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海采初体验

时间:2022-10-26 10:30:55

关于春节海采初体验

2012年国庆节期间,央视连续九天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节目,以“你幸福吗?”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以一个问题为主线,对社会各阶层的人群进行采访,反映百姓心声的形式,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并在网络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后来随着 “家风是什么?”“时间都去哪了?”等系列报道的推出,央视海采越来越好看,原因就在于它接地气、真实,说的是百姓的话,百姓身边的事儿。

对于我们通联组来说,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地方台的积极性,是我们时时刻刻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海采恰恰是这样一种方式。今年春节,我们也在今年春节特别节目中尝试了一下。虽然,最后的播出节目《春节・我问你来说》,每期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这中间却凝聚这全省33个地市县台97名记者的努力,共有631为来自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士接受采访,视频素材长达25小时。节目播出后,得到了台领导和中心领导的一致好评,接下来,我将对这组特别节目加以总结,概括出一些地方台海采的经验。

一、如何确定街采内容

1.精心设计街采问题。这次海采,我们设置了七个问题:《你,为什么点赞?》、《你拼了吗?》、《你执著了吗?》、《你骄傲吗?》、《你的时间都去哪了?》、《你缺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些话题反映了多个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如主席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让“拼”这个字成了2015年的第一个热门词汇;2014年时间都去哪了一首歌,让大家感慨万千,引发无数共鸣和思考;还有微信朋友圈里的点赞,也是大家特别熟悉、甚至每天必做的事情;这些既与中央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契合,又贴近百姓生活,采访时能让大家尽情表达。播出后,容易引发广泛共识。

2.街采要能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传递正能量。“中国梦”,“点赞”,“拼”等等,都会引导大家去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鼓励和引导每个人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看到别人的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如何确定采访对象

海采,顾名思义,是广撒网,广采访,要想采出精彩的同期,量是质的基础。在街头随便拦住一个人采访,想要采到精彩同期,是要靠运气的,有时候也会碰到健谈的、有趣的采访对象,可能会给整个报道增色不少。但是“撞大运”这种方式只是我们每期节目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重头戏大多还是“设计”出来的。比如说“时间都去哪了”这个问题,首先,采访对象的职业、年龄、性别等都应该错落有致,而不应该整齐划一。其次,采访对象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时间都去哪了”这个问题,一位年过半百的修表技师肯定要比一名小学生的回答精彩。修表技师,可能会说,“我的时间都用来调整别人的时间了。”而小学生可能只会说,“我的时间都用来做作业了。” 哪个精彩,哪个平淡,一目了然。再次,还要保证采访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表形象不能太差。另外,针对不同的问题,记者需要琢磨采访什么样的人更合适。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汽车修理员可能说,我的梦想是开飞机,修表技师可能是提醒大家珍惜时间,那么这两个同期效果也是显而易见。

三、如何设计拍摄场景

海采需要场景带入,这很重要。如果海采只是简单的同期的堆叠,那么整个片子将索然无味。然而有了场景的代入就不一样了,在“你执著了吗?”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正在拍婚纱照的一对夫妻,摄影师一句:“两位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好的,幸福一点点,这样看着,对,来,一、二、三。”一下就让人看出了两个人是在拍婚纱照,随后,妻子开始讲话,自己患有尿毒症,丈夫却执著地要娶自己,记者连续互动,问她的心愿是什么,她说希望丈夫可以健健康康。说着说着,两人就哽咽了,之前的幸福甜蜜笑容和现在的苦涩相对照,更显出丈夫的执著和他们爱情的不易。再如,“你,为什么点赞”中,一群江苏游客到漠河旅游,采访一名游客的时候,也是由他们在一起打雪仗切入,采访期间,他的同伴们还在一旁往他身上撒雪,整个现场特别活跃,开心的氛围一下就出来了。

四、如何提问

记者该如何采访?采访不是你抛出一个问题,让采访对象天南海北地说开。而是你一句我一句的问答。海采中更是如此。记者要走心,听进去采访对象的话,才能及时、准确地提问。如“你,为什么点赞”中记者采访一名学习新闻的大学生,“你想为什么点赞?”“我就是一个点赞狂魔”“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善于发现一些比较美好的事情。身边哪怕很小的事情都值得你去点赞。每天早上父母为你做饭,为你辛苦操劳,也值得你去点赞,因为我也是学习这个专业的。”“什么专业?”“新闻专业”“我说这么健谈呢?”“所以我觉得,也应该为我们大冷天去辛苦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去点一个赞。”“谢谢,谢谢,非常感谢。”记者和采访对象聊起来了,整个片子才更精彩,也更有节奏感。

五、如何拍摄海采

1.采访要真实,不能摆拍。

2.记者入镜头。海采不管是何场景,都应记录记者入镜的过程,比如,热力工人正在下水道里维修管道,这时,摄像跟在记者后面,跟着记者走上前去,提问。这样更有真实感。

3.摄像要“走心”。如,采访交警时,他说看这红绿灯,……这时摄像记者就应该把镜头从交警身上摇到红绿灯中去。说什么,镜头一定要跟上。而不是说,摄像把机器一支,开录就完事大吉。

4.拍摄“长镜头”。镜头尽量不要断,连续拍摄,才能让这个同期声采访包含更大的信息量,画面更生动。就像《你,为什么点赞?》的第一个同期声,拍摄的是在漠河为龙江美景点赞的外地游客,他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同伴开玩笑将雪撒在他的头顶,但摄影师并没有停,而是用长镜头将这一切记录下来,最后呈现的效果非常不错。

5.边干边说话。让采访对象边做事情边说话,如:农民就边挑选种子边说,边防战士就边巡逻边说等等,这样画面才更有动感。(编辑/刘佳)

上一篇:电视新闻在细节处理上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媒体如何助推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