坛弥漫着批判资产阶级的浓烈氛围,对“有产者”的批判成为社会的流行趋势。而福斯特却逆着这股潮流,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发了出来。[3]

三、《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

(一)电影故事层面与“联结”思想

《霍华德庄园》作者福斯特说故事没有精神层面,完全属于物质世界,因此所描写的是最低等级层面的故事,同时故事也是情节通往更高层次、联结最高精神境界的阶梯。叙述一些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是福斯特对故事的定义。《霍华德庄园》以家产继承权、男女主人公的婚姻为中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传统的故事。但是,《霍华德庄园》并不仅仅是在依据时间顺序排列事件,而是极具价值的,情节极具故事性和语言性,两者相互投射、交织,使情节更加和谐。《霍华德庄园》充分体现出了这种双重性。福斯特用娴熟的象征主义手法对他所认为的“价值生活”进行了呼吁,让小说象征英国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庄园的北方延伸着乡村原野,南面是伦敦,其地理位置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因为乡村原野代表着昔日的传统,伦敦则是高楼林立、充满尘雾与喧嚣的工商业中心,代表着英国的现代文明。萨缪尔·海恩斯认为,霍华德庄园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它处于转折、过渡的位置,它的归属标志着英国未来由谁继承的重大问题,而绝不只是简单的财产所有权问题。庄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方式的代表,也是古老英国土地资产和精神传统的代表,它象征着现代文明冲击着前现代文明,促使前现代文明逐渐消退。[4]但是,福斯特借助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之口,将庄园对过去和未来的联结寓意表达了出来。通过霍华德庄园,我们联结了过去和未来,热情拥抱灿烂的前程。福斯特在对构成小说的时间和价值生活的描述中运用象征手法,将“联结”思想隐含在了故事情节之中。

(二)电影中人物关系与“联结”思想

《霍华德庄园》中,商人亨利原本冷酷麻木,但是在妻子玛格丽特的理解和宽容下,在儿子查尔斯因误杀而入狱的事件发生之后,他渐渐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比如,他拒绝查尔斯驾车,坚持去警局时采用步行的方式,这体现出了他的觉悟,此时的他不再是原来那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了,他开始怀念并依赖土地,表现出了亲近自然的心态。最后他告老还乡,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同时,玛格丽特也发生了转变。在认识亨利之前,她是智慧大方并且善解人意的,极具理想主义,并对精神生活极具推崇;在认识并深入了解亨利一家之后,她对自身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内省,敏锐地认识到了自己生活上的不足,开始对传统保持尊重的态度,并在日常生活中宽容大度,对亨利等工商阶级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贫富差距、生活追求等,使得冲突和对立的人物关系始终存在。玛格丽特将协调矛盾、实现精神文化与商业文明的联结的重任自愿承担了起来,并最终将平淡与激情充分联结了起来,使人类之爱达到了最高的层次。她充分意识到了精神和物质、内心生活和外在生活、过去和未来的密切联系,用婚姻和沟通来对联结的使命进行切实的实践。

作者的希望蕴涵在故事中人物的选择和命运中,人物行为和心理活动是“联结”主题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努力用“联结”梳理着现代文明中的种种混乱无序,缓和着日益恶化的人际关系,并解决着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从而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传统古物和现代高楼等联结了起来,将对立冲突消除了,各种矛盾也化解和升华了,社会趋向和谐。

(三)电影其他层面与“联结”思想

《霍华德庄园》在情节上,描述了三个家庭条件迥异的家庭戏剧性地发生交往、冲突关系的全过程;在语言和幻想层面上,作者苦心构思,设置前任威尔克斯夫人向玛格丽特先见地馈赠庄园,让她成为庄园的继承人;在图式上,故事中的爱情、婚姻和结局是突兀、生硬和不可理解的,但实质上却是来自于情节而又伴随情节的。[5]《霍华德庄园》运用节奏性的人物活动和转变,以庄园为中心加强了影片的节奏感。作者忧虑、哀思和关怀社会问题的心思在持不同价值观的人物的冲突和融合、在生涩的爱情中、在与各个人物命运息息相关的庄园中、在看似僵硬的解决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联结”的思想将作者的理想和困惑有力地体现了出来。

四、对《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的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福斯特认为只有文化才能克服和补救工业文明的弊病,但是事实却是在用文化对机械文明进行提升的过程中,软弱的文化和文化人却常常使这种提升陷入一种尴尬处境。从代表知识分子阶级的玛格丽特和海伦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福斯特对斯莱格尔们的耐人寻味的审视,这就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怀疑等有力体现了出来。比如,斯莱格尔们所举办的文化沙龙聚会中的人们说辞空洞,缺乏动力,而当他们试图有所作为时,则常常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对巴斯特的帮助中,巴斯特却遭遇了一系列的灾祸,直至后来的失业甚至丧生。巴斯特生前希望通过各种文化艺术行为来帮助自己摆脱灰暗的生活,并从中获得自我提升,但是他所向往的文化并没有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帮到他,这又一次将文化的无能为力充分显示了出来。巴斯特的死似乎象征了是钱而不是文化生活,才是拯救他的最重要的事物。作者对巴斯特的结局设置了这样一个讯息:一定的物质基础是“联结”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生意人创造的财富才是文化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条件。

故事的结尾,玛格丽特维持了和亨利的婚姻,选择了和亨利共同生活,这是“联结”的成功。但是,和巴斯特的暴死和查尔斯的入狱相比,玛格丽特的文化对亨利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由此我们可以对文化对“联结”的贡献及“联结”中妥协和宽容的意愿进行一下深入的思考。

《霍华德庄园》批判了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用以婚姻为载体的“联结”来对物质至上的有产者进行拯救,将民主思想充分表现了出来。其中的“联结”虽然带有虚无主义的色彩,但是却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作者的探索让影片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整体和谐。

[参考文献]

[1] 罗小燕.女人是人——《霍华德庄园》中人道女性主义探微[J].科技信息,2009(14).

[2] 张福勇,秦勤.从小说《霍华德庄园》看英国的新型中产阶级[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05).

[3] 葛建平,石云龙.一种情怀一种“联结”——《霍华德庄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03).

[4] 王国英,何江胜.试论《霍华德庄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23(03).

[5] 蒋龙贺.追寻生命的完整——解读《霍华德庄园》中福斯特的个体生命价值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

[作者简介] 蒋春丽(1979— ),女,湖南永州人,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北京工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翻译。

上一篇:卜魁戏剧《龙沙剑传奇》的道教文化意蕴 下一篇:从最佳关联理论看电影《阿凡达》的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