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期望大 基层市民求脱贫

时间:2022-10-26 10:24:40

施政报告期望大 基层市民求脱贫

踏入2014年,香港将迎来新一轮公共机构的加价潮,衣食住行加风四起,不少普通打工仔的加薪幅度难以追及通胀,基层市民面对扶贫、住房、就业、福利、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问题,要求政府能给予关注。同时,香港的老年化问题也不断加剧,老年人口增加与年轻劳动人口减少,将令香港的安老问题日益尖锐。

新一届香港政府自上任以来,一直将经济民生视作施政的重中之重,接连推出了多项改善民生的政策,加强了对基层人士的支援,增加了长者生活和交通津贴,等等。经过一年多的施政,港府对于香港社会的种种矛盾及解决方法,相信已心中有数。因此,香港市民皆藉新一份施政报告,希望政府对长远扶贫、安老问题等,切实回应社会的诉求,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感受到社会关怀的温暖。

预算案 拟增退税至中产

即将公布的施政报告将以扶贫作为重点,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正紧锣密鼓准备财政预算案,只是过去一年香港的整体财政状况远较前年逊色。政府2013年底公布最新的财务状况,去年财政年度首八个月,共录得约237亿元的赤字,较上个年度同期多120亿元赤字。政府初步估计,新一年财政盈余将按年大减至100亿至200亿元,主要原因是利得税收入将较预期少。所以,此次预算案的“派糖”规模,将会缩减甚至取消。不少市民担忧,少“派糖”或不“派糖”,会引起原先得益最大的“中产”阶层的不满。

在大多数港人心目中,能够跻身中产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香港中产“活得苦”却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产之苦,来自向上流动的机会收窄,加上物价和楼价飙升增添开支负担,中产阶层表面风光,其实捉襟见肘。有做老板的中产慨叹,市道低迷而租金高涨,生意入不敷支;有就职中产为晋升、为儿女而心力交瘁。家庭、事业及子女出路这“铁三角”,重重地压在中产肩膀上。香港的中产阶层一直抱怨自己被忽略,交税交得多,可享受的福利却少之又少,最近香港终院就新移民领取综援的判决,更令他们怨气不减反增。

上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案虽然延续了税务及差饷宽免,包括薪俸税及个人入息税宽减75%等多项针对中产阶级的措施,但上限只有1万港元,较前年的1.2万港元为少,已经惹得不少中产颇为不满。为了照顾中产所需,安抚中产情绪,以及避免政府被诟病为奉行“福利主义”,预计此次财政预算案将集中扶助中产,考虑将新一年的退税金额“加码”,高于去年的1万港元。

长者行 传优惠扩到小巴

人口老化是香港社会的重大挑战,安老成为施政的另一棘手难题。目前,长者人数占全港总人口七分之一,到2041年,三个港人中就有一个是长者,安老负担愈来愈重。专线小巴是不少市民的主力交通工具,现在年长者乘搭港铁、巴士和渡轮,用八达通付款都只需2港元,以至班次不频密的巴士线都吸引不少长者乘搭,而没有优惠的专线小巴则较少长者问津。许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眼疾等长期病患的长者,亦曾向政府及媒体反映,他们经常需要前往公立医院复诊、体检或取药,由于很多专线小巴提供直达医院的服务,加上小巴的服务班次和路线一般较巴士、港铁更具弹性,故长者对专线小巴服务其实是有很大的需求,希望当局能将“两元乘车优惠”扩展至专线小巴服务。

有小巴业界人士反映,由于乘客量持续下降,已导致部分路线难以继续经营,如最终令服务停止,将对乘客构成不便。因此,民众皆希望政府体恤民情和业界难处,尽快与各小巴营运商落实相关计划的配套安排,甚至可考虑分阶段逐步推行,务求尽快把“2元乘车优惠”扩展至专线小巴,令长者享有更多乘车优惠,以减轻他们的交通开支。

据悉,此次施政报告就此回应了长者呼声,将提出把长者乘车优惠扩展至专线小巴。措施一旦落实,政府会每日把车费差额交给小巴营运商。专线小巴的一些营运商表示,若长者乘车优惠能扩展至小巴,估计在假期可补回10%至20%的生意额。然而,由于专线小巴由不同车主营运,并没有统一公司账户,可能每两三辆车便有一个股东,令运输署很难整合资料给予补贴。不过,运输署可能同意让有公司户口的小巴营运商先行先试,估计最初只有部分专线小巴提供优惠。

20亿 补贫困边缘家庭

梁振英于2013年9月公布香港首条官方“贫穷线”,并指出目前香港40.3万个入息在中位数一半以下的贫穷住户中,有30万贫穷住户没有领取综援,当中有约48%为在职住户,涉及49万人口。这些住户中,虽最少有一人有工可做,但其家庭经济负担甚大。港府当时强调,这些在职贫穷家庭属于优先处理的群组。

如今,政府为了优先解决此类在职贫穷家庭以及跨代贫穷问题,承诺以关爱儿童、支持就业为重点,研究低收入家庭补贴,施政报告将拟定帮助在职贫穷家庭的计划,为育有子女的在职贫穷家庭提供低收入家庭生活补贴。现时香港有将近15万户有孩童的在职贫穷家庭,此次若实施“低收入家庭补贴”计划,将有助于在职贫穷家庭脱贫,以解决跨代贫穷问题,预计近50万人可以受惠。

目前透露的方案是以家庭收入中位数六成为申请门槛,申请家庭需通过入息审查,保证没有申领综援,且家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是全职工作,至少有一名在学儿童,补贴金额将按家庭人数来厘定,估计每户每月最少可获得800港元。预计约60%的贫困家庭符合自助资格,为此港府每年将增加经常性开支20亿港元。

也有不同社会舆论认为,在职贫穷家庭当中,“没有子女在职住户”不在少数,更有部分家有长期病患或特殊需要的家庭成员。“低收入家庭补助政策”仅聚焦正供养儿童的在职贫穷户,未能顾及没有子女或有其他贫困问题的家庭,建议港府应覆盖所有在职贫穷家庭。

长远计 扶贫不能只派钱

对于每年的施政报告,社会都有声音要求政府“派糖”纾困。港府以往曾在库房水浸的情况下推出不少“派糖”措施,既回应了社会的诉求,也体现出对市民的照顾,市民对直接“派糖”自然有较高的期望。只是香港社会虽然整体富裕,但贫穷问题挥之不去,且呈局部恶化之势,这种结构性贫困不是单靠“派糖”所能改变的。长贫难顾,过去几年港府总共动用逾2000亿港元扶贫纾困,另外还设立“关爱基金”帮助所谓N无人士,但贫穷人数不减反增,贫富悬殊进一步恶化,这也证明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光靠“派糖”这类一次性的“施舍”,应本着量力而出、应使则使的原则,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持续性的扶贫措施。

提高基层待遇要在运营成本和整体竞争力间取得平衡,为此,应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长远的扶贫政策,例如低收入补贴、扩大交通津贴等,这都需要持续及庞大的资源投放。为民施政,其整体思路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调,只有稳定的经济发展,做大经济蛋糕才有望全面提升民富,让市民更多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港府应兼顾纾困和扶贫,蓝图和实惠并重,才有利于解决贫穷问题,增强社会各界对香港未来的希望。

上一篇:巧用弦截法解答一道高考数学题 下一篇:从技工室与临床角度来看CAD/CAM技术的优点